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伴随着网络群体事件的频发,当前网络民粹主义呈现出对抗精英阶层、批判体制和组织机构、民族主义情绪躁动等表现形式,具有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特征,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社会内因、文化内因、心理动因、技术四个维度深入探究网络群体事件中民粹主义兴起的成因,能为更好地认识与应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提供有益的思考路径,从而规避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背景。网络民粹主义对国家政治、文化、社会安全造成严峻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从"民""粹""民粹关系"以及"网络"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缘起于民粹主义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以及网络舆论力量的异军突起。目前,这一研究主要涉及网络民粹主义兴起原因与条件、内涵与特征、传播与社会影响以及消解与引导。未来,关涉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应更注重于研究内容的深入和细化、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视角的丰富。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进程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过程,但并非全民受益的过程,极易在社会上产生“弱势群体”或“底层民众”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思潮,其中民粹主义就是典型代表。作为民粹主义与网络技术衍化的产物,网络民粹主义表现出的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等行为,破坏现有民主秩序、颠覆传统与法治权威等,进而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纷扰。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标本兼治,在维护社会公正与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消除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博等新型传播媒介的涌现,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途径更加广泛,影响日益扩大。在技术、传媒与政治的勾连过程中,网络政治参与下的民粹主义日渐升温。网络政治参与下的民粹主义具有非理性、平民化、极端化、反权威等特点,给政府治理提出了新挑战。要从经济、政治、制度、教育等方面着手研究和解决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提升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粹主义在网络时代的流变,网络民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影响。主要表现为:弱化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扰乱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正确认知、导致大学生言行的非理性表达。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的负向影响,需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体四个层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7.
伴随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而衍化的网络民粹主义在大学生中进入了大规模蔓延阶段。高校应深入剖析和研究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特征,引导当代大学生:达成价值共识,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搭建疏导平台,畅通大学生诉求渠道;构建监管机制,引导大学生理性认知,从而最大程度消解当代大学生网络民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一文中,胡绳先生着重考证了毛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通过考证他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不但没有丝毫染上民粹主义思想,而且是坚决反对民粹主义的。胡绳的考证驳斥了那些鼓吹毛泽东具有民粹主义思想的观点,有力地支持了改革开放,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挪开了理论上的一块绊脚石。  相似文献   

9.
林红 《教学与研究》2023,(10):117-126
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的长期活跃,为观察民粹主义如何影响国家治理提供了最佳视角。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民粹主义政党大量涌现,并在经济和文化的分歧线上形成左右分野,各自追求着在议会或政府中的政治目标。欧洲民粹主义的政党经验极具反差性,一方面,政党因擅长议题政治、认同政治和激情政治而表现出极强的选举与动员能力,另一方面,因无法凝聚社会共识、难以兑现选举承诺和困于单一议题而无法展现可信的领导与治理能力。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真正上台执政的机会甚少,但是对国家治理影响深远,尤其反映在国家治理的再政治化、对抗思维盛行以及追求短期政治效应等方面。当前,民粹主义已成为对国家治理有独特影响的新变量,如何与民粹主义共存是欧洲主流政党正在面对的新考验。  相似文献   

10.
米勒将学界通常认定的欧美左翼民粹排除在民粹主义之外,为新兴的右翼保守派量身定做了民粹主义标签,而新兴的右翼保守派恰是主流(左翼)民粹的对立面,这使米勒的定义充满了混乱.他通过排除法否定了学界通常认定的若干民粹主义的标准特征,力图找到判定民粹主义的统一的和独一的标准,但他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的高度窄化了的民粹主义定义仍然是与其他政治思潮交叉的,而他对这个定义的经验证明则是脱靶的和混乱的.他对左翼民粹的同情和支持说明他本人正是一个民粹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民粹主义的群众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俄国民粹主义指农民,西方民粹主义指各个平民阶层,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民粹主义割裂了精英和群众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辩证看待二者关系;民粹主义强调群众人数上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强调群众创造财富和改造社会的作用;民粹主义对待群众是机会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在...  相似文献   

