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儿子吉吉,今年四岁,上小班。可别看他年纪小,玩拼图游戏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了。他对这个游戏情有独钟。坐在那儿一玩就是一个小时,反反复复,不知厌倦。有朋友曾经问我:你是怎样教孩子拼图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和孩子一起玩,在“玩中教”,在“玩中学”。 吉吉岁半左右,我给他买来了鲜艳的泡沫地垫,上面是由三四块不同色块组合成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图形。最初吉吉的兴趣在于“拆”,于是  相似文献   

2.
不少家长常问:“他看起来很聪明,说话也很流利,为什么学不会呢?”到底是孩子存在学习障碍还是不认真呢?其实,这是孩子的学习意愿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必需提升他的学习感受力,这才是治本之道。以下介绍几个方法。一、学习需要有快乐的感觉。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有高度的兴趣时,将终身受益。为人师为人父母者,若教孩子学习教到令他害怕时,他将终身痛恨学习。切记:幼儿期孩子只是“来玩”不是来“学”,他是“玩中学”。二、初步学习有干扰时,需要有爱与理解。在孩子被教育的过程中,这一项比任何理论都重要。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天才,…  相似文献   

3.
做好科学探究活动的衔接是我们课堂教学一直关注的话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探究活动的衔接问题做些思考与探索。1 由玩入境,巧作迁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大人总认为孩子们的玩就是“胡闹”、“瞎搞”,而实际上孩子们能从“玩”中学到许多我们用“教”无法给予的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使他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声音     
在教孩子学说话的过程中,家长往往只重视让孩子“说”,而忽视了“听”的环节。其实,听觉是语言的基础,听音是发音的前提,只有让孩子听得清,才能让他说得好。下面,我们来玩玩“神奇的声音”这组游戏,看看宝宝的听力怎么样。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让孩子每天都学习文化知识,最好是少玩或不玩,其实,玩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好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玩”对孩子有以下好处:(1)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2)可以丰富儿童的科学知识;(3)可以增加儿童的兴趣;(4)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培养儿童做人的高尚品质,如合作、诚实、勇敢等品质,也可以在“玩”中学到。在传统观念中,认为“玩”会耽误“学习”,“玩”与“学”是相抵触的。我经常听到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一天就知道玩,总是不爱学习,一点进步都没有,教他儿歌他不念,让他画画他东张西望。”我阅读了…  相似文献   

6.
教孩子学点历史知识的想法缘于一件小事。一天。孩子一个人在玩,只见他拿着两个小玩具兵自言自语地说:“张飞和韩信打起来了。”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见我笑他;孩子很不高兴:“这有什么好笑的,相声里就是这么说的。”我告诉他,这两个人不是一个朝代的。孩子很好奇,问我什么是朝代,我简单地给他解释了一下,告诉他韩信是汉朝人,张飞是三国时人,韩信比张飞大四五百岁呢。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应该教孩子学点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7.
张霞 《四川教育》2008,(10):40-40
暑假里,几个学生到我家玩,玩得尽兴之际,一个男孩突然说:“老师,你以前教我们的知识,我差不多都忘记了。”“就是,就是,只记得几节课的内容了!”其他孩子附和着说。  相似文献   

8.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9.
我的儿子进入幼儿园小班后,逐渐对大人玩扑克牌发生了兴趣。我认为,与其让孩子跟着别人去学玩牌,倒不如有目的地由我们家长教他一点玩牌方法,既可在“玩”中让孩子提高计算能力,又能活跃家庭气氛。我和爱人、孩子一起玩了以下一些游戏: 一、认数字我们把A当1,让孩子辨认从1到10十个数字,每种花色都会辨认,再教孩子数数和认  相似文献   

10.
那年春节,我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也学着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壮着胆子点放小鞭炮,点着一颗丢一颗,“叭!叭!”他玩得十分开心。为让孩子玩得更开心点,我说:“我教你玩个新花样。”说着就从地上捡了一只空罐头,竖在地上,准备把鞭炮点着后丢入罐内。孩子一见便叫:“我来!我来!”执意要自己点鞭炮。我拗不过孩子,便交给了他。不料,孩子点着鞭炮要往罐内丢时,因  相似文献   

11.
周末,到一位朋友家,恰逢两口子在逗他们那个两、三岁的宝贝男孩玩。朋友见我来了,寒暄了一番后,照例教孩子喊了声“伯伯好!”然后继续和孩子玩起来。他拉着孩子的手,指着孩子妈说:“喊妈妈坏!”孩子照着喊了。又教:“妈妈坏东西!”孩子照着学了。孩子的妈妈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她也把孩子拉到自己跟前教:“爸爸坏!”“爸爸大坏蛋!”孩子一边学骂,两口子一边乐。  相似文献   

