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孔子对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及其所能上达的人生境界之总结,跨越数千年历史而不减其人文光辉.孔子的生命成长观是“仁”之思想的实践性表述,其“性近习远”说是从人的才智维度揭示个体生命的存在特质,其“时命观”是从时间维度来说明个体生命的相对自由,“下学而上达”的忠恕之道则是从空间维度来打开君子不忧的生命空间.今天看来,孔子的生命成长现仍具有重要的精神内涵,能够给常人理解生命、相机而为、明生命之阶段性与发展性提供有益参考与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解决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政治主张是孔子与苏格拉底德育思想的重要来源,但不同的政治主张产生了不同的德育思想,在德育内容上体现为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性的差异、在德育知识教学的取向上表现为内生性与外生性、在德育目的上表现为权威下追求民主与民主下追求权威、在德育体系构建上表现为重“立”轻“破”与重“破”轻“立”。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德育思想仍有其现代意义,其基本精神引领我们有必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规范德育行为,并实现“宏大价值”到“生活价值”的转向,以整体德育促进个体道德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学无止境 !对待知识 ,求真求实、谦虚谨慎才是。做到这一点 ,不耻下问、不耻下学是应该的必须的。我国伟大的学问家教育家孔子早就有言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认识事物一定要“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论语·子罕》) ,“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宋人朱熹强调 ,“下学上达”乃为学之要 ,人们往往“习而不察” ,轻觑了“下学” ,反而不能“上达”矣。依我们有限的理解 ,不啻对待其他一般的知识应当如此 ,对待历史知识、对待历史教育也应当如此。在这一点上 ,人不论智愚贵贱 ,都应求真求实、谦虚谨慎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保持一种良好的学风 ,开展平等的学术讨论 ,由“下学”开始 ,走实践路线 ,走群众路线 ,集思广益 ,然后才有可能渐至“上达”———获得真才实学 ,掌握科学的精髓 ,维护知识的尊严。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维护历史知识的尊严 ,维护历史教育的尊严 ,才能给历史教育创造一个育养科学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 ,也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历史教育日臻“活生生” ,进而更好地从根本上落实江泽民主席的指示 ,加强对亿万青年...  相似文献   

4.
根据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德育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合理本质与内核。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文章解释了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生活作为德育的本源与基础,在新课程的教材上体现了回归有意义的儿童生活的主题;“做中学”思想说明了“经验”和“活动”在生活化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形成儿童道德品性的重要教育方法;“儿童主体性原则”确立了德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儿童主动性,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文章从杜威的思想联系德育实际探讨了生活德育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学生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个体人格以“和”为美、人际以“和”为美与天人以“和”为美三个层面阐释了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内在意蕴。孔子强调个体人格之“和”是实现天地万物之“和”的根本。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为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论语》为研究资料,对孔子思想中的“义”的具体内涵及其关系、“利”的具体内涵、孔子“义利观”的两个方面及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叙事表现在因事而说的言说方式和“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这二者正是孔子“中庸”方法论的体现。孔子的教育叙事时于今日的教育研究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对个体教育经验的合法地位应予确认;在尊重个体教育经验中把握规律;更加理性地理解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8.
“道隐”思想是孔子根据形势灵活应变的积极处世原则的体现,它所强调的是“儒道”在天下无道之际以“隐”为“行道”、“达道”的手段,具有方法论意义。立足于《论语》文本,探讨孔子对“隐”的态度及“隐”的诠释,才可正确解读孔子“道隐”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高校德育教学中。本文试从“以人为本”与德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德育教学目的性与方法论的协调一致、“以人为本”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有效结合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深入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孔子“温故而知新”是对人认识世界的一种真理性概括,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孔子思想的形成就是他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是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他是通过言说“为师”的具体事实来阐发其认识论的一般。  相似文献   

11.
纽曼大学理念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纽曼是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他认为,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机构,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教学,就是为社会培养良好成员。为此,大学要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向学生传授普遍的完整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探求真理,掌握真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理念,它关注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知识的自主建构是其实质与灵魂。对数学研究性学习概念、目的及本质的错误和片面认识,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对大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作用。地方高校公共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注重知识的铺垫和探究时间的保障,切实搞好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具体教学实践等课前课内工作,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方法论上 ,科学实在论发展的趋势 ,至少表现在五个方面 :在论域背景下的方法论表现为从“知识无错论”发展为“知识可错论” ;在认识过程中表现为从强调客观描述发展为关注主体建构 ;在操作过程中表现为从以事实为出发点发展到以对事实的解释为出发点 ;在真理论意义上表现为从真理符合论发展为多元真理论 ;在论证方式上表现为从具体分析发展为综合论证  相似文献   

