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奔亡之虏”注释力“奔走逃亡的北方异族。虏,当时称北方异族。”按此注甚误。“虏”是古代对敌人的贱称,如敌系北方异族,则称“北虏”、“胡虏”。《与陈伯之书》第三段就有“北虏僭盗中原”的说法。单一个“虏”字,未  相似文献   

2.
梁人丘迟《与陈伯之书》是一篇颇为著名的文章。不独昭明太子将其收入《文选》,唐初编成的《梁书》《南史》也各自在《陈伯之传》中全文予以录载。近年流行的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本,撅少不选此文的。可见后人对此文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梁人丘迟《与陈伯之书》是一篇颇为著名的文章。不独昭明太子将其收入《文选》,唐初编成的《梁书》《南史》也各自在《陈伯之传》中全文予以录载。近年流行的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本,极少不选此文的。可见后人对此文的重视。此文产生的背景,《梁书》和《南史》的《陈伯之传》都有明白的记载:天监初,梁将陈伯之背梁投魏。天监四年,梁太尉、临川王萧宏奉命北讨,命丘迟私与陈伯之书,劝其归梁。《书》中有如下一段话:夫以慕容越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有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虎僭盗中原,多…  相似文献   

4.
王树槐 《甘肃教育》2008,(11):58-58
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把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以下简称《与》)列入“家国之思”的范畴,自然是由于文中有关于江南三月优美风景的描写,但就其实质,《与》是篇劝降的书信。在教学时,我拿东汉朱浮的一封劝降书信《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以下简称《为》)作为比照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与陈伯之书》之“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课本与文选注“才为世出”为“才能是当代仅见的”,或“才能是世上杰出的”。上述释译,似近而远,意犹未切,兹将一得之愚公之于同好。“世”乃“时”之谓。《尚书·周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后  相似文献   

6.
《与陈伯之书》是南北朝的骈文杰作。这封信不仅起到了巨大的军事作用,而且写得文辞隽秀,婉转有力,读来脍炙人口。这封信的教学,除了适当注意其封建正统观念的消极性以外,应努力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人物心理,分析这封信成功奥秘和高超的写作技  相似文献   

7.
望江南     
弄一叶扁舟,泛舟湖上。青衫沾湿了气息,呵,江南的水,魂牵梦绕的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如是说。梁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相似文献   

8.
黄鹂诗话     
黄鹂,也叫黄莺,有“金衣公主”之称。在历代文学家的眼中,黄鹂是春的信使,是热闹、生机、快乐的象征,是真善美的化身。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句,以黄鹂和百花渲染了明丽活跃、充满生机的春景。在古代诗人笔下,黄鹂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与陈伯之书》是南北朝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前人称丘迟的作品“辞采丽逸”“点缀映媚”,这封书信便是他一篇文情并茂的代表之作,在表现手法上,本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针对双方处境和心理状态,比较得失,陈说利害。书信开头,作者便对陈伯之的“才”、“志”、“勇”予以高度评价。称他“勇冠三军”,有出世之才、鸿鹄之志,并赞扬他过  相似文献   

10.
一、面缚西都。 (高四册《与陈伯之书》) 此句课本注释为:“被缚于西都。面缚,缚手于前。西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将“面缚”作如是解,很值得商榷。 “面缚”,历来注家均指出是两手反绑于身背,表示投降。《辞源·修订本》注云:“面缚,两手反绑于身背而面向前,示投降。《左传·僖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土舆榇。”注:缚  相似文献   

11.
三月江南     
《中学生电脑》2010,(3):30-30
三月是江南的季节。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畅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江南美景很早就在人们心中成长为一种情结。那里有小桥流水,有佳人才子,有婉约浪漫,有诗词歌赋……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南胜景,这是国人独特的文化性格。本期选的两篇有关江南的文章,希望你晨读的时候读出江南三月的韵味,把那种文化的浪漫和诗意的想象从你的嘴角飞扬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一、积累词句在《读本》的文章中,有许多词语可以作为必修教材的补充,进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语言;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优美动听或气势磅薄的语句,多积累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美好高尚的情感陶冶年轻的心灵。如《怎样读一篇文章》中的:不求甚解、穿凿附会、好高务远、委婉动听、臆断;《谈读书》中的:抹煞、流弊、玩味、攻坚挫锐、涵泳优游、物以类聚、皓首穷年、故步自封。又如《与陈伯之书》中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赤壁赋》中的:“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  相似文献   

