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13-13
考试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唯一手段,在我国由来已久。考试的内涵绝大部分是针对学生的,主要是考学生,孩子们在考试中只是消极的被评价群体,考试真正成了“烤试”。学生除少数“精英”外,绝大部分学生害怕考试,敌视考试实属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2.
考试对于学生可谓家常便饭。但在学生的人生旅途中有些考试却至关重要。诸如:高考、中考的‘’选拔考试”,大、中专(技校)学生的毕业考试,目前国家推行的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合格考试”等。那么,学生应如何去参加这些考试呢?一、考前应保持*佳的心态学生对不同形式的考试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考试效果截然不同。如果学生处在应考的最佳心理状态,就能对考试充满信心。以愉悦的心情投入考试,对学生来说有一种成功感,反之,处在消极状态,对考试无兴趣或被动应考,丧失信心,就必然导致一种失落感。…  相似文献   

3.
顾存兰 《课外阅读》2011,(11):285-286
考试发挥得好与差,取决于考试素质的高与低,所以我们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得提高学生的考试素质,努力让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总结十多年来学生应考中的得失,以初中化学考试中的应对策略为例,小结在提高学生考试素质方面,应启发学生达到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枭 《内蒙古教育》2005,(11):32-32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考试就成了众人讨伐的对象。学生厌学、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全、学生压力大、学生没有童年……等等,都是考试惹的祸,仿佛一夜之间,考试成了阻碍学生发展的桎梏。降低考试难度、取消期中考试、变考试为考查……针对考试,许多“有识之士”各抒己见,仿佛这就是在解放学生,实施人性化教育。笔者从事一线教育多年,如今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此颇有感慨。  相似文献   

5.
课程论文考评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论考评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学生考试动机、考试行为和考试背景三方面。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课程论考评有着强烈的考试动机,但是,其整体状况还有待于完善;学生考试行为较肤浅,努力程度不足;考试背景整体情况适合于论考试的基本要求。课程论考评的对策是:第一,学校应尽早健全论考评规范,加强校园学生化建设;第二,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课程论考评,提高论写作的技能和水平;第三,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做到虚心接受、努力进取和勇于探索。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全社会的呼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件,限制中小学校每学期考试次数和考试规模,规定考试后不准公布学生分数,更不准按成绩排名次。上海、广东等地更是全面取消了学生期中考试。笔认为,想通过取消考试来达到“减负”的目的,实在是号错了脉,开错了方。学校教育不能没有考试,学校教育需要考试。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考试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考试焦虑是影响学生进行正常考试的一种心理障碍。通过分析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时策。会使学生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8.
谈谈学生的考试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保持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影响学生的身民主健康。为此,本文讨论了学生考试焦虑的不同层次及对学生 ,出了对考试焦虑者进行辅导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考试焦虑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的某些学生在考试时学习成绩的真实发挥,特别是将要步入高考的高三学生。一些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考试焦虑的危害,但都只停留在对其经验性的了解水平上,而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理解,从而有效消除应试生的考试焦虑。本文分析了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主客观原因。并从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的角度提出干预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经过摸索和学习,编写了一种即时反馈学生成绩的在线考试软件。学生只需登陆上考试页面,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考试,并即时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本软件在Windowsxp+IIS上运行通过,编写软件是Macromedia公司的DreamWeaverMX。一、考试系统文件的功能1.login.asp文件基本的作用是让学生登陆,进行简单的帐号验证,防止学生冒名顶替。2.test.asp文件是系统的核心,显示考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考试。考试完毕就可以提交,完成考试。3.result.asp文件是对该生考试成绩的即时反馈,并显示该考生的考试得分。4.add_quest.a…  相似文献   

11.
对高等学校现有三种基本考试形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对学生学习具有反作用力。因此,研究考试问题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高校课程考试形式,实现考试形式多元化,使考试能真正促进这生掌握知识的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如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考试一样,中学历史考试仍然多半是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即便是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已广为流行的所谓标准化考试也脱不开书面考试的模式。书面考试固然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衡量学生知识水准,抑或说是作为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一种方法,但这种考试方法往往有悻于考试的目的,使学生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上,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对自己进行自我思想教育。本文撇开由教师命题的单纯性历史书面考试不谈,(当然不是否定书面考试,只是就考试的命题原则、试题形式、难度高低、评分标准诸方…  相似文献   

13.
本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健美操选项课考试中采用学生创编自演的考试方法,结果表明该考试方法不仅适合健美操选项课的特点,而且在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创编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许多学生患有考试焦虑症而与成功失之交臂。我们要认识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影响及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使其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电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方式及其心理分析周湘泉,仇德全近年来,电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如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将会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和合格人材的培养。为了探讨减少和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措施,本文就电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方式及其心理因素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校考试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客观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现行考试模式对考试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及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入手,树立现代科学的考试观,确立考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恰当位置,采用动态、多元、多样化的考试模式,进一步深化高校考试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作弊及其防治的简单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忻 《教育探索》2003,(1):52-54
学生考试作弊是严重违纪的行为,虽“屡禁”而“不止”。从博弈论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的特点和条件入手,讨论学生考试作弊的收益。成本,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考试作弊的博弈心态;从完全信息纯策略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条件,有助于我们制定鼓励学生诚实应考的政策。教师监考是否得力对学生考试作弊有重要的影响,分析运用教师监考手段防治考试作弊的作用和条件,讨论师生博弈完全信息混合策略静态均衡的概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从博弈视角提出防治学生考试作弊的条件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可以起积极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东南大学从1996年起倡导考试改革,得到广大教师的响应:高等数学课程采用半开卷的考试形式;大学物理实验采用分层次考核方法;文科大学物理课程采用组合式考试等等。改变了传统考试方法的诸多弊端,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考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考试命题要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样,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并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考试命题应凸现“五性”——人文性、整体性、工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考试命题与课程改革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改进考试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对学生自已命题进行考试的尝试及看法山西省计划统计学校霍跃红考试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各类各级考试虽然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目的,但根本的目的应是一致的,那就是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检查,考试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