14.
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根本在于方法问题,因为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真知,而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才能认识世界达到真知。笛卡尔在他的《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一书中,给我们指明了探求真理的基本方法———直观和演绎,这与传统理性主义单纯逻辑推演构成知识的来源和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福柯的谱系学源于尼采,又有所发展,是其重要的研究方法.谱系学包括两大步骤,即首先追溯事物的出身,其次标出事物的发生.标出事物发生并非寻求普遍规则,而是要寻求构成事物的各个复合要素.这种方法是反形而上学的,表现在历史观上,则是消解线性历史观,质疑传统的理性进步观;表现在知识论上,则是将知识、真理和权力结构放在一起考察.  相似文献   

16.
言文分离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但少有社会学研究方法或是教育社会学角度就这一现象的深度思考。本文从言文分离现象出发,分析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进而对教育中的权力一知识问题展开讨论。笔者指出,深度访谈只是为了深入了解言文一致的世界——西方世界而开发出来的一种调查工具。本为一种地方世界的治学态度或调查技术成为带有世界普遍意义的追求真理的代名词,对这一涉及权力一知识的问题应该有更深刻的知识社会学反思。深度访谈来自音声中心的西方世界,试图在言文分离而且表意优先的汉语世界里扎根,这一扎根现象本身为反思"文化霸权"、"音声帝国主义"等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建立统一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体系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过程 ,数学、物理学统一的关键是智慧观、知识观和方法论的转变以及对知识本身的研究。全息数理以对传统的方法论、知识论和智慧论进行深入反思为基础 ,以开启智慧、认识世界的真相为目的 ,更新和拓展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 ;根据知识与知识所反映的对象、知识与知识载体、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把繁杂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体系整合为科学的、统一的全息数理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彻底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途经。  相似文献   

18.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must enable adjustment to new conditions. Yet such research is often conducted within familiar conceptualisations of teaching, of learning and of mathematic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express ourselves in new ways if we are to change our practices successfully, and potential changes can be understood in many alternative, sometimes conflicting, ways. The paper argues that our entrapment in specific pedagogic form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the styles of teaching that go with them can constrain students’ engagement with processes of cultural renewal and changes in the ways in which mathematics may be framed for new purposes, but there are some mathematical truths that survive the changing circumstances that require us to update our understanding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ubject. In meeting this challenge, Radford encountered a difficulty in framing notions of mathematical objectivity and truth commensurate with a cultural–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llowing Badiou,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between objectivity, which is seen necessarily as a product of culturally generated knowledge, and truth, as glimpsed beyond the on-going attempt to fit a new language that never finally settles. Through this route, it is shown how Badiou’s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and truth enables us to conjure more futuristic conception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深度学习是以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学习。但知识论证不充足、知识点状分布、绝对真理知识观等表层知识教学已偏离了学习的本质及价值,产生了知识教学阻滞深度学习的困局。教学推理是教师根据已知教学条件及个体情境认知,确定问题并生成教学策略的连续性思维活动。它克服了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式,为促进深度学习提供可能逻辑。其中,学科知识逻辑能促进学习触及知识的意义世界,学生经验逻辑能促进学习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实践自为逻辑能促进学习关联自我的生活世界。最后,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推理策略应着力于以"批判与交融"为取向的教学理解,形成以"联结与转化"为纽带的教学逻辑,开展以"假设与证据"为核心的课堂论证教学,创设以"推断与评估"为特质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20.
这里主要阐述在中国人学习英语中,汉语的基本地位。因此,中国人学习英语必须以自己的母语——汉语为基础才能入门,进入真正的英语学习。首先,中国人的认知能力是学好英语的认识基础,因为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遍性;其次,汉语语音,即汉语拼音,既是学习英语语音的切入点,又是记忆、掌握英单词的法宝;再次,汉语语法是学习、掌握英语语法的重要因素;最后,汉语词汇,毫无疑问是初学阶段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