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感恩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下面就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感恩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等。  相似文献   

3.
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感恩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一、感恩教育的内容1.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6.
在2003年我们走进课改,"感恩教育"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教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等等。它的功利性在于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那么作为课改前沿的语文老师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立足教学实际,有效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闪亮课堂,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形成健康的心态、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努力将其付诸行动,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学会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9.
陆晓云 《考试周刊》2013,(35):48-49
<正>一、关于感恩教育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是这样解释的:"感恩即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我们认为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二感恩现状  相似文献   

10.
从道理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要感谢老师教育之恩,要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之恩,感谢各行各业的人,要感谢党和政府之恩,要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之恩,让学生搜集有关感恩的材料,并在班上交流,将感恩付诸行动,让学生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1.
<正>在独生子女增多的今天,由于教育方式的不当,一些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独尊意识,在家里是"小皇帝",在学校目空一切,我行我素。作为班主任应经常收集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典型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让学生带着感恩的心踏上人生的征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已的人。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培育之恩,感恩同学,感恩亲人,感恩生活中遇见的一切,教育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在感恩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用他们的智慧和行为,诠释着什么是"恩",怎样去"感恩"。教师必须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知恩、感恩、报恩!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相似文献   

14.
感恩教育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学会爱别人、帮助别人。感恩能够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感恩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大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关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我们的教育中不能缺失感恩教育。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孩子明白,感恩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人精神的重要内涵。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并立志于报恩,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规、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中,应该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7.
姚玮琼 《广西教育》2006,(7A):79-80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人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作为道德品质的感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中国传统感恩文化重视受恩者对施恩者的感恩,轻视受恩者向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而西方感恩文化既重视狭义的感恩又强调受恩者对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感恩教育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感恩教育具有培养施恩品质的必然性,并且在施恩教育效果方面分段式优于渗透式.  相似文献   

20.
任江林 《中国德育》2007,2(11):36-39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当前大学生缺乏感恩心的主要表现是:遗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淡化学校老师的教导之恩,忽略用人单位的知遇之恩,冷落社会的关爱之恩。为此,需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