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日报》与王韬的民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丹 《当代传播》2008,(2):81-82
王韬在《循环日报》中对民权思想的宣传,集中体现了王韬对民权思想的理解,折射了王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痛苦徘徊的心路历程,并且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史研究存在着一个偏向,那就是只重视记者、编辑那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忽略了对经营管理方面新闻从业人员的研究。读过新闻史的人没有不知道王韬的,可是又有谁知道与王韬合资筹建中华印务总局,后来又成为《循环日报》总司理(即总经理)的黄胜?说起邵飘萍尽人皆知;为《京报》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写出中国第一本《新闻事业经营法》的吴定九,又有几个人知道他?大家都  相似文献   

3.
王韬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代表性人物,他将西方自由主义理念系统地传入了中国,提出了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并积极在实践中践行,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显著功勋,受到很多学者教授的赞誉。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王韬因为时代及个人局限性,其提出的新闻思想也存在局限性,但是总而言之其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促进我国近代新闻业发展过程中贡献较大,本文将以《循环日报》为例分析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1941年8月1日,《冀鲁豫日报》创刊。此报是冀鲁豫抗战爆发初期,山东鲁西党委曾经出版的《鲁西日报》与冀鲁豫区党委出版的《卫河日报》合并创办的。《冀鲁豫日报》创刊后成为中共冀鲁豫区委主办的机关报。陈沂任社长,刘  相似文献   

5.
王韬,作为中国早期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拓者,有着"中国报业之父"的美誉。他在长期办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形成其特有的新闻思想。我国新闻事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得益于王韬所建立的新闻思想以及他所开创的报刊政论文体。本文以《循环日报》为例,从报刊性能、办报宗旨以及报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探析他的新闻思想,探索其新闻思想给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1938年1月下旬,长沙出现两张新型的报纸:《抗战日报》和《观察日报》。后者是从平、津等地回来的一些大学生创办的,同年5月正式成为中共湖南地下省委的机关报。《抗战日报》则是在周恩来同志的安排布置下,由田汉同志邀集当时湖南的一些文化、新闻界人士,以私人集股的方式创办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知识》第三期《论党报进行道德评价的特征》一文中,提到“我们党从创办第一张党报——《热血日报》以来,……”《热血日报》是不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张党报这一史实,值得商榷。据《新闻学简明词典》记载:《热血日报》是我党出版的第一个日报。但党的第一个日报≠第一张党报。《新闻学简明词典》提供的资料表明:“《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周刊”《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目中谈到“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决定出版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向导》是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两报从创刊时间上,《向导》要早于《热血日报》近三  相似文献   

8.
枣庄日报是中共枣庄市委的机关报。这是从1958年创办的《峄县农村》报及以后的《枣庄工人报》、《枣庄市报》、《枣庄通讯》沿革来的。1980年正式改为《枣庄日报》,1993年改为对开大报。伴随着改革开放,枣庄日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今天,她奉献给英雄的鲁南大地300万读者的,是一张开放的、闪烁着时代光辉和地方特色的党委机关报。  相似文献   

9.
刘怡 《中国档案》2012,(8):72-73
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在上海公开出版。这份报纸于1925年6月4日创刊,由瞿秋白任主编。6月27日被反动派查封停刊,共出版24期。《热血日报》虽然存在的时  相似文献   

10.
详细记述了严一民掠夺宁都《力行日报》资产创办南昌《力行日报》的丑恶过程,以及报社组织形式和人员变迁情况,介绍了报纸版面和栏目.并对该报作了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市报人》2009,(4):F0002-F0002
《定西日报》是中共定西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8年7月,现为对开四版,彩版印刷,周日增出四开八版《西部周末》,同时不定期编辑内参《定西日报·送阅件》。目前。报纸期发行量3万多份。近两年,先后创办开通了《定西日报·手机版》、《定西日报·电子网络版》及数字报纸,顺利实现了“一报多版(印刷版、手机版、  相似文献   

