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兰雅(John Fryer)1861年自英来华,1868年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专事译书,在馆凡廿八年,勤于笔耕,译书甚丰。为使西学广行中国,他又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上海格致书院、自编《格致汇编》。拙文《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从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入手,透视其传播西学的贡献和影响,本文拟就《格致汇编》的宗旨、内容及反响作一探讨,旨在更准确把握傅兰雅寓华传播西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戈公振先生曾指出:“中西文化融合之机大启,开千古未有之创局,追本溯源,为双方灌输之先导者,谁欤?则外人所发行之书报是已。”在戈先生所指的这些书报之中,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创办的《格致汇编》(Chiaese Scientific Magazine)可以说是对向中国介绍西方科学技术作出重要贡献的早期教会报纸,也是我国近代史上较早出现的一份综合性科学杂志。在《格致汇编》之前,京都施医院在北京编辑了一份《中西闻见录》,杂录各国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中国最早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得到创立并维持数年,而且在传播西学上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包括创立背景、期刊宗旨、经费支持、期刊稿源、栏目设置、插图印刷、稿件润饰、发行销售等,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格致汇编》在当时向国人广泛普及科技知识,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引进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傅兰雅一生致力于西学教育和传播,本文探析了他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推广格致"、"广布西学于中国"是他教育思想的立足点和中心内容。他通过创办学校,构设了近代教育制度;通过编辑教科书、出版科技期刊来推广西学;通过引进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丰富了近代中国的办学模式。傅兰雅对中国自古以来狭隘的封建教育体制所作的改革尝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首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中关于日本科技报道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文献考证与分析,研究发现《格致汇编》中关于日本的科技报道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科技的吸收与蚕业管理经营两大方面,生动描述了日本近代科技改革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格致汇编》这一科技期刊的传播方式,凸显出邻国日本科技改革的成功,再现了其所反映的日本早期科技改革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刘群 《人民教育》2012,(5):15-19
1874年,上海外滩。在晚清重臣李鸿章支持下,化学家徐寿、数学家华蘅芳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麦华陀、学者傅兰雅等人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命名为"格致书院"。其时,西风东渐,枪炮挟  相似文献   

7.
重新整理《格致新报》传播的天文学和地理学知识,为研究19世纪末中国科学传播史提供新的文献线索。研究结果给出了: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知识篇目共68篇,占全部期刊946篇的7.1%,其中以日心地动说、新行星的发现、经纬度测量等较为先进,同时对潮汐的成因及北极探险亦作出详细介绍。结论认为《格致新报》中天地之学内容的传播,虽然比较零散,但对中国民众的科学启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继续教育》2007,21(10):64-64
《继续教育》杂志(月刊)创办于1987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继续教育领域发行范围广泛、发行量大、具有主流影响力和较大知名度的全国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教育科学类排名前列期刊。  相似文献   

9.
《继续教育》2007,(5):64-64
《继续教育》杂志(月刊)创办于1987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继续教育领域发行范围广泛、发行量大、具有主流影响力和较大知名度的全国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教育科学类排名前列期刊。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2007,(4):64-64
《继续教育》杂志(月刊)创办于1987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日前国内继续教育领域发行范围广泛、发行量大、具有主流影响力和较大知名度的全国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教育科学类排名前列期刊。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性期刊具有延续科学生命,孵化科技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准确使用科技术语,是强化学术性期刊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沙漠化"和"沙化"等名词术语使用不当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出台后,在期刊界尤其是高校学报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围绕《办法》的出台背景、实施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高校学报改革路径等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及时对诸多观点梳理评析,有利于统一认识,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决策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是美国的泰罗,其标志性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该书出版后很快引起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注意,茅以升等首先选修了科学管理课程,以穆藕初、杨杏佛为代表的中国留学生还及时把这一先进的管理思想传播到中国:1.191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穆藕初翻译的以《工厂适用的学理学的管理法》为书名、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部科学管理理论译著。2.在穆藕初译完《科学管理原理》尚未出版之际,1915年11月杨杏佛在《科学》(由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创办)第一卷第11期发表了《人事之效率》论文,题目即源自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1918年杨杏佛获得MBA学位回国后,就在当年《科学》11月号以“本期要目”头条地位推出了《科学的管理法在中国之应用》一文。3.林和成、张廷金、杨端六、王抚洲等留学生也先后出版了一批介绍科学管理思想的著作。4.留学生还在1930年6月成立了以留学生孔祥熙为理事长的“中国工商管理协会”,即“中国科学管理学会”,编印“科学管理”丛刊,创办《工商管理月刊》,开办工商管理补习学校,成立科学管理服务部等。5.留美心理学博士何清儒等发起成立“中国人事管理学会”,开展人才培训、方法试验等。6.留学生们还通过创办或经营德大纱厂、商务印书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金城银行、东亚公司与永利碱厂等近代民族资本比较集中的纺织、面粉、烟草、火柴、航运等实业,运用和完善科学管理思想,改革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尤需肯定的是留学生们在传播科学管理思想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一套,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本企业的情况,把科学管理思想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行科学管理,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国人学习国外先进科技与管理思想积累了经验,促进了中国企业管理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范铁权的《近代中国的科学社团研究》以中国科学社团在近代的发展变迁为研究对象,展开多维度的研究,梳理了诸社团在中国科学体制化建构中成败得失的规律,运用多种史料和理论探寻了社团研究路径。整部书无论是宏观立意、微观布局,还是观点阐述、论据论证都特别考究,特别是这部著作以大量可信史料以及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引证规范,注释详备,既使诸者融洽其间、相得益彰,又实现了史料学与方法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创刊于1915年的《观象丛报》是我国最早的气象学期刊.《观象丛报》刊发与西方气象学有关论文一百余篇,内容涉及气象学史、虹、晕、光环、大气、风、云、雷、电、雨、雪、雹以及气象教育等各个方面.《观象丛报》对传播和普及气象学知识,促进我国近代气象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学报编辑出版的科学性,编辑应当研究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应该具备学科综合意识;应该借鉴自然科学学术刊物的办刊理念经验。学报的数字化与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报评价理论是增强学报编辑出版科学性的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而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则是大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首次以国内本科院校为评价对象,从“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出发,以分类评价为原则,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的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发布了“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两个报告,对我国科研竞争力评价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来的,是我国社会发展到关键时期的要求.是总结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结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决定了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一切工作、也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把科学发展的认识真正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必须做到目标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科学、评价科学。如此,才能培养出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