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为了实证三者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文章运用协整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安徽省2000—2012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社会消费品总额、出口总额均与安徽省GDP成正相关关系;从长期看,三者对安徽省 GDP 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消费、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而短期内只有投资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有利于促进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云南省GDP、消费和投资增长的基础上,选取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云南省宏观经济模型,对云南省GDP、消费和投资进行了计量分析,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GDP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分析各因素对其增长的贡献率不难发现,GDP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而消费增长对GDP的贡献率上升不大。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较低。因而,如何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农村消费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一、我国农村消费潜力分析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消费理论,无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学说还是佛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学说,均说明消费者的现期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农民的消费潜力。(一)从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4.
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文章通过运用OLS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关系分析,对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各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分析,得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其中国内投资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长率上升0.1237个百分点;国内消费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长率提高0.998个百分点,但是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中,消费对于GDP的拉动也将越来越重要,医药行业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需求刚性的特点,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老龄化的加速,我们对未来十年的医药投资相对乐观。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2008 年我国各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滑,不同城市GDP增长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把全国地级以上城市2008年GDP增长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的市场外向度、投资外向度等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城市2008年GDP增长率变化进行差异化分析,找出差异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经过分析,建议为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要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又要保持适度的外向依赖度;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畅通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充分利用好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本,拉动社会消费总需求和投资总需求;建立和完善城市自主创新体系,改善城市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加强城市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7.
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到底经济现状怎样,未来趋势如何,我们的分析如下:工业投资稳定经济,二季度GDP增速稳定在6.9%的一年高位;从需求看,投资贡献上升,出口基本持平,而消费贡献回落;从产业看,第一产业贡献率持平,第二产业微升,第三产业微降.综合来看,二季度经济的稳定主要归功于投资和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成为苏南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助力。但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改变,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消费在GDP中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以苏南典型的县域经济体太仓为例,利用回归分析等三种方法对2003-2011年间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消费对太仓经济的贡献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逐步增强,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9.
背景材料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初步估计,在11.4%的GDP增长中,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4.4、4.3、2.7个百分点。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投资对GDP的贡献连续6年超过消费。而2007年发生的这一结构性变化,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拐点”。受人均收入加速增长、扩大消费需求政策生效、奥运经济刺激等因素影响,200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将更加明显。相关链接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是实现“三个转变”: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  相似文献   

10.
GDP     
什么是GDP?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究竟创造了多少新的物质财富。当我们知道了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刺激消费、加大总投资和鼓励出口。当今经济学界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这一点确实不假,如果没有GDP这个发现,我们就无法将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进行比较,也不能得出发达国家为什么富,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穷的结论。GDP…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南省1978年-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能源消费(EC)的变动状况,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理论,对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边际效益不大,1个单位的能源消费仅能增加0.265867个单位的GDP。  相似文献   

12.
信息     
国内要闻2010年GDP同比增长10.3%:国家统计局20日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统计显示,去年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1952-2019年数据,先进行断点单位根、协整检验,然后构建8变量SVECM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财政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正向财政支出冲击对消费无显著影响,对GDP、就业和投资短期正面影响显著,但该影响不具有持续性;(2)直接税收冲击对GDP、就业、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4.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固定资产投资是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期间,它也将继续影响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从“云南GDP、人口总量、中长期贷款利率等因素”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相关性来分析,建立模型并用于预测。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拉动2009年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第二是投资,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第三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4.8%,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消费、投资和出口被称为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本文将我国GDP、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一个系统,检验它们之间的长短期关系,基于检验结论而解释我国宏观经济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最主要的马车,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居民消费可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两种消费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上有着不同表现.本文通过开展对邢台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实证研究,在分析居民消费需求变化以及影响因素和需求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出居民消费需求的趋势,制定出扩大我市城镇、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需求和供给两角度对近几年来宁夏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宁夏GDP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来拉动,而“外贸”这驾马车对宁夏GDP增长起负作用,同时宁夏现处于一产依靠牧业、种植业,三产看似比例合理,却处于发展缓慢的工业化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GDP和能源消费的长期均衡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变量时间序列间的协整分析理论,分析台湾地区1954~1997年度GDP和能源总消费及其各组成部分(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GDP和能源总消费、GDP和电力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DP与煤、石油、天然气消费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多变量自回归模型,我们构建了相应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经济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首驾马车”。通过对河南省1991~2009年民间投资和GDP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可以发现,民间投资是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GDP对民间投资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基于河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开放程度不高、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现实省情,要更加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合理引导民间投资投向,提高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