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创新能力,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创新,它不满足于一般常人所认为的唯一正确的答案,它常常从一个问题入手,朝着多个角度、多种目标开拓.在开拓过程中,尽可能多产生新的设想、见解和方法,以打破人云亦云的传统格局,推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来。对于中学生来说,凡是能提供有某种创造性的有一定意义的答案,就是创新。例如一个具有创见的答问,一篇有新意的作文,一则独出心裁的读书笔记,都应该算是创新能力的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读写训练,运用创造性思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教育提供大量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各学科的共同任务。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天地。 所谓创造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要发展创造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  相似文献   

3.
谭大青 《考试周刊》2009,(41):48-50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现代设计艺术的灵魂与核心,设计创意的过程是一种运用视觉形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设计作品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在前所未有的情况下,创造出新的意念来。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创造型人才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思维结果具有新奇性、独创性、目的性和价值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由多个思维因素综合构成的较高级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规性和积极主动性两个特点,是创造教育要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直觉能力、洞察能力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直接能力和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徐静 《学苑教育》2012,(21):53-53
思维发散是一种从多方向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拥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灵活多变的,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一种思维模式.思维发散是人的智能结构的最高层次,而思维发散的获得在于培养.通过数学教学培养的思维发散,是具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手段.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创造能力,就是指不拘泥于原有的思维定势,创造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积极求异、丰富想象、突破常规、寻求独创。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认识和自我超越,具有不同于前人和他人的创造性见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开拓思路,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练习、写作中,在表象的基础上,适当引发学生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教育是如何培养、开发人的创造力的一门新兴科学。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想象。我国创造学者普遍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人脑对原有的感知形象进行加工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  相似文献   

8.
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个人或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能力,而创造思维能力则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以提高创造思维能力为中心目标的创造思维训练在创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维训练更为有效呢?实践证明,在辩论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最为可行,最有实效。一、在辩论中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1.创造思维与辩论的统一性。创造思维与辩论在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创造能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本文拟就创造性思维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1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思维就是思考 ,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 ,它包括发现新事物 ,提出新规律 ,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尽管这种思维结果也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 ,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它具有…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即只要思维的结果具有创造性质,则它的思维(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学习是创造的基础,而创造则是学习的目的和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培养求知欲和创造才能.有一位科学家曾经这样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  相似文献   

11.
创造能力的主体是创造性思维,它要求思维不落俗套,别巨匠心,富有新意.而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极好途径.从当前学生作文的心理特征来看,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是有基础的,因为他们有"三好":一是"好深",写文章喜欢涉及哲理性一类的问题;二是"好胜",希望在写作上超过自己的同班同学;三是"好新",喜欢讨论新的问题,涉及新的题材,追求新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是因势利导,让其发展,还是套上框框,使其禁锢,这是作文教学中两种思想的分界线.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具备创造性思维。下面探讨一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问题。创造性思维的涵义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所谓创造,一般是指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获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等,而创造性思维就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即只要思维的结果具有创新性质,则这种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从广义讲,创造性思维中的“创造”就是指相对人类而言首次产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严格意义下的创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创造性思维的积累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实…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创造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简言之,就是一种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这里包含两个要点:其一,创造能力的本质是一种思维能力,它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其“合理内核”和主要特征。其二,创造性思维又并非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它是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结果。这多种思维形式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思维形式;一种是求异思维(又称  相似文献   

14.
题记专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正常的人,从儿童期开始,都具有创造的能力,只是有大小之分。但是创造力和别的智力成份不同,它属于一种潜在的能力,如果不注意提供宽松、自主的环境来激发的话,就很容易扼杀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或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个人或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能力,而创造思维能力则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以提高创造思维能力为中心目标的创造思维训练在创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维训练更为有效呢?实践证明,在辩论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最为可行,最有实效。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也就是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后天培养和训练出来的。 众所周知,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富有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从小学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7.
逆向思维就是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用逆向思维方法求解物理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开拓思路,活化知识.  相似文献   

18.
我们要掌握21世纪的主动权.就必须为21世纪培养出合格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具有很强的创造思维能力。人的创造性活动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从广义上讲,创造性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事物的属性及本质的思考是以相对于思考者本人所未知的、富有创见的方式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从狭义上讲.创造性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关系、事物的属性及本质的思考是以前所未有的、富于创见的方式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如: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他们的思维活动就是创造性思维。从…  相似文献   

19.
一、想象与创造一般说来想象和创造是不可分的,但从思维和创造的实践过程来看,先须有创造性的想象,才会有创造的实践。所以,欲培养创造力,就必须重视培养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和母体。所谓创造,就是做出具有社会意义的新理论或者新事物。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已有经验知识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过去未曾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物的形象,叫做想象。想象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就其本质来讲,它是人类对于世界的创造性的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审美创造能力的基础1.培养创造力首先应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拓。真正代表创造性思维特征的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就要求一个人的思维路径必须是多向的——横向或逆向 ,其特征是求异的 ,甚至是怪异的。发散性思维在美术创造中表现为具有“创意性”,尤其现代派美术作品的构思和现代设计艺术的构思大多源于发散性思维。在美术学习中有六种发散性思维的创作方法 :改变事物正常的逻辑关系 ;通过辅助工具获得新形象 ;改变正常比例 ;局部重组 ;改变功能 ;改变观点。由此可见 ,发散性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