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老先生也指出:“作文首先要求说实话。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陶行知先生更是直截了当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最近笔者在调查三、四、  相似文献   

2.
<正>2011版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如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的"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真实的感情来源于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在教学中努力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贯彻到作文教学中,指导学写"求真"作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写真话、实话、心理话。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宗旨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真使学生的习作有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吴春风 《现代语文》2005,(10):110-111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求真”的教育思想是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奋斗目标,是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但今天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却深感求“真”的无奈,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越演越烈。这不仅表明在学生平常的作文练习上,而且频繁出现于每年一度的高考作文中。作文即做人,文品即人品。社会高呼诚信之风,  相似文献   

5.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6.
自从有语文(曾经叫国文、国语)课,自从有了作文,好像没有哪位先生教学生写作文不要写生活。既然如此,再提出生活作文,是不是有点多余? 首先,我所理解的生活作文应该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作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晓庄师范的创始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教育宗旨。其实,教育原本也就应该如此。教育不叫人求真,难道教人求假?求假知识、假本事、假道德、假信仰、假思想……教学生不是教学生学做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作文世界”却存在着“两怕”现象: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如何让老师轻轻松松教作文,学生快快乐乐学写作,是我们作文教学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苏支超 《生活教育》2011,(13):41-44
自从有语文(曾经叫国文、国语)课,自从有了作文,好像没有哪位先生教学生写作文不要写生活。既然如此,再提出生活作文,是不是有点多余?首先,我所理解的生活作文应该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作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作文并不单纯是作文,而是关系到如何育人、做人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个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库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作文教学,坚持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这一基本原则,要在真实上下功夫,做到作文和做人的统一,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也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准则。我们应自觉排除来自片面追求升  相似文献   

10.
关于怎样教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比较注重“体系”“模式”“套路”的训练,由此使得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亲自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写出华美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2.
韩艳 《云南教育》2005,(14):18-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要改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现状,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学生做个真正的人,做个诚实的人。可能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说大话、假话、空话、套话等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应该在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也教学生做人,这本是早已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了作文教学只是着眼于运用语言和写作方法的训练,只注意教学生作文,忽略了教学生做人。正确的意见,健康的思想感情,既是好文章和写好文章的必备条件,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来说,作文教学也需要帮助学生具备这必备的条件,在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也教学生做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亦可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教学生做人,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说真话,教人求…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校的“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课题与课标精神不谋而合。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即是实践时”的教改特色。我们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  相似文献   

17.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体系中,最值得赞赏的看来不是其理论体系,而是其实践价值。他主张“教少学多”、“先学后做”,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实践。根据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所提到的“法则总是儿童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知的结果”、“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作文教学中以表达训  相似文献   

18.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的现象,往往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作文指导如何凸现以“习作”为目的,笔者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侧重于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20.
要教好作文,首先要在“意趣”方面做文章。而和美教育思想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正是从学生的意趣出发,倡导和谐施教,以美育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