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剖宫产术--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方式。方法: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观察组)148例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98例术中、术后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降低。结论:该术式符合解剖生理特点,简化了手术步骤,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剖宫产术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梗阻性分娩的及时诊断及处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1996.1~1998.9在我院因梗阻性分娩而行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第一产程中活跃期的处理原则,进一步阐述对于梗阻性分娩及早诊断的必要性。结果 梗阻性分娩者,宫缩乏力的比例明显增加,产程各期时间均明显延长,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减慢,各产程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宫颈口开全后方决定剖宫产手术者29.4%。羊水污染30.1%,新生儿窒息11.0%。结论 梗阻性分娩是进入产程后,导致剖宫产手术的重要原因、如能在活跃期宫颈口扩张5cm之前明确诊断,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6例CS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误诊为宫内孕行人工流产或引产.术中发生大量阴道出血,复查超声明确诊断.该5例患者经宫颈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有效,术后辅助药物MTX治疗.1例治疗前诊为CSP用MTX治疗后B超下吸宫,未发生大出血.6例患者均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有剖宫产史者再次妊娠时早期必须超声检查并特别注意CSP.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无条件行UAE时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必要时经宫颈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已成为目前处理各种难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本院自1996年1月至今随机抽取横切口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各50例比较,旨在比较彼此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收集近5年来在我院产科发生及由下级医院转来的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2例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坏死、感染、部分裂开20例,合并胎盘胎膜残留1例,合并产后子宫收缩乏力1例,其中15例切口裂开位于子宫切口角部,5例位于子宫切口中央,1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保守治疗5例.22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重在预防,应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羊膜镜检查观察妊娠晚期宫腔内羊水颜色,确定有无胎粪排出,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窘迫,给予及时处理。方法:本组对200例高危妊娠行羊膜镜检查,结合胎儿监护,B超监测,综合评价胎儿宫内安危。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擦净宫颈粘液,动作轻柔,防止出血。检查时注意无阴道炎,无宫颈过度后屈,颈口须开大1厘米以上,颈口无出血,无前置胎盘者。本组对过期妊娠50例,妊高征20例,胎儿宫内窘迫41例,胎盘异常42例,头盆不称48例,潜伏期延长20例,可疑胎膜早破5例,胎盘早剥1例,死胎3例,分别进行了羊膜镜检。自然分娩102人,胎吸48人,剖宫产术50人,羊膜镜检与分娩后核对羊水情况符合率为97.5%。羊膜镜检Ⅰ度产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羊膜镜检Ⅱ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0%,Ⅲ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81.82%,Ⅳ度100%发生新生儿窒息。结论:羊膜镜监测是妊娠末期及监产时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剖宫产率,协助诊断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死胎的一种有效方法。羊膜镜检的同时,以胎心监护及B超互相参考,综合分析,可避免假阳性反应。所以,在产程中,重复使用羊膜镜检、胎心监护、B超监测互相配合,达到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损伤输尿管的原因、诊断、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响水县人民医院自2007-01-2010-12子宫下段剖宫产损伤输尿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结果 3例患者1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1例在膀胱镜下输尿管置管3个月,1例经输尿管内置管1个月,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熟悉盆腔解剖,严格规范操作是预防输尿管损伤的关键.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下腹横切口子宫分切术与传统下腹横弧形切口子宫全切术。方法将有子宫全切指征的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下腹部两骼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钝性分高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不缝合腹膜,肠线连续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使用:传统腹壁横切口(Pfannenstiel)。结果改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碘伏纱布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近10年来我院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采用宫腔碘伏纱布填塞治疗的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出血病人中,成功24例,总有效率96%,失败1例,为胎盘早剥所致子宫胎盘卒中引起凝血机制障碍行子宫全切除术。所有病人预后良好,未发生宫腔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术后给予2%催产素维持静脉点滴,24h去除纱布。结论:宫腔填塞碘伏纱布是一种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效果好见效快,安全可靠的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大出血的方法。成功率高,既控制了出血,又保留了子宫,避免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的优越性。方法:120例患子宫良性病变行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子宫良性病变腹部纵切口传统式子宫切除术120例对照。结果: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切口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较传统式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2%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0例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随机分成两组,R组(0.2%罗哌卡因)和B组(0.15%布比卡因),每组100例.用针刺法测量感觉阻滞平面;记录术中BP、HR及SpO2的变化;评估术中麻醉质量;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的麻醉质量均良好,感觉阻滞平面和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R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0.2%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围产医学发展 ,剖宫产适应症扩大 ,加强剖宫产术术中护理 ,能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现将我院剖宫产术术中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 0 0 1.1~ 2 0 0 2 .12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 112 0例 ,年龄在 2 1~ 4 0岁 ,平均年龄为 2 8岁。初产妇 96例 ,经产妇 4 2例 ;足月产 95例 ,过期产 10例 ,早产 5例 ;双脑胎 4例 ;低体重儿 6例 ,巨大儿 12例 ;羊水污染Ⅱ度 16例 ,Ⅲ度 18例 ;新生儿Apgar评分 0~ 3分 5例 ,4~ 7分 16例 ;8~ 10分 98例。均行硬膜外持续阻滞麻醉 …  相似文献   

13.
