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诗与画、文与人、诗与史、人艺与天工等两极对话营造的文学批评语境中,内隐着钱钟书以"美"为主导、以"人"为皈依、以"真"为取向、以"自然"为法则的文学本体理论意向。这一本体论交织着"审美追求"与"人生关怀"双重维度,是对传统"杂文学"观和"纯文学"观的辩证超越。  相似文献   

2.
借鉴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家访"、"校访"等为主要形式的家校联系为支撑,以借鉴"扁平化"管理理论推动工作"中心化"为依托,以多媒体网络为呈现手段、以"见贤思齐"项目为载体,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3.
以哈贝马斯的"交流行动理论"和话语伦理思想为出发点,结合先秦儒家思想中关于言行方面的指导思想—"德"、"诚"、"礼"、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言说厚德"、"修辞立诚"、"论辩崇礼"和"话语尚义"四点作为话语伦理基本内容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要做到承前启后,与职业和学术平行关联;以科学的课程设计扭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以做到以职促普,以普推职,以普职的科学结合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课程体系将由"职业技术课程"和"基础文化课程"两大主干构成。其中,职业技术课程分"生涯规划指导"、"职业探索"、"技能导向课程"和"毕业衔接课程"四大模块,基础文化课程分"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倾向的文化课程"两大模块,通过初级阶段的信息收集和身份定位,经过专业学习,以"一专多能"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贤瑜 《考试周刊》2011,(22):179-180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同时考虑到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对电类专业学生开设电子电工兴趣小组十分必要。我校兴趣小组以"学生就业发展"为方向,具有实践性、过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并形成了"以实为主"、"强化技能"、"以技促理"的教学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廉"侧重于正直,"洁"侧重于不贪,合称则是指人的正直而不贪的高尚德行。《道德经》提出了"廉而不刿"的命题,并指出以"无私"、"不争"、"不以兵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以正治国"等重要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洁"主要是指不贪财色功名以洁身自好,要做到这一点,《道德经》指出应"功成身退"、"不贵难得之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知足知止"等。《道德经》"廉洁"思想是以其"道"论为核心的辩证的自然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7.
以建设"学位课程"、"自主学分课程"、"研究性课程"三大课程群为突破口,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化英语师范专业课程体系,重点解决英语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专业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相互融合,促进英语师范生"教什么"与"怎样教"两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科技、军事、经济构成一个国家发展的"硬实力",人文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形成一个国家强盛的"软实力"。传统社会是以力相争、弱肉强食的社会,依赖的是"硬实力",靠展示"拳头"和"肌肉"去征服对方。20世纪末期冷战结束以后,国家的强大在"硬实力"的基础和保障之下,更加强调"软实力"的重要性。软实力不是以"刚性"的暴力去胁迫、威胁、摧毁对方,使之服从,而是以"柔性"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形象去吸引对方,使其自觉地跟从、效仿,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成本更低,获益更大。它不是"以力服人"的"霸道",而是"以理服人"、"以心服人"的"王道",比"硬实力"更具人道主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雨 《教育与考试》2010,(1):59-62,83
新组建高职高专院校在加强以"为民、尽责"为重点的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尚存在着缺乏"为民、尽责"之诚、"为民、尽责"之勇、"为民、尽责"之能的不足。通过分析其中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文章提出了当前加强以"为民、尽责"为重点的机关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不断提升新组建高职高专院校机关作风建设的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应从"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三大方面进行定位和构建,才能达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美是指文字作品中的以写实为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普通文章与新闻文、应用文、学术文等专业文章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感文等变体文章所体现的美。文章作品的"以事料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感为神经元"等三个方面都是其美学境界的重要特质。它们既是有区别的,又是有联系的,既是彼此交叉的,更是融汇混成的,三者如果缺一就不可能真正产生最佳的美学效应。文章作品虽具有"真实、典型、新颖"的事料和"正确、深刻、鲜明"的意旨以及"健康、尚质、适量"的情感,但是如果不是"以事料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感为神经元",则难以达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和认识深度,因而无法让接受者获得"真"的启迪、"善"的感悟和"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研究物理规律。即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陆红亚 《海南教育》2014,(20):17-18
随着郭思乐教授"以生为本"的新型理念的提出及推广,我校大力开展生本教育实验,以生本理念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手段,努力实现"将课堂和学习还给学生"。郭思乐教授在他《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不仅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低入高出"、"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实施的法则。  相似文献   

15.
明代通俗小说主要来源于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较多地表现了城市市民阶层文人的思想和世界观,具有较多的"江湖"气息;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传统深远的影响,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以德抗位"、"以才抗位"、"以情抗礼"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6.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任务是"任务"的确定和实施,而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实施"任务"。因此,以"任务"为主线,以"课内""、课外""、实践"和"评价"相结合的"一线四环"的教学模式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7.
当前对"学前教育是否义务化"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以"公平、模仿和减负"为依据的支持说,以"条件不成熟"和"小学化倾向"为依据的反对说,以现实为依据的折中说。学前教育是否义务化,需要审视义务教育的本质、学前教育的性质以及学前教育国家化的可能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意为主"说是中国诗文评一个影响大、渊源早的理论,但自宋代以迄于今,人们对它的渊源问题一直存有误会。有人将"以意为主"说归之于曹丕,有人将其归为金代诗论家,也有人将其归为范晔和杜牧。本文联系书画理论,认为杜牧的"以意为主"说祖述卫夫人、王羲之的书论,而范晔的"以意为主"说则上承庄子和王弼等人的哲学理论。书论和哲学理论构成了"以意为主"说的两类渊源。  相似文献   

19.
杨林 《考试周刊》2012,(28):165-165
学校管理是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日常教学的重要保障,做好学校管理工作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四以",即"以纪律人"、"以‘三个坚持’为主"、"以身作则"和"以人为本"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根本属性的法治,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治与"人治"相对,以法制为前提,内涵"良法",其含义表现为"八个统一"。法治的和谐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正向层面的"确立"功能和"整合"功能以导引和谐;反向层面的"预防"功能、"控制"功能和"恢复"功能以消除不和谐。两个层面五种功能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