12.
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素有“干岛之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办《干岛日报》,可谓名副其实。前两年,当笔者与《干岛日报》创办者、报社社长张明开先生相对而坐时,张社长谦虚地说:“我们的报纸与中国大陆没法比,读者群主要是生活在印尼的华人,尤其是年纪偏大的华人。报社在泗水,主要影响力也在泗水地区。”  相似文献   

13.
《秦镜日报》是辛亥革命后陕西著名日报之一,创刊于1913年,由国民党人士南南轩、邱彦彪、柯松亭等创办。南南轩任社长,柯松亭任经理兼主笔,刘海帆任编撰。社址设在西安南广济街内,日出铅印报纸对开版一大张。南南轩字风薰,陕西兴平人,1909年曾与本县县长张瑞玑及进步士绅张渊、南兆丰等创办著名的《兴平报》,宣传同盟会革命主张。该报后来与《西北白话报》合并为《帝州报》,成为辛亥革命后陕西最早的一种报纸。1912年南南轩又与宋伯鲁创办了《秦风报》出任经理兼圭笔。1913年又创办了《秦镜日报》。  相似文献   

14.
唐瑞 《今传媒》2003,(3):18-19
老年人究竟应当怎样安度晚年?请读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老年日报》吧。她会给你启迪,给你智慧,给你帮助,给你力量,让你的心胸开阔,焕发青春活力,愉快的颐养天年。 《老年日报》原为《老年报》,创办于1983年,当初一周几个版面,去年发展为日报,每周6期,每期8版,是我国创办早、发行量大、  相似文献   

15.
林白水一生参与主办或创办的报纸有:《中国白话报》《俄事警闻》《新社会报》和《社会日报》等十余家,其中又以在北京创办的《新社会报》为时最长。  相似文献   

16.
正《蒙古贞日报》是中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3月,每周一刊,是辽宁省创办较早的县报之一。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蒙古贞日报》走过铅与火、光与电,从黑白到彩色,从单日刊到周五刊,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如今,该报成功创办成每周出版五期两种文字的日报。近几年来,《蒙古贞日报》用真实、典型、鲜活的事例全面反映了全县五个文明建设成果,讴歌了勤劳、智慧、勇敢的全县各族人民,展示了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  相似文献   

17.
在最早一批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化报纸中,1874年2月4日(同治12年12月18日)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言论而名重一时,享誉海内外。这份由著名报人王韬主编的报纸,在创刊后的头10年中(1874—1884),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各类言论。这些言论题材内容之广泛,思想内涵之丰富,表现形式之多样,在当时的中文报刊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它们代表了当时中国报刊言论的最高水平。因此,在中国报刊评论的发展史上,《循环日报》的言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理所当然地受到众多新闻史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记者与图书出版结缘由来已久。1883年,著名政论家王韬将其在《循环日报》和《华字日报》等刊物上所发表的政论文章结集为《弢园文录外编》,交由香港印务总局出版,中国第一部报刊政论集由此问世;l920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文集《远生遗著》。  相似文献   

19.
王韬自1849年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到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全面系统地接触了西学,其中既包括西学中的神学、哲学,也包括西学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但王韬对这些西学知识是有选择的吸收与借鉴———即弃其道而扬其器;1867年到1870年游历欧洲时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考察直接影响了王韬日后的办报活动。我们在王韬的办报思想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西学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荆门日报》1956年创刊,后因三年自然灾害等原因停刊,1984年10月1日重新复刊,系中共荆门市委机关报。2009年12月,经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复组建传媒集团。集团旗下现拥有《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新闻网、"荆门在线"新闻客户端、数字报、微博微信、户外阅报屏、手机报、《读写算》杂志、《发现荆门》杂志等全媒体集群和印务公司、闻达发行公司、掌控传媒有限公司、远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文博数字音像传播有限公司、康辉国际文化旅游公司等八大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