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实是作文的灵魂。只有道真话,说真人,吐真情,作文才能吸引读者,才能感动读者,让人回味。玉恒老师说过:"作文不是加工一件现成的物品,而是要从‘内心’生发出产品来。"这话强调了作文是对生活的感受。可见,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2.
陈树华 《考试周刊》2013,(41):52-52
<正>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应该重在让学生在写作中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投入自己的真情,这样才能有材料写,才能打动读者;而这也是中考作文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作文应内容与情感统一,做到二者相互映衬;让文章  相似文献   

3.
曾丽 《现代语文》2010,(10):136-137
一、作文需要真情作文的生命在于"情",无"情"则没有"文"存在的必要。笔者说的"情"是"情真意切"之"情",是"真情实感"之"情",是有感而发之"情",而非虚情假意之"情",归结下来就是"真情"。但凡优秀的文章,总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而要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4.
评价文章的标准虽然有所不同,但有真情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只有用灵性浇注、用智慧创作、用真情凝聚的文章,才能成为好的文章。好的文章余味无穷,让读者拍案叫绝;好的文章洋溢真情,让读者与作者同喜同悲。难  相似文献   

5.
丁光晶 《成才之路》2012,(23):29-30
情和志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心雕龙》中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的就是情的重要意义。志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用情于真,才能让作文情感在读者心中荡胸生层云;只有用志于身,才能让作文的中心思想会当凌绝顶。  相似文献   

6.
作文之道,在于传情达意,文章的根本在于情感,在于对社会,对自然的观察、思考、理解和探索。一篇好文章讲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要以情动人,文情并茂,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以情动人呢?一、留心生活,注重真情积淀俗话说,没有真情的文章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那么真情从何来?其实,真情就在我们的身边,无需深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要让孩子写好作文应让孩子自己去观察、体验,有了真实的感受,写作文时就会说真话、道真情、表现真实的生活,文章才有血有肉,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8.
说真话、诉真情是写作的前提。我们在作文时,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写出的文章才能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里提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呜出内心的感受。”也就是说,作文必须说真话,诉真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呢?  相似文献   

9.
感情真挚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唯有情真、情深,作者才能思路通畅,文如泉涌;读者才能为之动容,受到感染,引起共鸣。真情是文章的生命泉,没有真情,这泉就会枯竭。作文源于情感,好作文源于真挚的情感,也可以说真正的作文是真情实感的产物。那种没有真挚情感的作文,就好比一个人,失  相似文献   

10.
丁能桃 《学周刊C版》2014,(10):159-159
林清玄在他的文章里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此话妙极,它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没有真情,再高明的写作技巧也只是无水之舟。没有感情的文章就如同一具僵尸,有形而无神,是难以打动读者的。只有自己的真情之作,才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李加超 《考试周刊》2010,(33):64-65
因势利导地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品质,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能作文"的热情,让真话、真情、真思想、真生活充溢于个性化作文中,是作文教学应该完成的任务;自由而个性地表达,灵活而创意地展现,才能改变中学生的畏难情绪,移植个性化写作的理念,让其个性风采飞扬于广阔的天空。  相似文献   

12.
文章最是有情物,唯有说真话、讲真事、抒真情,才能让读者感到有趣有味有读头。将你心中的真情写出来,往往会有感人的文章诞生!  相似文献   

13.
雷恩莲 《辅导员》2010,(11):32-3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发的感情真实与否是一篇作文的格调高低的关键,只有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正>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让心灵的泉水自然流淌,并以浓郁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才能激发读者丰赡的情感体验。但综观学生习作,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用胡编的故事情节、虚假的情意和空泛的抒情议论来填充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显得矫揉造作,给人假、大、空的感觉——这就是"作文矫情"。  相似文献   

15.
周春林 《初中生》2006,(25):22-24
[写法指导] 真情实感,是从自己的心泉里喷涌出的泉水,清冽爽口,回味无穷.我们可以于真切感受中抒写真情真爱,用最易被人忽略的生活小事,透视出最浓厚的真情;可以从亲身经历中彰显出真情实感.作文要避免说假话、大话、空话,要从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过的事件、事物中,采撷让自己感动过、思考过的人和事,从中彰显出真感情、大智慧,让读者有所感、有所思,才能写出至真至爱的作文.总之,作文想出彩,千万别丢掉真情.唯有真情最动人,真情永远是作文出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其实就是用笔说话,只有说真话、抒真情,才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读者。文章的字里行间是否洋溢着真情实感,是衡量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一篇文章,不论它的语言多么华丽,如果没有真情实感,那也只能是一堆没有生气的文字符号。而"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实感"只能从生活中获得。要使作文有真情实感,应该从以下  相似文献   

17.
世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刘勰《文心雕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好文章饱含着人情、真情,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读者的情感。写作中只有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才能摒弃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写出有真切感受、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的文章。在我看来,能让老师给高分的作文有这样两类:  相似文献   

18.
陈晓倩 《考试》2009,(4):21-21
作文是情感的艺术,倾注真情才能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让学生走进生活,认真观察,给予鼓励,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庄子·渔父》强调:"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可见文章的真情实感是至关重要的,"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有吐真言、抒真情,真正做到像巴金说的"把心交给读者",才会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一、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要让学生的作文处处显真情,首先他们的内心要有真情实感。捷昔洛夫说:"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没  相似文献   

20.
【写法指导】真情实感,是从自己的心泉里喷涌出的泉水,清冽爽口,回味无穷。我们可以于真切感受中抒写真情真爱,用最易被人忽略的生活小事,透视出最浓厚的真情;可以从亲身经历中彰显出真情实感。作文要避免说假话、大话、空话,要从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过的事件、事物中,采撷让自己感动过、思考过的人和事,从中彰显出真感情、大智慧,让读者有所感、有所思,才能写出至真至爱的作文。总之,作文想出彩,千万别丢掉真情。唯有真情最动人,真情永远是作文出新的灵魂。【佳作点击】那一次,我真难受江苏东台市台南中学张石珠夜已经很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