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们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在新课程改革的科学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常常有类似“我们这儿条件太差,书上的东西这儿根本没有,这课到底怎么上?”“这个教材只适合城市,不适合我们农村”的抱怨。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们的抱怨值得深思。我想这至少说明这样几个问题:一、教师培训还没有跟上,培训的力度还不够;  相似文献   

2.
不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既是更新和完善语文教学理念的需求.又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二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程资源更受教师的关注。与城市相比.农村中学教学条件差、师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农村中学应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笔者对南宫市的三所农村中学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3.
陈广平 《时代教育》2007,(9Z):99-99
工作中常听到有教师抱怨:“我们苦口婆心、严格要求,我们起早摸黑、勤勤恳恳,还不都是为了学生好?可为什么学生还要跟老师顶牛,甚至跟老师对着干呢?”是的,可以说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都是充满爱心的,但这种爱心能够被学生接受理解的并不太多。可见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爱还需要正确表达,以使学生乐于接受。那么教师应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呢?  相似文献   

4.
我们有教科书.为什么还要提出课程资源的问题呢?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概念:凡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从资源概念中的“凡是”和“一切”.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资源的广泛。但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课程改革实验区。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位?如何用教育教学实践去验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新课改条件下,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这些问题要求中学政治教师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应对。  相似文献   

6.
吴旭 《生物学教学》2006,31(4):63-65
在高考选择题的评卷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的抱怨“这题怎么又做错了?!”为什么学生会一错再错呢?这与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不无关系。学生应该如何面对错误呢?本文通过对历年高考选择题解答失误原因的分析,提示错误之所在,剖析错误之缘由,从中探寻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以避免在同一问题上“跌倒第二次。”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是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的深刻变革。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它缺乏着一种创新意识,在深化教育的今天,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了。在实施新型教育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们将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所以对过去的常规的课程进行深刻的变革的新课程出现了。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面对这次教学改革的洗礼走进新课程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蜕变在过程中完成,超越在碰撞中诞生。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新课程改革,如何认识新课程改革,以更好地实践新的历史教育课程呢?  相似文献   

9.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气象,也给我国课程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新的队伍。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针的贯彻,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而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教师们均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都有着迫切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那么教师素质及教师课程适应能力的含义是什么?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有效提高自我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呢?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然而,笔在与教师、学生及家长们的座谈中经常能够听到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抱怨。笔认为,大家是怀着期望新课程顺利实施的良好愿望提出自己的见解的,但是有些指责却是存在问题的。为此,笔从课程改革的系统的角度,针对有关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为大家清晰地认识新课程改革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一些帮助或线索。  相似文献   

11.
胡继飞 《广东教育》2002,(10):43-43
“做中学”和科学探究是世界各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这次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真正地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教师要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下面的设计试图为初中生物学教学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一、对“伤熊”事件的探究(一)背景提示2002年2月23日,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被一个大学生泼硫酸导致重伤,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生物学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物学教育不能缺少对所有“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关怀———无论是人,还…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改革。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培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真正的“换血”。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巨大转变。那么,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他们碰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他们又是怎样融合教师的集体智慧稳步推进新课改的呢?本期选辑一则宜宾市第一中学的校本教研活动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听的技能诸惠芳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抱怨他们的学生越来越不会听课。不仅中国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抱怨,国外的教师也常常批评儿童不好好听课。世界上许多教育家都表达了他们对学生的听的技能的忧虑,他们觉得儿童的听能正在稳步下降。这样的抱怨是否有道理呢?我...  相似文献   

14.
方珍 《小学生》2010,(7):31-32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听到教师这样抱怨:“学生素质太差,教不会。”“这么简单的题,做了这么多遍,还做错。”……其实,存学习过稃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不仅有用,而且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存存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提出之后,它也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对教师的一项重要素养要求,如何帮助学校教师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当前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大家在理解和使用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基本上还停留在“顾名思义”的层面。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是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在新课程中要提出这个概念?应该如何理解才能更好地分析和指导教学活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还很少有认真的分析。概念的意义存在于叙述当中,而如何叙述的背后则是一套理念。事实上,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课程资源的不同理解折射出不同的课程理念,但既然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那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就应该以一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来叙述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每次考试后集中阅卷,都会听到很多老师的抱怨:“这个知识点,我已经讲了四五遍了,学生怎么还是不会做啊?”“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这么简单的题都要答错,没指望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频繁的抱怨引发了我的思考:讲了很多遍的知识或者是感觉很简单的内容出现在考试中,为什么学生仍会出错呢?除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之外,我们历史教师有没有责任?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后来偶尔读到关于“孩子怎么教”的一段对话,大有茅塞顿开之感,并对我们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有了一些启发。相关对话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学习的特点之一是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对教学设施及器材都十分短缺的农村中学来说,将是十分严峻的问题。农村中学的化学新课程到底如何实施?我们是抱怨课程资源缺乏,无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 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曾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今天我们再次将其拿出来,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呢?还有没有讨论的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历史学、历史教育学的发展,中学历史研究者对构成历史课诸要素、历史学习目标、教学形式的认识都已发生极大变化;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教师关注的重点也由绝对的教材权威移向“用教材教”,由绝对的教师权威移向“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做中学”和科学探究是世界各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这次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真正地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教师要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下面的设计试图为初中生物学教学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一、给受伤熊的一封公开信(一)背景提示2002年2月23日,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被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硫酸导致重伤,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生物学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物学教育不能缺少对所有“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关怀———无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