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向自诩体谅学生的疾苦。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基本达到了适度。然而,有一天我被校长叫到了办公室,说是一位家长告状,埋怨我布置作业太多,学生昨天写到半夜,今天又写了好长时间还没有写完。这事让我感到太委屈了,因为昨天的作业实在不多,顶多十多分钟就能完成,到底是怎么回事?在问了当事学生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位学生在家里单独一个房间做作业,他对作业烦透了,昨晚根本就没有写作业,一直在看小说,而他的家长却以为他在写作业。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如果作业布置得恰当,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会得到很好的巩固,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下面笔者结合我校语文作业设计谈一谈具体的做法。一、预习作业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课文预习,熟悉课文内容。要搞好语文课文的预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要求要详细,不能太笼统。我把预习课文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大致有四点:读、查、思、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肯定要布置作业。布置怎样的作业才能使学生乐做、勤做,越来越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我认为,作业设计应当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深入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基于农村初中现有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针对不同的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布置不同的作业及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得信心。  相似文献   

5.
作业可以精准地展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作为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科学地布置语文作业对教学活动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把基础教育当作核心的小学教育,就应当实现作业的科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消化,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基于此,进一步对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岚 《今日教育》2007,(5S):48-49
工作多年.已习惯于今天布置作业.明天就检查,月考周考加天天测试为主流的作业模式,现在遇上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让我尴尬的是:一些活泼好动且刁钻古怪的学生.竟集体质疑了我的作业布置权。  相似文献   

7.
布置和完成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张扬.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当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布置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作业,达到巩固新知,强化技能,提升思维之目的.事实上,目前学生作业的质量普遍不高,作业的效率也是不尽如人意.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一刀切”式的统一布置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文章从作业入手,开展弹性作业的实践探索,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从难度弹性、选择弹性、方式弹性等层面去设计作业的内容、数量、完成时间、完成形式、评价等,从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在布置英语作业方面作了多种尝试。首先是课内多做口语作业。我不在课堂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每节课前五分钟,我安排两名学生用英语进行演讲,一次一个主题,班级以四十人计算,每二十天一轮,每学期每个学生都可以讲五次,说的得到了锻炼,听的也得到了提高。每学期末,我还对学生进行一次演讲  相似文献   

10.
谈室内设计课程作业布置及评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滨 《职教论坛》2002,(16):47-47
室内设计课是职校三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这是一门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来巩固所学理论,循序渐进地训练他们的设计能力,所以设计作业的完成情况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最终效果,同时,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评改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进一步引导和提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与学”的过程。因此对于这门课来说,课程作业完成情况与课堂理论教学同样重要,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可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对课程作业的布置及评改方法作了如下尝试:一、合理布置设计作业1.全盘统筹安排在每…  相似文献   

11.
作为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怎样布置作业才能让学生乐意去做而又做得好呢?这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在一次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给节日排排队:国庆节春节教师节儿童节妇女节。”试卷改出来后,我发觉学生能全做对的非常少。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历史作业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继续学习,评价的功能,应该注意发展和提高,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体验其乐趣与成功。一、巩固知识型作业教师所设计的作业不能脱离教材和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所运用的历史知识能在教材上找到依托或间接反映。因此,我布置的作业首选巩固型的作业。1.课堂作业。如历史必修Ⅱ七单元讲述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学生对苏联历史的发展线索容易产生混淆,我设计易于对照比较的表格式作业,让学生完成,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对于这类作业的评价,我是根  相似文献   

13.
陶新燕 《考试周刊》2013,(63):83-83
<正>尽管多年来多方呼吁减压,但处于升学考试压力之下的学校和老师在作业布置方面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在这种大环境下,研究教师如何合理科学地布置作业给学生,让学生在数量不变甚至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更好地得到锻炼,显得很有必要和紧迫。基于此考虑,下面笔者探讨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一、目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不足之处1.一些教师本身关于数学作业的理念不明晰。数学作业由课堂和课外两部分组成,其作用和目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刘美  刘珍 《山东教育》2008,(1):40-40
老师给学生布置、检查作业,这似乎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你听说过学生给老师布置作业吗?我便有过这样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教学中,每当提起语文作业,不少学生垂头丧气、毫无兴趣。究竟是何原因呢?通过调查,我发现语文作业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作业量多,知识巩固型作业多,应用实践型作业少;统一型作业多,自主型作业少;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作业检查以"对与错"确定,故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在教学中广泛生根,语文作业的设计也要充分地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个性,要较好地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同时也要抓住学生由被动作业到主动作业,由讨厌作业到喜欢作业的心态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作业充满兴趣,开启轻松语文作业之门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业既是加强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又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方法,还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千篇一律,容易造成优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后进生却难以尝到作业的乐趣,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为了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应大胆创新课外作业布置,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蒋毅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0-100
课前作业是在正式上课之前,根据课的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对某一科学内容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尝试实验等方法.完成教师课前设计的作业。它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以往科学教师对课前作业布置较为随意,大多让学生准备科学课中用到的相关材料,对其课前探究缺乏细致的关注和指导。学生对课前作业缺少明确目标,不能激发动手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活动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课前作业布置都成为丰富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探究活动。以下是我对探索课前作业布置有效“点”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梁朝平 《教育文汇》2012,(11):22-22
近几年,我在布置英语作业方面作了多种尝试。首先是课内多做口语作业。我不在课堂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每节课前五分钟,我安排两名学生用英语进行演讲,一次一个主题,班级以四十人计算,每二十天一轮,每学期每个学生都可以讲五次,说的得到了锻炼,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的教学手段之一。巧妙地布置作业,不但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得以升华,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各种尝试,个人认为布置作业时若能注意以下几点,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布置作业应遵循的原则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解释布置作业的重要性,如果不讲清楚做家庭作业的意义所在,很多学生就不愿按时完成。在每学期初我都会和同学们相互交流沟通,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做好家  相似文献   

20.
李高 《语文天地》2013,(8):70-71
学生自主性发展,要求教育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空间,然而,传统的作业模式,大多抑制了这种要求。教师应该从布置作业入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一、加强作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中学生富有好奇心,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注意提起学生的兴趣,让作业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写景散文单元时,由于《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都是描写四季风光的,因此,在学习《春》之前,我布置有关"春"的作业。首先,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描绘"春"的诗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