12.
淘气,是他生活的全部有人说,男孩子贪玩不是坏事,不爱玩的孩子就是生病了。我的儿子小亮没生过病,所以他的生活内容就是玩。小亮5岁那年,我家外边正修路,他总是跑出去玩沙子。有一天,他用废弃的沥青块做了个“钢盔“戴在头上,美得四处炫耀。不久“,钢盔”晒化了,跟他的头发粘在了一起,怎么也弄不下来,没办法,只好给他剃了个光头儿。别人家孩子的童年都充满了故事,可我儿子的童年却有太多的“事故”:他从头到脚,处处有伤痕。旧的未愈,新的又添。对他的玩,我从来没限制过,有时还陪他玩。我认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只要正确引导,让他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13.
宗玉良  周利 《山东教育》2003,(36):43-43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的一句话,是她在儿童教育上的一个观点。我认为这一观点很重要,儿童的早期教育就是要让孩子自由地活动,使其身心在活动中自由地发展。当儿子两岁左右时,特别喜欢玩水,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弄得卫生间里全是水,身上的衣服也是湿漉漉的,这时,我没有大声呵斥他,而是和他一起玩,既然他喜欢玩水,何不因势利导,让他洗洗自己的小手帕?儿子对于妈妈的建议,欣然接受。我教他怎样打肥皂,怎样搓,孩子便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洗起来,洗得还挺好。当到了夏天,酷热难当,孩子无法进行室外活动时,我就给…  相似文献   

14.
“玩耍是孩子的工作。”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生理、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但是成人对孩子的玩不应放任自流,因为只有科学的玩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心身健康发展。一要有伴。有关专家指出,0~3岁的婴幼儿最好的玩具其实是“人”,即要有伴玩,玩具只是他们玩的辅助物而已。如果没人陪着玩,他就不会玩得长久,特别是独生子女,让其一个人玩他很快会失去兴趣,并容易导致心理发育迟缓等。所以,一般孩子总喜欢与伙伴玩,道理即在此。因此,年轻父母不管事情怎么多怎么忙,都有必要经常带幼儿一起玩,再做一次“孩子”。对大一些的孩…  相似文献   

15.
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上最累的人不是白领,不是蓝领,而是孩子!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可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玩了。邻居家的圆圆刚满3岁,从幼儿园回到家,妈妈教她画画儿,爸爸让她写字,她想玩,根本没门儿。同事老马的孙子今年4岁,星期六奶奶陪着他去学电子琴,星期日爷爷陪着他去学英语,他想玩,根本没时间。孩子玩的时间被占用了,孩子玩的权利被剥夺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小画家、小翻译家……而我却和这些家长的想法相反,我要把孙儿培养成“小玩家”。孙儿3个月时,我在他手里放个小铃铛,让他摇着玩;孙儿1岁时,我在他的房…  相似文献   

16.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作文,效果很好。近年来我带过几个作文班,改变原来教师出题学生写的方式,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利用孩子的“玩”心,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玩中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在“玩”中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作文最难的问题是“写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学生生活入手。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在玩中寻找写作内容。开始,我让学生自己说会玩什么,然后要他教其他同学怎样玩。在学生玩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观察玩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写玩的片段。例如:学生玩拍洋画。很多孩子手中有各式各样的洋画。有“三国…  相似文献   

17.
张健鹏  胡足青 《师道》2004,(8):41-41
如果家长已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应当明确家教目的,不能只为孩子在学习上“保驾”。我认为,其目的是教会孩子独立学习,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尽快摆脱“拐棍”,让孩子能独立“行走”。假如你给孩子请来个家庭教师,几年都教不会孩子独立学习,我劝你趁早把他给辞了。  相似文献   

18.
常常有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做了错事后,会咬牙切齿地说:“这一次饶过你,下一次再这样,我非揍死你不可!”而等到孩子再次犯了错误后,家长还是那一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看出了家长的弱点,不但改不了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我的一个外甥就是这样,他上初一的时候就迷上了游戏机,以至于不思学习,经常旷课,偷拿家里的钱,甚至哄骗父母,以学校收费为名,把要到的钱拿去玩游戏机。父母对他毫无办法。在一次交谈中,我问他:“你最初是怎样迷上游戏机的?”他向我作了“坦白交待”:“开始我并不敢去玩,恐怕被爸妈知道。后来试着玩…  相似文献   

19.
教育者皆知“教无定法”,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除了“教无定法”,也应做到“教无定时”,特别是对幼儿来说,幼儿的生活就是课堂,学习就是玩,玩也是学习。他们的活动是多彩多姿的,兴趣是丰富广泛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时时刻刻都在学。  相似文献   

20.
在玩中感知     
张俊 《素质教育》2006,(4):39-39
学习的最好的刺激是兴趣。只有在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时,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其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大人总认为孩子们的玩就是“胡闹”、“瞎搞”,而实际上孩子们能从“玩”中学到许多我们用“教”无法给予的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使他们的“胡闹”、“瞎搞”变得有目的、有计划、讲方法,让他们在乐此不疲的“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