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工作室制的学习共同体是职业教育中一种典型的学习共同体类型,它是由真实学习任务与学习情境、学习者、助学者、规则等要素构成的,具有成员构成异质性、参与或退出基于自愿、平等互动、拥有不同层次等特点或优势.在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存在着学生流动性差、工作室任务占用过多时间、分支学习共同体互动不充分等问题,针对此,可以采取确立工作室制学习共同体的育人宗旨、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的权力架构、改善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改进任务设计,强化分支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互动措施来提高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2.
转化学习是在交际式对话互动中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学习。名师工作室在研修中汇聚不同背景的教师,进行对话交流,成为有效实现转化学习的载体之一。本研究采用访谈法,探索名师工作室中教师发生转化学习的全过程。笔者研究发现名师工作室通过不同背景间教师的经验碰撞,促成教师个体的批判反思,以理性对话的形式建立新的个人框架,最后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由此形成完整的教师学习过程。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在名师工作室中发生的转化学习,实现教师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创新名师工作室研修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网络学习与培训共同体是以电脑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有效的自主研习与培训的网络教研引导模式。例如,互动平台、博客和教师工作室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互动平台管理员团队与互动圈友,博客的博主与博友,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与骨干教师、工作室成员之间,都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超越时空界限,在开放平等、共享共勉的氛围中互动交流、学习培训,这为广大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构建了又一崭新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4.
基于H.323视频会议学习环境下的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H.323视频会议系统,根据Oliver和Mcloughlin提出的互动模型,分析了视频会议学习环境下的5种互动模式。通信原理课程的培训实验,表明视频会议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比较多,学生间的互动比较少,学习更关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仍是以教师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黄吉雁创新(互动)教学工作室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名师工作室+国家级交流平台”的多元融合模式,运用“建构平台专区学习”“数据驱动考核助力”“以师育师推动发展”等策略,进行了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H.323视频会议系统,根据Oliver和Mcloughlin提出的互动模型,分析了视频会议学习环境下的5种互动模式.通过通信原理课程的培训实验,表明视频会议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比较多,学生间的互动比较少,学习更关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仍是以教师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绝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体行为,而是依赖于学习环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互动的整体。但无论是基于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环境,还是基于技术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都未充分考虑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交流与互动,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为解决现有学习环境中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文化生态学习环境设计方法。本文则应用这一理论设想展开了实践研究,介绍了如何搭建具备文化生态特征的网络学习共同体,阐述了共同体的文化生态系统设计、共同体规则、学习情境、学习文化、生态平衡问题以及共同体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8.
网络学习空间是以知识存储、共享和创造为目的,以多元主体间的互动、资源建设与学习环境的管理为核心,促进个性化学习、实现智慧化教育的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的一体化融合的学习环境,专题教育社区是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网络学习空间的一种创新应用形式,本文主要从专题教育社区定位、社区成员角色、社区活动设计、社区资源建设、社区运行机制五个要素出发分析并构建了专题教育社区建设模式,以期对专题教育社区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临场感是衡量成人远程学习环境的重要指标,社会临场感、认知临场感、教学临场感是Col框架下临场感的三个维度。三种临场感以互动为中心,分别指向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内容互动、学生——教师互动。这启发教师应该促进学习者的互动与沟通,并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创建有吸引力的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全视角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了“环境(Environment)-过程(Process)-结果(Outcome)”评估框架,构建了教师学习结果的影响机制假设模型(简称EPO模型),并运用上海市X区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表明:(1)教师学习环境对学习结果的间接效应正向且显著,并且学习环境通过学习过程中学习互动的中介效应显著影响了教师的学习结果;(2)教师学习过程中学习动力、学习内容、学习互动均正向显著地预测教师的学习结果;(3)教师学习过程中,学习互动和学习内容均显著正向影响教师的学习动力,且学习互动显著正向影响学习内容。EPO模型检验结果带来三个方面的结论和启示:EPO框架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的模型;教师学习过程的专业设计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教师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是学习环境连续作用下的统合体。  相似文献   

11.
电子书包实际上构建的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由学习内容、移动终端和服务平台三部分构成。学习内容是指优质的数字化主题学习与教学资源,具体包括优质主题教学资源、电子教材、互动软件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读物、多媒体素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实体学习型社区视角下审视社区成员互动形态,根据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型社区环境构建维度与活动设计原则,对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构建以及社区活动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耦合移动设备和技术到社区活动中,以期促进学习型社区朝着学习化、互动化、移动化、个性化方向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小组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责任心,增强课堂互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英语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时,应加强团队意识渗透,重视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建立小组评价模式,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郑志湖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成员由来自台州市9个县(市、区)的10名优秀物理教师组成。3年来,工作室开展了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举行了20多次研讨活动,开了50多节研究课,还与上海市等省内外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了研讨会,同时在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室以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以  相似文献   

15.
徐薇 《电大教学》2014,(3):84-90
基于网络环境的英语学习,既是学习者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实现的主动性学习,又是教师在把握语言习得和远程教育规律基础上,通过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的探索性学习。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习者自己的创造性见解。通过分析学习元和元认知的理论和实践,建立二者沟通融合的学习模型,从而构建网络环境下英语远程智慧学习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名师工作室是一种教师有效提升反思实践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从行动学习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名师工作室活动组织与管理中的行动学习元素,并指出其对应行动学习理念的应然状态和实然之需。在此基础之上,归纳了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内涵、特征与意义,并从行动学习的角度加以阐释,以此为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模式构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使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本文就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小组的构建、教师的组织、小组评价等四个方面的经验作一小结,以期能对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开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多校区办学模式导致教学资源的割裂,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以创新大学生学习方式为导向的校园环境建设解决一些问题。多校区办学背景下,校园环境建设策略包括:实现学科间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融合、推动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包容与融合、营造学习主体间的多维互动机制并依据学校特征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5,(11):79-85
在面对面问题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反馈的环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知识理解,同时也导致了教学耗时长、难以评价课堂表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良好的用户基础与功能,为问题教学构建了有效的学习环境,并结合问题教学经典模式设计了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问题教学活动一般模式图,旨在利用其资源推送与记录交互等功能,在支持学生课前学习和记录课堂互动信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探究学习虽然是一种学生与环境互为作用的构建过程和在人际互动中“内化”知识获取经验的复杂过程,但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无章可循,无法实施。其具体做法是:一是转变教师观念、教法,改变学生学法;二是给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环境;三是嗷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