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动因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审计作为新的制度的产生一定有其理论渊源。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导性制度变迁共同的作用下形成;是伴随着新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的,从客观上保障公司所有者和广大股东的权益;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理层与公司所有者的信息不对称,能有效防止管理层在内部控制信息方面对公司所有者的欺骗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股东表决权制度具有制度创建与组织构造、公司权利配置和权力制衡、利益激励和制度约束、股东权益保障等基本功能。但基于股权(资本)单位表决权平等、一股一权的资本多数决原则在控制股股东、公司“内部人”滥用下走向异化,从而衍生出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力失衡、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和内部人控制等消极效应。因此,引入股东表决权例外排除制度,从事前预防机制着手,对控制股股东、公司“内部人”滥用资本多数决加以有效阻却,将其损及公司和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动因扼杀于未然状态,对有效地从制度源头消除股东表决权制度的局限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检视过去多起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不难发现这些公司的共通点都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及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制约和平衡的机制,不仅可以顾及到股东的利益,也不会过度限制管理阶层的权力。而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将公司的长期价值发挥到极致,保障投资者(即股东)的权益,让他们获得因承担风险所应得的报酬。经检验,公司治理的程度与财务的绩效存有因果的关系。是否设立独立董事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绩效;董事规模与财务绩效呈现负向显著相关;董事持股比例与财务绩效为正向显著相关;监察人持股比例与财务绩效为负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公司法的股东滥用权利承担连带责任条款,通说认为是引入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文章从分析通说观点的内在逻辑矛盾入手,认为通说的观点混淆了法人设立无效情况下设立人责任与不当控制股东依法应向债权人承担的连带责任的区别,因此不能正确揭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内在法理.文章提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质并非所谓的人格否认问题,其实是公司股东不当利用其社员权,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并由此侵及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从而导致第三人侵害债权的问题,不当控制股东因此产生对公司债权人的连带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经允许股东因公司利益受到控制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不当行为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形式的诉讼,在公司法律制度上称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文章主要对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为维护股东利益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2005年《公司法》对公司转投资行为放宽了限制,但对转投资可能带来的弊端估计不足,并未配套相关的制度以防范其可能带来的问题.本文从转投资行为的利弊分析入手,针对转投资中产生的关联关系问题作专门分析,并提出我国公司立法应从信息披露、债权人保护、控制股东诚信义务、中小股东保护等方面着手对公司转投资中的关联关系进行系统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股东占款的问题,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中小股东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产生严重危害。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造成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而管理机构义利观模糊状态下的监管失位则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及公众利益受损,原因就在于股权分置。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而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原因。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及政府经济伦理意识并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发生,实现上市公司与国民整体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该制度首次将司法权力引入公司内部治理之中,它既为股东提供了一种权利救济的渠道,还为董事、高管人员、控制股东滥用权力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提供了一种监督机制。从司法操作层面追本溯源,以期把握派生诉讼司法审查的原则、拿捏司法介入的分寸,有利于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的确立使公司的债权人可以绕开有限责任制度,直接要求控制股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合同关系中,合同相对人因公司控制股东的原因对交易对象发生错误的理解或因控制股东的行为使公司丧失了履行能力或赔偿能力可以导致揭开原则的适用。在侵权关系中,控制股东为某取法外利益滥用公司的独立法律地位导致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受损.而债权人无法在公司处获得完全的救济时,可以考虑揭开公司的面纱让控制股东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股权转让有多种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一方面要遵循股权转让自由原则,另一方面也要接受对股权转让自由的限制。因为现有公司股权转让机制的不完善,股权转让异化,导致有限责任公司在股权转让时会产生多种利益冲突,这就要求股权转让制度的设立既要保护股权人的转让股权自由,又要兼顾公司利益、其他股东利益和拟出让股东利益三方面利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一人公司易发生诸多混同行为,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欺诈债权人的机率高于其他形式的公司。为平衡一人公司股东与债权人责任的承担,我国2005年《公司法》建立了一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但该制度存有立法之不足,应予以完善,以实现一人公司人格否认事后法律救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控股股东因其持股数量超过其他任何股东而对公司的运营决策直接或间接地具有实质控制权,其在行使控制权时,有着只注重自身利益,而忽视公司利益、少数股东利益的天然倾向,因而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控制股东科以诚信义务是西方国家保护公司和少数股东利益的重要手段。笔者论述了控制股东履行诚信义务的内容、理论基础与救济制度,并探讨了我国制度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典型的股权集中特征,研究控股股东行为对于改善我国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控制权收益是控股股东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载体。现实决策中,控股股东往往需要权衡公共收益和私人收益哪一个更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文章从法律保护角度出发,以控制权收益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研究控股股东行为的分析框架。结合我国控股股东的实际情况,将该框架进一步具体化,用来解释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与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差异之谜。  相似文献   

14.
控制股东是对公司具有控制权的股东。控制股东极易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和第三人权益。为防止控制股东控制权之滥用,须对控制股东课以法律义务。控制股东之注意义务即为其处理公司事务时应尽善良管理人之谨慎义务。控制股东违反注意义务,给公司和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滁州学院学报》2016,(3):71-74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反腐败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正式机制,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选取沪深两市531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反腐败与代理成本、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腐败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管理层代理效率;反腐败还能够通过经营途径、财务途径以及公司治理途径对公司的绩效产生深刻影响,在短期内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显著下降,而在长期则会使企业经营业绩恢复甚至上升。  相似文献   

16.
派生诉讼制度对保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派生诉讼之原告应仅限于公司之股东,且无论其持股时间之长短与持股数额之多寡,只要其于系争之违法行为被公开前或其得知此违法行为前持有公司之股份,均有权提起派生诉讼。凡侵害公司利益,均为派生诉讼之被告,不以损害公司利益之控制股东、董事为限。公司在派生诉讼中既非原告,也非被告,更非第三人,而是一种独立的诉讼参与人,其于诉讼中应处于中立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制度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是界定回购行为的法律性质。异议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回购行为,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股权转让合同和回购行为,也不同于基于形成权的单方法律行为。从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立法目的出发,应当将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中的回购行为分层次界定为双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中的强制缔约行为及强制缔约行为中的强制承诺。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管理者作为实施会计寻租行为的主要行为主体,他们所处的环境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寻租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环境会使同一会计寻租行为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中美上市公司的会计寻租环境在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安排和法律制度安排,这三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对会计寻租行为的影响与表现形式也不相同,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寻租行为以主动的会计准则游说为主要特征,而中国则以隐性的、被动的“非法”会计寻租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非破产加速到期责任在立法上迄今尚未规定。学理上准确回答加速到期的正当性范围将成为制度构建的关键,其正当性的理由应遵循“为公司生存而合乎商道发展”的原则,实现股东期限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统一,将两者转化为“以公司为中心的正常经营发展权”的路径来证成。对加速到期出资范围标准的构成要素分析,既要基于债权区分的类型化,将体现社会责任和民生的非自愿债权作为人格性法益保护,自愿债权进入加速范围应以解除公司的信用危机为限;又要考虑公司的行业战略危机、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出资契约不完全性等要素。法律规则的表达思路为:公司法增设加速到期数额确定的程序性制度和催缴执行制度,加速到期出资范围需以公司为行为主体,债权人、公司三会围绕标准的构成要素进行程序性控制来确定。  相似文献   

20.
股东有限责任乃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股东有限责任是股东仅以出资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并非股东无贲任。也并非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不必然导致股东有限责任之例外适用。我国公司法应坚持股东有限责任为原则,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为例外。本文主要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的角度进行论述,并对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