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预付费制消费方式是时下流行的一种消费方式,其基本模式是,消费者按照约定先行付款给经营者,然后消费者分次享受经营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此种模式下,经营者一般会给予消费者高折扣或者高优惠,经营者通过预收资金往往也会获得好处,可以说,预付费式消费卡是一种双赢的消费方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营中,预付费式消费卡领域却问题丛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预付费制消费卡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预付费制消费卡领域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以促进预付费制消费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物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国内消费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预付费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涉及到多个服务领域,在给消费者提供了较大便利和优惠的同时,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预付费消费也引发了一系列风险,而这些风险较大程度上损害着消费者的权益。本文结合我国消费市场的实际状况,通过汲取和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致力于权利内化、道德论、立法论及其解释论四方面为有效防范预付费消费风险制定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飞 《教育革新》2008,(6):62-63
随着传统与时尚流行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不断变化,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意义的不断变化,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对产品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要想在市场营销中取得成功,单纯依靠产品自身的优异性是不够的。商品包装设计的目的是吸引消费  相似文献   

4.
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流行是对消费市场、消费者行为影响最突出、最直接的一种消费现象,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特点和社会行为倾向.消费流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了消费者的诸多消费心理,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服装流行的三个典型变化、发展阶段的分析,论证了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始终是促成消费流行的根本原因;消费流行的发展趋势必将造成对其自身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重视消费者福利,做好扩大消费的顶层设计.为此,要适应人口、经济、社会、技术等结构变化的需要,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政府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职能,健全促进消费的法律法规与司法体系,从而构建有效的消费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修媛 《考试周刊》2010,(17):234-235
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使大众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趋低消费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日趋严格.高性价比的产品成为消费者不二选的宠儿。所以产品无论外观、功能、价格都需符合消费市场对产品的高性价比的要求.才能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消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日益重要。与此同时,西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涌进中国,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女儿、妻子、母亲等不同角色,这就决定了她们必然成为消费者中的主力军。本文主要是对当今社会女性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消费异化现象展开探讨,并且分析了当今社会中国女性消费异化现象的成因、危害及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国人购买力不断加强、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奢侈品品牌以井喷的势头涌现出来。由于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国民财富不断膨胀、都市生活比过去更加丰富、时尚杂志和电影的作用以及传统奢侈品消费或将走向低迷,新奢侈品赢得了当代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在国人购买力不断加强、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奢侈品品牌以井喷的势头涌现出来。由于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国民财富不断膨胀、都市生活比过去更加丰富、时尚杂志和电影的作用以及传统奢侈品消费或将走向低迷,新奢侈品赢得了当代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信息沟通方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信息沟通不畅,一部分社会成员独享信息优势的局面,给社会带来公平、公正的开端;网络营销阶段,消费者已取得了消费主权,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企业的营销活动也需要有新思想、新观念,对于传统的营销理论要发展,营销理论要“破旧立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应运而生。但由于国内对预付式消费的法律制度缺位、诚信机制不健全、企业自我约束较差等原因,预付式消费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问题。从法律上看,预付式消费双方形成了预付式消费合同的法律关系,本文将从预付式消费合同的含义、性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明确对于预付式消费合同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规制预付式消费合同。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中不再出现“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报表项目。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财务处理”中也没有“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会计科目。对此。本文在分析了现在对短期跨期摊提费用的三种不同账务处理观点后,提出对企业的短期中期摊提费用应以是否涉及企业的成本核算为分类标准进行账务处理,并将其账户余额列示在“存货”项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国内与市场经济体制极其不符的供暖包费制的供暖体制现状和国外热量表的昂贵价格,自行开发设计了一款低功耗、高抗干扰性、高保密性和高精度的一体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暖气的计量和预付费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西方零售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零售模式及它们的配送结构在多渠道销售环境下的发展,库存相关成本和消费者购买偏好对零售模式及配送结构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成熟,出现了一种新型零售模式:展示厅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传统零售和纯网络零售的优势,但推广尚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支付方式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移动支付的支付流程更加便捷,能够缓解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支付时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因此移动支付可增加居民消费。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移动支付和可支配收入能够显著增加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受到短期冲击后,能够较快地回归长期均衡状态;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移动支付变动和生存型消费变动互为因果关系,移动支付变动只能单向引起发展型消费的变动。因此,可以从提高移动支付普及率、鼓励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发挥移动支付对于消费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右文"政策的引导,使宋代的读书人大量增加.巨大的需求量使墨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不仅消费者的身份多样化,而且墨的消费呈现出面广、量大、费用多的特点.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宋代墨的价格差异悬殊,这与产品质量、供求关系及消费偏好有关.而与消费密切相关的生产,则呈现出产区化、品牌化、传承化的特点.同时,墨的销售方法也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辅助学习工具费用是学生在校期间,因学习需要而购买辅助性学习用品所支出的费用,是高校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开支。笔者对高校学生(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的辅助学习工具费用支出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误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科学的节俭意识;在高校开设消费道德教育和消费心理教育课程;重视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指导大学生解决实际消费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高校学生应学会合理消费,做到俭而有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积极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父母应为子女的消费把关;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应予以正面引导等。  相似文献   

18.
A continuing goal for the State of Florida is to allow parents, grandparents, other relatives, and organizations to purchase tuition in advance, appliable toward any public university of community college in the State of Florida, and to guarantee a child's college tuition when they are ready for college. The program also provides for prepaid dormitory expense as an adiitional option for those purchasing a four year university pla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this program as a pre-need service.  相似文献   

19.
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消费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作为消费的重要模式,网络消费也日益流行起来。然而,低管束、高风险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网络消费的进一步发展。侵犯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日渐增加,网络消费者的权益急需法律的保护,因此,通过了解我国网络消费的特点,分析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困境并找出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从而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消费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消费态度评测与转变的模型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消费态度与消费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为基础,介绍了比较消费态度相对高低的一种常见的模型以及据此设计转变消费态度的有效营销策略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