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时代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的探索实践,此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启新征程,要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网上正面宣传与加强国际传播相统一、技术预警与应急处置相统一、构建网络强国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相统一、底线思维与斗争精神相统一,以更好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特征表现为目标化、符号化、图像化;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间的矛盾张力表现为话语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并存、话语传播场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话语传播内容的一元性与多元性并存、话语传播速度的时效性与滞后性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优化路径,要通过构建多元有序的网络协同治理格局,健全意识形态网络场域传播的安全防控机制,以内容生产为保障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加强政府的意识形态网络治理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背景。网络民粹主义对国家政治、文化、社会安全造成严峻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从"民""粹""民粹关系"以及"网络"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文化消费主义植入网络空间,生成了网络文化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被异化了的消费,网络文化消费主义主要表征为"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网络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庸俗化,"拟态环境渲染"引致网络文化消费产品符号化、虚幻化,"技术驱动传播"致使网络文化消费话语扩散化、隐性化以及"资本逻辑宰制"引发网络文化消费精神娱乐化、畸形化.其实质是本...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多元文化传播,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性影响社会主流思潮对社会群体价值观的引领,特别是青年学生受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大。增强网络空间社会意识形态凝聚力有助于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塑造文化共同体,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思政教育要加强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识,理清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逻辑生成关系,认清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明确网络空间社会意识形态的引领价值,促进青年学生在行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与拓展,同时与传统民粹主义又有区别。网络民粹主义的成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网络民粹主义的成因,有利于我们采取正确措施应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伴随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而衍化的网络民粹主义在大学生中进入了大规模蔓延阶段。高校应深入剖析和研究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特征,引导当代大学生:达成价值共识,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搭建疏导平台,畅通大学生诉求渠道;构建监管机制,引导大学生理性认知,从而最大程度消解当代大学生网络民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缘起于民粹主义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以及网络舆论力量的异军突起。目前,这一研究主要涉及网络民粹主义兴起原因与条件、内涵与特征、传播与社会影响以及消解与引导。未来,关涉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应更注重于研究内容的深入和细化、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视角的丰富。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媒介的兴起和普及,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呈现新趋势,即传播对象的青少年化、传播的碎片化和隐蔽性,以及传播的持续化和弱辨析性。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新趋势使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为此,既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唯物史观教育,又要与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正面交锋,强化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校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结构出发,从传播过程、传播体制和传播环境结构出发探索新时代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路径。新时代下维护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应构建完善的领导机制,推进安全管理体制制度建设,提高信息价值质量,提升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的质素与能力,以应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回应新时代对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沟通表达方式、生活休闲方式等都越来越带有明显的网络痕迹。要做好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认真思考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在大学生关注的议程主题引导上、在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上、在健康和谐网络氛围的营造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准确把握好网络传播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里切实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网络安全、信息主权已成为国家安全议程的重要议题。在维护网络安全过程中,存在绝对安全、相对安全与合作安全三种不同的逻辑。绝对安全逻辑主导了美国的网络空间战略,而中美网络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安全困境与战略互疑。因此,增信释疑、加强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的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应积极建构防御性网络空间战略,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避免深陷网络军备竞赛,增加网络国防透明度,努力与美国建立一定程度的网络安全互信,共同合作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犯罪、建构网络空间行为规则从而维护国家信息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行为失范与空间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失范这一社会学概念引入对网络传播行为的分析,探讨网络空间失范的原因,提出通过构建网络空间伦理来制约网络失范行为并提出网络空间伦理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形成巨大的信息分布、传输和使用空间,著作权保护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网络空间中调整著作权人、公众和传播者的著作权法律关系。视频聚合APP依托深层次链接技术,将视频版权方网站的视频内容呈现给用户,在其高度实现"整合"功能的同时,以上三者的利益也出现了失衡。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空间的著作权法如何在互联网传播模式下平衡社会公众、著作权人、网络传播者之间的利益,以保护著作权、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使公众充分享受公共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明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领域,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网络社会后的进步状态及其积极成果。大学生是网络空间的重要参与主体,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高质量网络文明的建构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高校网络文明的建构要清晰把握主体、客体、环体、载体和治理共同体等构成要素的功能,在实践中坚持网络文明问题导向的发生逻辑,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坚持系统联动的方法逻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虚拟空间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场域.互联网视域下,红色文化能够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并且净化网络"黑灰"地带.然红色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传播面临着多重困境,主要表现为:部分年轻化的网络主体阻滞红色基因的传承、碎片化的网络信息解构红色历史的真实性、单维度的网络平台束缚红色经典的宣传和自由式的网络生态淡化红色精神的重要性等.因此,推动红色文化的网络化传播需要组织专业化队伍、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融媒体联动宣传、以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平台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策源地,网络让传播变得迅捷,给文化创新带来了更丰富的形式,与此同时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如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普遍传播的内容出现了荒诞改写、低俗创造、错误导向等现象表征,并产生了消解公民群体社会责任感、销蚀社会整体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等新型传播媒介的涌现,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途径更加广泛,影响日益扩大。在技术、传媒与政治的勾连过程中,网络政治参与下的民粹主义日渐升温。网络政治参与下的民粹主义具有非理性、平民化、极端化、反权威等特点,给政府治理提出了新挑战。要从经济、政治、制度、教育等方面着手研究和解决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提升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网络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多元化复杂信息和西方异质性意识形态的侵染,致使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空前加剧。因此,必须在政治传播层面理直气壮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全面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指导;在文化抉择层面寻求文明基因的道义支持和价值支撑,厚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在场域空间维度加强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优化网络空间监测体系的舆情控导。从而与时俱进地勾勒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三维向度,切实有效地维护我国网络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网络学习空间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学应用服务形式。基于网络空间开发应用模式,提出了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原则与目标定位,阐述了网络学习空间的6个功能要素及其逻辑结构,分析了基于个性化网络空间学习应用的几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