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时常常出现情境不真实、任务不合理等问题,没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教师可通过社会热点导入、创设真实情境以达成教学目标、拓展重难点备战中考、利用思维导图授人以渔、捕捉学生兴趣强化交际等方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相似文献   

2.
蓝花 《广西教育》2010,(31):48-48
文章有三品,即品词、品句、品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些要求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品读课文。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随文识字是一种适合低年级孩子学习心理和年龄层次的好方法。我们的识字课,就要充分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随文识字主张,巧妙地把识字、阅读、说话三者结合起来,在达到"四会"目标(会读、会写、会理解、会运用)  相似文献   

4.
要想学好英语,高考取得好成绩,词汇是必过的一关,采取有效方法记忆高中课本词汇,就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词汇量的丰富程度。学生在词汇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单词记不住,记住了容易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怎样激发并保持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单词背诵的准备工作,怎样快速记忆单词,怎样持久巩固单词,怎样学以致用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学生们度过单词关有所帮助,也为一线英语教师的单词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要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而有效的词语教学对整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能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词语教学行之有效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见解。一、理解词语,从"乐"中"说"来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中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以达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抓住中心句及重点词句展开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一、整体感知,提高能力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它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掌握起来也极其困难,对所学课文也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悖于语文  相似文献   

9.
正斯霞老师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语文教学整体视野的观照下,"随课文分散识字"形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张,即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把识字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利于在分散中巩固,又利于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近50年的实践检验中,"随课文分散识字"一直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识字教学乃至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充分借鉴和运用的一种流派。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往讲读课文中的识字教学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先集中识字,然后讲读课文,最后复习巩固;另一种是随课文分散识字。从教学实践看,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种,先集中识字,字的音、形、义一下子全部解决,孤立识字效果不太好。后一种教法基本上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样一个原则,能做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但电有其弊端:不利于学生在脑中形成对课文完整的印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零碎、散乱。例如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白兔与小灰兔》这一  相似文献   

11.
斯霞老师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语文教学整体视野的观照下,随课文分散识字形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张,即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把识字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利于在分散中巩固,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长期以来总以"导入——识字——讲读课文——写字"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此一来,使得识字教学与课文学习脱节,使生字脱离了课文这一语言环境,变成了孤立、枯燥的符号。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父亲和鸟》这一课中,我尝试运用了"随文识字"的识字教学方法,感受到了"随文识字"之妙。一、预习课文,读通生字;自主识字,猜测字义《父亲和鸟》这一课的识字目标是认识"蒙、喃、味、浓、腾、猎、黎"等7个生字。为实现识字目标,实施教学时采取的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低年级讲读课文中,我曾经用两种方法教学生字。一种是先集中识字,即:每学习一篇课文,范读或自读课文之后,马上教学全课的生字,音、形、义集中在一起解决,然后讲读课文。这种方法的弊端:一是脱离语言环境识字,不利于确切理解字义;二是音、形、又同时解决,难点集中,效果差。另一种是随课文分散识字。这种方法虽然能做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但不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课文完整的印象,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熏陶有不利影响。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很据这一要求,我努力改进课文中识字教学的方…  相似文献   

14.
<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S版新教材识字教学中突出了"多认少写"的原则。我在深刻理解教材"在具体情境中,在多样活动中识字"理念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摸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提高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一、分散与集中相结合1.分散识字就是随文识字。以课文为生字的载体,利用课文情境识字。如:在教学《小熊和小鹿》一课时,将课文的生字编成一个小故事:"美丽的森林中有户人家,奶奶和蔼可亲,爸爸长得结实,妈妈心地善良,  相似文献   

15.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寓识字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艺术氛围中,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北师大版教材教学过程中,我经过一阶段的实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收获:一、内外互动,在语言环境中识字1.课堂是学生识字实践的主场地。可以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随文识字,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识字,落实识字要求。通过一阶段的实验、探索、总结,形成了以下的课堂识字教学模式:①激趣导入,范读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课文。②自读课文,自主识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6.
庄怡清 《陕西教育》2005,(12):36-37
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新教材中的识字教学的设计较以往单一的识字更偏重于学生兴趣识字、教会学生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教材引势利导,延伸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一、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无意识识字在第一册的识字教学中,教材中告诉了学生多种识字的渠道:看人体识汉字、在大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在家里识字、读对联识字等。学习完这些课文后,我先让学生按课文中提示的渠道去发现所认识到的新汉字,接着让学生补充课文:我在哪里,还认识了哪些字,我是怎样认识的。除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要遵循识字与写字相结合;识字与课文讲读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的原则。教给学生识记方法:象形识字、归类识字、联想识字、谜语识字、加减识字及多媒体识字等,不断强化识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二年级是识字高峰期,是培养识字能力的重要阶段。第三册课本要求识字380个,有归类识字和随课文分散识字两种形式。随课文识字要贯彻大纲精神,体现识字“四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习惯。这里谈一下我对《北京》一课的识字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集中识字实验到一九七九年七月,已经完成了一年的教学任务。继教完景山学校第一册识字课本之后,又教了第二册,总识字量达到一千三百五十余个。与此同时还教了第二册的二十六篇课文,读了一些课外读物,进行了写作的基础训练。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集中识字教学采取先识字后读书的措施,不仅是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事,也是为了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质量。先识字后读书(郾先识一批字再读一批课文,再识一批字再读一批课文),决不是光识字不读书。恰恰是既识字又读书。不仅读书多了,并且写作训练也提前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的识字课《小书包》是一篇新增课文。课文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这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课文。教学这篇课文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通过猜谜、字理、编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识字,理解汉字特点;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逐步养成他们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