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穆时英因早期的小说被誉为"普罗小说中之白眉",小说集<南北极>所洋溢的并不是"都市气",而是浓郁的"水浒气".这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语境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其中的"水浒气"表现的是末路英雄的反抗,描写了阶级对立,表达了穷人要翻身的思想,并反映了由个人反抗走向群体反抗的道路.末路英雄的语言暴力将这种反抗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道德颂>这部小说,粗看起来似乎和道德无干,只不过讲述了几个普通的都市男女沉迷于日常现实中不能自拔,而像演戏一样地生活罢了,正如萨克雷形容他的<名利场>."是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红日>是一部"红色经典"的代表之作,小说在激烈且规模宏大的战场描写中成功塑造了一批解放军的英雄群像.然而,即便在革命的语境之下在英雄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女性也不容忽视,巾帼不让须眉,从花木兰就开始的英雄形象在这里得到延续.文章试图在革命的语境之下对于<红日>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探讨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过程中文本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4.
说到沈丛文湘西题材的小说,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他的<边城>,而<萧萧>、<柏子>、<贵生>等作品,同样展现了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常"与"变".在这些作品中,他以一个"农民"的视角.运用富有湘西特色的地方语言,表现出"乡下人"原有的生存方式和现代文明入侵所带来的人生悲喜剧.<长河>是一部同类题材的小说,本文谈谈对<长河>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瀑布>是当代英国女作家德拉布尔的第五部小说,一部女性主义元小说.作者采用元小说的叙事模式不仅指出了语言的模糊性、欺骗性以及多元释义性,同时也暴露了小说的虚构性.<瀑布>不仅解构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对浪漫爱情故事的叙事传统,展示其受男权话语控制的本质,也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女性主义尊重生命个体和生命状态的开放式叙事模式.<瀑布>已经偏离了德拉布尔早期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手法,有了创作上的"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6.
冰心的散文<笑>发表于1912年的<小说日报>,被誉为"最初的美文".她运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及原生态的景物描写宣扬了她所推崇的泛爱主义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如一缕和煦的春风,预示着新世纪新思潮的到来.本文拟从<笑>之语言、画面、意向的构成及景物描写等三个方面,从美学的角度进行一些粗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可怕的早熟     
据媒体报道,南京一笔名叫做普绪客的16岁女中学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了、<所谓虚幻>、<最终幻想>、<茕>、<灰飞烟灭>等10多部中篇小说.这些小说的内容涉及"三角恋"、"乱伦"、"同性恋"、"性虐待"、"吸毒",有的甚至是赤裸裸的性描写.普绪客称自己是个"早熟的女孩".令普绪客兴奋的是,她的手写稿在同学中广为流传,许多同学为了能看上她的小说而早早排队预约."一些看她小说的同学,都为她在其中淋漓地表达出对婚姻、人生、社会的成熟看法表示敬佩".而且,许多同学能将普绪客小说中的话大段大段地背下来.  相似文献   

8.
小说<失街亭>描写的是一场战争的完整过程.教学中配备一幅清晰的战图,对于增强战争的直观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小说的历史意识和英雄情结是很有必要的.下图是笔者在备课过程中绘制的<蜀魏街亭之战示意图>(注).教学过程中,三用"示意图",点拨<失街亭>,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鑫 《华章》2011,(16)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是一部描写生活在美国10世纪70年代的"前黑奴"小说.真实地再现了黑奴们所遭受的种种非人的待遇,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类的母爱,是一种既有无奈又有畸形的爱.<宠儿>是对美国奴隶制的控诉,也是对人间大爱的赞美和歌颂.  相似文献   

10.
<百年孤独>是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杰作,它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它的发表,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地震".现在人们又公认它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典范的作品,是继<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这部小说因其内容的奇特和手法的独特,而区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因此要真正读懂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1.
《蒹葭》诗中“苍苍”一词,众多选本皆注为“茂盛的样子”或释为“青色”,但笔者认为“苍苍”一词作“灰白”讲,更符合植物生长的特性和时令特点,更有利于诗歌意境的创造,也能使诗歌的內涵得到拓展,比作“茂盛”讲更为妥贴恰当。  相似文献   

12.
"干预生活"这一口号的提出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倡导者们的理论旨归却有着很大一致性:文学应该直面现实,揭示为大多数人所讳言的社会"阴暗面",使之成为"干预生活"的武器."干预生活"文学所要干预的是建国后一直处于整个社会关注中心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作品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而且其隐形结构完成了对整个乌托邦时代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晚年创作的小说《阴影线》是一部在文学批评界公认的经典作品。康拉德自己宣称《阴影线》是一部“简洁而又颇为复杂的作品”。文章在考察了该小说的表现主题、艺术手法包括叙述手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它的“简洁”和“复杂”之处及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认为《阴影线》就像一幅中国的写意画,正是由于各种对立统一的艺术因素才使该作品呈现出一种立体感,成为一部宽广而又厚重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西周成王和康王时期是享誉古今的第一个“盛世”。“成康盛世”是自王、武王以来,通过东征平叛,营建洛邑,开拓疆域,分封诸侯与推行“明德慎罚”制度等长期不懈奋斗才缔造成功的。“成康盛世”的兴衰历史表明:要缔造和保持“盛世”,就必须进行长期不懈奋斗,继承以往帝王治国的一切有益方略,巩固王朝统一和广阔疆域,保持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及经常注意洞察和清除社会弊端,保持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柳永现象     
柳永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长调的词人,第一位俚俗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的出现在中国学史上是一个突出而罕见的现象,可称为“柳永现象”。“柳永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慢词长调繁盛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学进入了通俗学与传统雅学分庭抗礼的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大为壮大、职业人开始出现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情”字,最先是指谓事物的真情实况,与“伪”相对。尽管上古先哲普遍重视情感研究,却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形成总括各种情绪形式的“情”的概念。直到庄子时代始有改观,后经荀子才有明确定义;但荀子当时实质上混淆了人的性与情。  相似文献   

17.
“大同”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儒家构想的“和谐社会”,是源于“不同”之上的“致中和”,其精神实质是“和而不同”。这些思想精髓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叔叔”和“叔”只是有语体上的差别,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在语法功能和语用价值上都有着不小的区别的。本文从“永成叔叔”的歧义说起,考察分析了“叔叔”和“叔”的不同,认为“叔叔”不仅是亲属称谓,还经常作社会称谓,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叔”首先是称谓词,同时是个成词语素,也可以用作社会称谓,同时很少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叔叔”在社会化程度上相对于“叔”更彻底。  相似文献   

19.
布莱希特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最富有独创性的戏剧家之一,他对人物形象的辩证法塑造,使其笔下的戏剧人物充满了丰富性和立体性,同时也体现了鲜明的人性异化的主题。其戏剧《伽利略传》中的主人公伽利略被称为“英雄的懦夫”,他的沉沦与堕落既有其自身的复杂原因又有外部的社会因素。正是内因和外因、自我和社会之间的交互作用导致了伽利略的人格裂变,因而罪责在于社会而非人。布莱希特又把这一异化现象与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内容相融合,从而体现出异化的时代感与社会性,达到教育观众、改造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具有很强的固定性,但实际上存在着“应然”和“实然”的教育目的的对立。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实然”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应然”教育目的的实现,但教育目的从“实然”走向“应然”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