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位很引人关注的人物。明史学者吴晗写过《朱元璋传》,毛泽东对这部传记提过修改意见。朱元璋传奇的人生和独特的个性、坚韧的意志和用人的策略、专制的权术和威猛的治官,都令人好奇,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1948年和1954年,毛泽东两次看了吴晗写的《朱元璋传》,都批评吴晗尚未完全接受唯物史观。1954年,毛泽东直接指出,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应该肯定,晚年应该写得好一点。1946年,吴晗着手写《朱元璋传》时,想借朱元璋骂蒋介石,所以对朱元璋的评价很难说都是客观的。1954年,吴晗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修改了含沙射影骂蒋介石的话。  相似文献   

3.
吴晗 ( 1 90 9— 1 96 9年 )字辰伯 ,浙江义乌人 ,现代著名史学家。他在清华读书时 ,就已经对明史有深入的研究。《朱元璋传》是吴晗后来在明史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他的论文集有《历史的镜子》、《投枪集》、《灯下集》、《春天集》、《学习集》以及《吴晗史学论文集》、《吴晗史论集》等。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国历史常识》、《地理小丛书》、《语文小丛书》、《自然科学小丛书》等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吴晗是新中国第一位大力从事普及历史知识的史学家和教育家 ,白寿彝先生充分肯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地位 ,认为“吴…  相似文献   

4.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爱国志士和伟大学者。不少人曾为他写过传记。其中要数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的《亭林先生神道表》写得最早,影响最大。解放后,当代著名史学家吴晗,为纪念顾炎武逝世二百八十周年,又以《爱国学者顾炎武》为题,重新作传。  相似文献   

5.
陈梧桐先生《洪武大帝朱元璋传》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对朱元璋研究的新关注,一些学者称赞它“超越吴晗”(王春瑜);是“十年辛苦”,“坐冷板凳的功夫”(张德信、彭勇);“全、深、实、活”,学术创新和治学思想“令人震撼”(高寿先)。  相似文献   

6.
吴晗是朱元璋研究的拓荒者,他的代表作曾多次改写,由抗战时讽喻时政的通俗读物《由僧钵到皇权》发展为新中国的学术性史学名著《朱元璋传》,在明史研究以及中国政治史、史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朱元璋传》的写作和修改,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唯物史观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理论;影射史学不能真正起到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粗疏之风是史学研究之大忌。  相似文献   

7.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一生勤于学习,他博览史籍,精通明史,在我国历史学界享有盛名。吴晗先生总结并向青年传授过自已的读书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做读书卡片。50多年前,吴晗在清华大学历史系求学的时候,读书很多也很认真,常常记读书笔记。每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由农民革命领袖转化为封建帝王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完全否认他与大宋龙凤政权长达十余年的隶属关系。官方文书中有关的龙凤史料被销毁一光,他当年在镇江打败张士诚军队的纪功碑,因有龙凤年号,也被捶毁灭迹。他死后所编的《明太祖实录》更是“讳言龙凤事”,相反却按照帝王形象把朱元璋乔装打扮。正如吴晗  相似文献   

9.
苏双碧、王宏志二位同志所写《吴晗传》初稿这部分分析了吴晗同志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的作品和治学道路。吴晗同志的治学道路和方法,现在也有可资借鉴的地方。吴晗同志这时作品中反映了他正直、爱国的思想品德。这说明后来他奋不顾身积极参加反蒋、反内战的爱国民主运动,以至最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都不是偶然的。吴晗同志走过的道路,对今天的知识分子是有教益的。现选登《吴晗传》(初稿)这一部分,以缨读者,并供征求意见之用。  相似文献   

10.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一位反抗蒙元贵族统治的农民英雄。他的死,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谜。有人说是死于自己的部下、战友朱元璋之手,也有人说他死于贩盐起家的张士诚之手。那么,刘福通到底死于谁人之手?现据史料考辩之。 持刘福通为张士诚部下所杀的观点的同志及其作品有:吴晗《朱元璋传》、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中外历史年表》、周谷城《中国通史》、尚钺《中国历史纲要》、刘泽华《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源氏物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综合评述 ,重点之一是介绍了《源氏物语》在我国的翻译情况 ,并对三个中文译本作了简要的点评。重点之二是关于中国的《源氏物语》研究 ,主要涉及到我国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材中的《源氏物语》和近 2 0年来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2.
当前出现了多种版本的陈布雷传记,这些不同版本传记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陈布雷的兴趣,增强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了解。传记的出版受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与资料条件影响,目前陈布雷传记不尽人意,真正有学术价值的陈布雷传记并未出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傅璇琮任博导,始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指导博士生,这标志着先生的学术与研究活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6年来,傅璇琮出版专著《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主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宋才子传笺证》、《宋登科记考》、《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担任《三字经》编审委员会主任,发表《〈唐诗纪事校笺〉掇误》等学术论文,以学术交流与学术合作的方式鼓励博士生探索实践,并在教学中融会自己的学术精神与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钱谦益《徐霞客传》有两处记叙徐霞客与黄道周的交游.二人深厚的情谊源于他们相似的志趣、性格和学风.徐霞客临终遣子探望石斋的细节提升了徐霞客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作者对黄道周的关切和对时局的担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中,孙楷第极富学术个性,且硕果累累,但由于某些原因,其学术地位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西游记》为中心,从诸多新版本的发现、鉴定、考论等方面,审察孙楷第小说目录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与学术特征,从而准确认识他在现代学术史上特别是《西游记》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姚鼐辞官是其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他辞官的真正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联系到姚鼐辞官前后的学术思想、言行以及在诗文作品中流露的心迹,可以认为,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是鉴于当时学术界和文坛的实际状况,决心自立门派,振兴古文,弘扬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17.
从梅妃资料搜集发现郑樵《通志二十略》中虽没有收《梅妃传》,但其中有多处描述成为《梅妃传》的重要素材。这对研究梅妃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集传》是苏辙的主要学术作之一,在《诗经》研究史及宋代蜀学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考证了苏辙《诗集传》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情况,认为《诗集传》是贯穿苏辙一生的学术作,并结合版本源流情况比较了各版本的优劣,突出了《诗集传》在苏辙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在后现代社会,一元的传统价值观逐渐被多元的价值体系所替代。多元、理解、包容、平等、消解正统的后现代语境促使学界思考儿童教育的去向。《嘎嘣小子传》借道文学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施教者只有在真正理解和信任的前提下与孩子们平等对话,才能彼此认同;只有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青少年才能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20.
鉴于清初《明史》纂修是否设立《道学传》的争论,张烈撰《王学质疑》,严辨朱陆异同,成为清初尊朱斥王的急先锋。张烈卒后,陆陇其、张伯行张扬其学,先后刊刻《王学质疑》,广为传播;其过激的做法也招致了来自王学和颜李学派的批评。张烈尊朱的态度反映了清初理学重建的政治需要,但随着学术风气的转移,摆脱理学已成必然之势,尤其在考据学兴起后,朱陆之争已是明日黄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