13.
在王国维早年所写“哲学上及文学上之撰述”中,除了著名的《红楼梦评论》以外,另一篇表现“其见识、文采亦诚有过人者”的论文,当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是在本世纪初,从研究哲学入手,开始其学者生涯的。如果说,《红楼梦评论》的“立论”是在“叔氏之立脚地”,通过对《红楼梦》这部“宇宙之大著述”、“我国美术上之唯一大著述”的考察,系统地“畅述”了他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一九○三至  相似文献   

14.
课本注《叔向贺贫》“宣子拜稽首焉”一句的“稽首”是:“顿首,把头叩到地上”。这个注释是不够确切的。稽首、顿首、空首,都是我国古代叩头的礼节,然而叩头的程度不同。《周礼》中有:“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之说。“宣子拜稽首焉”,这里的稽首,是当时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种礼节,要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要至地,并且还要等会儿抬起头来。顿首,是平辈相尊的一种礼节,叩头触地即可抬起来。如南梁人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相似文献   

15.
探讨《度量之书》中所记载的测量方法,合理给出其中几条重要法则的理论来源,并就《度量之书》与《九章算术》关于相同测量问题所用的方法进行简单比对。  相似文献   

16.
分析《度量之书》中棱台体积的几种计算方法,探讨了相关法则的公式构造与思想来源。从数学传播的角度,指出研究《度量之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杰作,这封骈体书信写得文辞优美,委曲婉转。该文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是因为作者不仅就陈伯之叛梁投敌的错误能恺切说理,而且在透辟分析形势的前提下,阐述梁王的宽大政策,给伯之指明出路的同时能动之以情,文章情理兼具,陈伯之终于然悔悟,拥众八千,返归梁朝。这篇文章在晓之以理时不作空洞的说教和过激批评,能在字里行间用对友人的真挚之情,和对祖国眷念之情撩拨陈伯之心弦;在动之以情时,又不失鲜明的民族立场,让人感到义正词严。  相似文献   

18.
图书资讯     
纯真年华:栀子花开(花·小说卷1)作者:安武林出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本卷书收入了八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十几篇代表作品、获奖小说:题材涉及少年儿童生活的各个层面。有的反映人类命运,有的描写城市校园生活,有的着墨于乡村少年的悲欢离合,有的揭示特殊家庭少年的成长问题。每部作品对生命的感悟,字里行间蕴涵着的美和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这些作品也因此广为流传。其中《蓝花》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泥鳅》获《中国时报》1994年度十大童书奖,《试卷》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魔塔》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长夜难眠》获年度最佳儿童文学奖,《穗眉》和《有一个女孩叫星竹》获年度好作品奖,《带呼机的大头》获得年度好作品奖,《黄纱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冰心儿童文学奖,被收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等等。展现了当代儿童文学的风貌,像栀子花一样,历久而弥香。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刊登了孙如明老师《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以下简称《有文采》)一文,孙老师对因片面追求“有文采”而导致考生东抄西背、机械拼凑的现象进行抨击。这理应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细读《有文采》一文,发现其基本立场和观点有失偏颇,尤其是将“有文采”与学生的思想情感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有文采”这一发展等级要求是现/4,-套话作文、无病呻吟的“文化散文”的“罪魁祸首”,笔者实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陈洪波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4,7
《周易》被称为儒家经典之首,但又被看作是占筮之书。本文着重探讨《周易》从古老的占筮之书到表现儒家的宇宙观、价值观的人文哲理之书的改造历程,并由此进而探讨了《周易》所表现出来的取象思维、动态思维、衍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的特殊思维方式以及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