12.
民粹主义在网络中的嬗变是当前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予以重视的重大课题。转型期的社会躁动、网络信息碎片化和大学生自身理论储备不足等因素相互交织致使民粹主义思潮在网络的演变过程中发生嬗变,造成大学生思维方式极端化、行为方式虚拟化和生活方式从众化。为此,有必要按网络思想意识发展的规律,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搭建理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以相关法制建设、政策设计和道德规范三大举措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方式;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以校园亚文化圈为核心的精神缓冲带,充分发挥高校意识形态的"防火墙"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粹主义是时代产物,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应该深入到它的时代中去。启蒙思想、现实品格共同奠定俄国民粹主义的哲学倾向,俄国民粹主义者振聋发聩地喊出"到民间去"的政治口号,积极地评价这一历史思潮的背后应注意区分俄国民粹主义的两种区分及其相互演化的历史过程。只有深刻地对其哲学基础做出详实的判断,才能更清楚地表明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繁荣,网络舆情日益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网络群体中的从众现象、去个性化现象、群体极化现象、民粹主义倾向在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群体现象的存在,网络舆情对人民参政议政、社会舆论监督、政府管理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民粹主义与巴金早期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源于俄国 ,它与无政府主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时代的误读 ,巴金在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同时 ,也深受民粹主义的感染。民粹主义在巴金早期的作品中留有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民粹主义像幽灵一样,无时无刻不徘徊在网络空间,以特殊传播逻辑在网络空间中动员。它宣扬大多数正义,以"人数多"代替"大多数";突出强弱对立,以谣言建构情景;悲情渲染,以煽情博取同情。这种传播逻辑进一步决定了它的传播模式——如病毒扩散式传播。面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和冲击,我们不仅要在宏观上着力解决社会根源问题,还要在微观上提升网络主动传播能力。此外,要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7.
民粹主义思潮从2016年由少数国家蔓延到现在欧美的诸多国家,成为当今席卷欧美的国际性政治现象。是全球政治经济困境导致民粹主义,还是民粹主义导致全球政治经济困境?本文在对欧美民粹主义产生原因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解读其影响,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民主的“阴影”,民粹主义多被视为一种带有负面色彩的现象。既有研究多将这种负面色彩归纳为非理性、非法等,但其仅能够涵盖民粹主义的部分面向,无法揭示民粹主义道德品性等层面的问题。文章借助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进一步阐释民粹主义负面色彩。“德性”基于整体善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优秀成果的品质。德性可作为区分政体优劣的重要标准。在规范层面,民主推崇一种德性的政治,遵从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如节制、大度、公正与友爱,以及理论智慧与政治审慎。而民粹主义背离了德性,表现出欲求无度、狭隘排他、偏私伪装、对立斗争,以及理论智慧缺乏与政治审慎背离等特征。民粹主义背离德性,最终导致共同体价值侵蚀与民主秩序紊乱等困境,应当重新审视德性对民主运行的规范功能,促进民主制度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民粹主义政治浪潮在欧洲各国发展迅猛,但民粹主义政党却极少能够在中央政府层面获得完整执政权,其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国家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抵制民粹主义的社会氛围;民粹主义政党因所奉行的意识形态的特点而经常发生分裂;民粹主义政党相互之间无法结成稳固的政治联盟;部分民粹主义政党因不能坚持自己的主要立场而无法持续获得选民的支持;某些国家的选举制度限制了民粹主义政党的发展;某些国家的传统主流政党接受了民粹主义政党的一些主张,争取到民粹主义政党支持者的支持;部分民粹主义政党的言行过于极端化。  相似文献   

20.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应以近代中国具体历史语境为基础、以更加宽广的视阈辩证认识.民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它是一部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的桥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资源.民粹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幽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需要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