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研究了春白菜田小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通过频聚集度指数的测定、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结果表明,小菜蛾在春白菜上为聚集分布,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应用Blackith的种群聚集均数检验了聚集的原因.根据Iwao抽样公式,获得了在各种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建立了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高维平移不变子空间中的抽样定理.首先通过Zak变换刻画了抽样空间的一些性质,然后证明了在一个平移不变的抽样空间中,由其中任一个函数的整平移所张成的子空间也是抽样空间.最后我们给出了函数满足抽样定理的一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二维列联表数据的两种抽样模型,以及相关的齐性和独立性检验问题,说明两种抽样模型的联系,以及齐性及独立性检验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全局近似空间相关元模型的研究历程,详细介绍了空间相关元模型的建模过程.在二元素框架结构设计优化中,使用空间相关元模型为该结构建立一个有利于计算机分析的近似模型,进而测试空间相关元模型的预测能力.仿真结果证明,这些空间相关元模型能够在全局近似优化设计中产生一个满足精度要求的近似结果.  相似文献   

5.
Rasch模型具有被试参数和项目参数相互独立的性质,即被试能力与项目难度无关。本研究以某年度大学入学考试数学学科的实测成绩数据为例,在随机抽样、不同性别抽样、不同水平群体抽样等条件下,对Rasch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研究表明:Rasch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验证的前提条件较为严格,需要排除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Rasch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的验证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实现与理论一致的"不变性";Rasch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没有统一的标准,需依据实际问题确定。  相似文献   

6.
运用空间统计学对中国1990~2002年期闻省域R&D活动的空问分布进行了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对全局的Moran's I统计分析表明:省际R&D之间存在着空间自相关Moran散点图进一步揭示了省际R&D活动水平的总体差异.对局部的Moran's I分析确定了R&D活动的空间集聚模式及空问演变态势,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省际间R&D水平总体差异在空问上确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R&D活动的地域性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集成算法是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随机子空间算法是集成算法的一个主要算法。随机子空间生成的特征子集可能含有冗余特征、噪声特征,影响算法的分类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假设间隔的弱随机特征子空间生成算法(WRSSimba),有效去除了特征子集中冗余特征和噪声特征。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WRSSimba的分类性能优于随机子空间算法和Simba算法。  相似文献   

8.
集成算法是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随机子空间算法是集成算法的一个主要算法。随机子空间生成的特征子集可能含有冗余特征、甚至噪声特征,影响算法的分类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假设间隔的弱随机特征子空间生成算法(WRSSimba),有效去除了特征子集中冗余特征和噪声特征。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WRSSimba的分类性能优于随机子空间算法和Simba算法。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涉及了三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其中分层抽样要求按各个层面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抽取.例如某中学高中学生有900名,为了考察他们的体重状况,打算抽取容量为45的一个样本.已知高一有400名学生,高二有300名,高三有200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域R&D活动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统计学对中国1990-2002年期间省域R&D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对全局的Moran’sI统计分析表明:省际R&D之间存在着空间自相关;Moran散,点图进一步揭示了省际R&D活动水平的总体差异。对局部的Moran’s I分析确定了RInD活动的空间集聚模式及空间演变态势,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省际间R&D水平总体差异在空间上确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R&D活动的地域性很明显。  相似文献   

11.
抽样方法在大数据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子抽样作为其中之一可以非常高效地解决数据量大的问题,无论是线性回归模型还是Logistic回归模型都有相应的子抽样方法。本文使用大数据下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两种子抽样方法,分别是普通子抽样方法和两阶段最优子抽样方法,并利用实际数据评估了算法的优良性,得出以下结论:基于两阶段子抽样算法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估计精度上优于基于普通子抽样建立的模型;基于L最优准则下的子抽样虽然比基于A最优准则下的子抽样估计精度略低,但耗费的运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2.
正态混合分布模型是数据概率建模的一种灵活和高效的工具,只要项数足够大,正态混合密度可以任意逼近一个光滑密度。正态混合模型还可以用来对那些不能用标准的参数分布族来拟和的总体进行密度估计或近似。但是在正态混合模型的研究中,存在着两个难题:一是怎样估计混合模型的参数;二是混合成分的个数k的确定。通过对模型参数用Gibbs抽样法来进行抽样,构造生死Markov链(BDMCMC),设计算法确定混合成分的个数k和混合模型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安徽省16地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检验了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关系,依照从普通混合面板数据到空间面板数据不同模型的比较与选择机制,确定模型并进行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2005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检验了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关系,依照从普通混合面板数据到空间面板数据不同模型的比较与选择机制,确定模型并进行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20052014年安徽省16地市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经济增长不仅受到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临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域发展中要重视溢出效应,促进联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带空间限制的实时多处理器系统模型上,针对文献[8]提出的DDS并行模型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EDF的优先级驱动全局调度算法,该算法保证了重要任务的优先调度。对文献[8]及该文的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调度成功率以及资源利用率方面对比,此算法均优于文献[8]提出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南京市居住用地分布规律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方法和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城市用地格局定量研究需要的不足,建构了基于GIS技术与相关理论和模型方法相结合的城市用地格局定量研究方法.以南京市为例,建立居住用地及其影响因子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全局估算,确定对现状居住用地统计显著的影响指标因子.然后建立现状居住用地和统计显著的影响指标因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居住用地空间分布进行定量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WR能提供一种有效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方法,并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有效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以山西省107个县域为基本的研究单元。首先,利用泰尔指数分解了2000-2010年山西县域人均GDP的总体差异。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地市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显著大于多数地市内部县域间的差异。其次,对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山西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工业化程度、农民生活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水平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理灰边界内涵及其研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空间尺度大可达数万千米,小到仅几千米距离。不同尺度地理空间的边界,在人类所处的米尺度空间上观察,其精度是不同的。地理空间分区边界因划界因子构成复杂而形成过渡带,从而使地理空间在边界地区成为具有多向变数的灰色地带一灰边界,灰边界的国土开发因而具有多项选择。研究灰边界在理论上可将复杂的地理边界纳入统一的空间范围,在应用上可解决国土空间在边界地区的开发导向问题,为国土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详析模式是一种因果分析的多变量检验模型,尤为重视对分析过程的逻辑设置,通过引入检验量以发现、辨别、阐明变量间的真实因果关系.其独特的逻辑研究分析思路,对于检验辨明教育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发现隐藏在表面关系背后的潜在影响因素、阐释教育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作用机制、揭露教育变量间因果关系赖以产生的具体条件以及挖掘教育变量间的隐性关系具有非常宝贵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抽样小波变换的模糊逻辑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非抽样小波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变换,可分别得到原图像的高频子带系数和低频子带系数;低频子带系数的融合准则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算法,高频子带系数的融合准则采用绝对值最大法,最后对融合后的各子带系数进行非抽样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好且运算处理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传感器模型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传感器逆模型建模方法 .利用遗传算法建模 ,可以方便、准确地辨识未知非线性模型的系数 .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 ,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可以方便地实现在线修正模型系数 ,因此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由于遗传算法可以实现模型系数空间的全局搜索 ,因此可以避免在模型系数训练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小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