经腹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用的术式 ,我院在新式剖宫产即以色列剖宫产术的基础上 ,改良应用于子宫全切术 ,使手术简便、快捷、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 999~ 2 0 0 3年期间共收治2 1 89例需行子宫全切病例 ,其中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更年期功血、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等 ,有子宫全切的指征 ;年龄 2 2~ 69岁 ,平均 45.6岁。随机选择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全切术 2 0 0例为观察组 ,并随机选择同期传统式纵切口子宫全切术 2 0 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从年龄、手术指征、子宫大小及合并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用量的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足月子宫下段剖宫产孕妇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刻子宫肌注缩宫素10 U,同时将10 U的缩宫素加入250 m L 0.9%氯化钠液体中静滴。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缩宫素20 U,同时将20 U的缩宫素加入250 m L 0.9%氯化钠液体中静脉滴入。观察组用药后5 min、15 min血压、心率等波动情况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心率波动水平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后立即给予小剂量子宫肌注缩宫素,然后小剂量静滴缩宫素维持宫缩。血流动力学稳定,产后出血无明显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少,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循证评价头位难产中徒手旋转胎头的应用.方法:当宫颈口开大4~10cm,胎头位置S≥-1对右(左)枕横位,右(左)枕后位分别顺(逆)时针旋转胎头45°(90°).结果:徒手旋转胎头成功率高达83.33%,与对照组比较,缩短产程4.30h,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根据随机对照组试验的结果,有证据表明,头位难产中,徒手旋转胎头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关健词]头位难产;徒手旋转胎头;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优点.方法:运用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102例.结果:手术时间10-40分钟,95例手术切口2-3 cm结论: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切口浅、损伤小、暴露好,延长方便,术后切口疼痛轻微,恢复快,可作为常规切口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剖宫产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的变化,为临床上准确及时采取镇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100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患者,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患者安静,咳嗽和活动时切口疼痛及其恶心、镇静程度,分别在术前、术毕、术后第4、8、12h及此后每12h调查一次,直至术后第144h.结果术后疼痛高峰期在安静时为术后4~24h(VAS值=5.16±0.35),咳动时为术后4~36h(VAS值=6.25±0.56)分别与各自术后整个过程VAS均值(2.13±0.56、3.45±0.2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种状况疼痛高峰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咳动时高峰期显著延长.术前宫缩痛(VAS值<4)与(VAS值≥4)两类患者的术后安静时疼痛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咳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与焦虑、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术后肠功能恢复呈负相关.结论术后4~36h为剖宫产术后疼痛的高峰期,尤其术前宫缩痛VAS<4的患者,在术后更引起注意,并可及时采取合理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八、前置胎盘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位,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可分为四种: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完全盖住子宫颈内口。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盖住部分子宫颈内口。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年间易引起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宫腔填塞术的实施使产后出血率降低至4.6%.无一例切除子宫.结论:宫腔填塞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51例手术治疗的子宫肉瘤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随访进行统计,了解其预后有关的因素,为提高子宫肉瘤的诊治水平提供临床资料.[HTH]方法:对1998年4月-2005年11月之间我院手术的51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等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51例病例中术前共确诊21例,其中MMMT确诊9例,术前确诊率较高,(P<0.05).各组织学类型间的术前诊刮确诊率无差别(P>0.05).51例子宫肉瘤患者I期28例(55.0%)、II期9例(17.6%)、III期10例(196%)、IV期4例(7.8%),各个组织学类型在各个手术病理分期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率为90.6%(48/53).3年生存率为74.5%,5年生存率为35.3%.结论:子宫肉瘤发病年龄跨度大,术前确诊率较低,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化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总的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