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先定  黄小原 《预测》2002,21(1):33-36
本文基于期权的观点建立了产业投资决策的期权模型,探讨了模型的解及其意义,提出了一种确定产业投资规模及其优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科技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科技——产业系统模型理论,结合珠江三角洲企业及产业集群对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对知识产权的贡献实际,以专利申请情况为例,阐明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科技效应。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间的转移.既有产业间横向的转移——产业分工的转移.又有产业间纵向的转移——市场份额的转移。通过建立产业集群的梯队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模式和信息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包括价值中枢层、价值服务层、价值融合层在内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并通过对系统演化过程分析,运用哈肯模型,以A股区块链板块233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进行实证探究。结果表明,(1)代表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投入是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序参量;(2)我国区块链产业演化发展的市场驱动力不足,企业研发投入能够促进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有序度提升,而政府补助对产业演化发展的影响程度正在降低;(3)企业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两者的协同有助于推动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良好有序演化。由此提出国家应鼓励区块链企业、政府要加大对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政府补助申请、过程监管及成果审查等流程的相关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园区的生物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园区在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方面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并被很多国家作为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极来看待,文章提出科技园区的生物链模型,对该模型中的各要素与环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科技园区实现平衡与稳定发展的条件,分析与研究了科技园区的活性因子,以寻找激活科技园发展的环节与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锋  叶金福 《情报科学》2006,24(9):1301-130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知识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而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本文在分析知识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EM的知识创新系统模型对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对政府需要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A-U模型,揭示了在特定技术轨道上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是一种短期的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改进的A-U模型是从产业演变的全过程来考察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的,是一种长期的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改进的A-U模型对探索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9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筛选了一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以主成分分析为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之后,以浙江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分析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靖继鹏  孙立明 《情报科学》2002,20(4):337-340,353
本文在价值链理论和产业竞争五力模型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并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出企业应建立自身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进而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公共服务供给对区域绿色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从高技术产业集聚视角实证检验公共服务供给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公共服务供给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均可以促进当地绿色发展,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2)高技术产业集聚在公共服务供给和区域绿色发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结构和质量,有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的集聚,从而推动区域绿色发展。(3)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绿色发展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门槛值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同,当集聚程度超过门槛值时,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呈现递减效应。(4)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对区域绿色发展的作用存在差异性,相对于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民生类公共服务对区域绿色发展的促进效用更为显著;另外,公共服务供给对区域绿色发展影响也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东、西部和东北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中部地区没有体现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电子产业演化创新模式的分布规律--改进的A-U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程源  杨湘玉 《科研管理》2003,24(3):19-24
论文首先在对A—U模型的主要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微电子产业中DRAM产品的创新情况,继而探讨了产业演化过程中DRAM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分布模式,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并对导致该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用的产业集群优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徐进 《中国软科学》2003,16(8):110-112
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中的信用问题。首先,综述了产业集群优势理论对信用问题的研究;然后,通过库诺特模型解释了信用能带来集群优势的原因;最后,对产业集群和社会困境问题进行了比较,阐明了集群环境为什么能导致高信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6年至2016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聚焦产业要素集聚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进行空间相关检验,通过LM等系列检验确定本研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结论指出:(1)总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创新能力存在区域间的空间正相关;(2)劳动、技术、人才、规模等要素集聚及税收优惠政策都对地区内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创新转化存在逆向作用;(3)FDI和政策支持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存在约束,原因是FDI与政府资金目的导向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双钻石"框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兴元  孙平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03-107
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构成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目前该体系模型具有的局限性,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双钻石”框架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结构的系统解释。以美国硅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76家新材料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2)经济环境的改善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3)现阶段政策环境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影响有限,尤其财政政策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依据以上研究发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科学时代,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线性模型”和“巴斯德象限”的底层逻辑不断演进,世界科学研究的形态逐渐向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各类要素系统集成演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深入实践“线性模型”和“巴斯德象限”的基础上,聚焦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闭环生态,坚持科学与产业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构筑了“0—1—10”纵向融通重构和“10—∞”横向跨界整合的“蝴蝶模式”,并进行了体系化探索和系统化实践,有效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17.
从政策的效果、效率和水平3个方面考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全过程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灰色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的政策评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数据,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效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战略业务单元退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鹰  贺小刚 《科研管理》2004,25(4):116-121
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源基础观对战略业务单元退出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确定战略业务单元退出模型时主要应同时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否则难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企业业务间资源的衔接度,二是进退业务的市场竞争度、三是企业待退出业务的生命周期。基于企业战略业务单元退出模型的定性分析,本文根据业务退出方式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战略业务单元退出模型,即业务出售模型、业务关闭模型和转产模型。  相似文献   

19.
产业创新系统生成机理与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创新系统在创新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联结企业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之间的桥梁。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及条件探析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机理,给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与模型。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机遇和政府等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提升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