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3月8日凌晨2时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消息传到国内后,各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专题报道,继而展开实时直播。当时我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工作,除了不断从最新动态中感受到国内媒体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深切关注外,也发现令人惋惜的情况:不少重要资讯当天相继被证明是不实消息。这其中包括“新华社报道称发现失联客机信号”①、“人民日报记者称越南海军确认飞机坠落”②等等。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令全球瞩目。事件发生后,有优先调查权的马来西亚政府召开多次新闻发布会通报飞机搜索情况,然而这些消息却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因为缺少官方的说法和可靠的新闻源,各家媒体为了抢占"新闻的第一落点"和"定义新闻事件",纷纷原创发布或转载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使得信息传播陷入极度混乱。对于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失实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6)
<正>3月8日,是令亿万人揪心的一天,一架载着239人的波音777客机,于子夜时分离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6000公里之外的北京,却在茫茫夜色中失联于温润的南海上空。截至笔者发稿前止(3月16日),这家客机仍然不知所踪。马航客机失联这一重大事件,也是对新闻媒体采写报道的严峻考验。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天里,这一事件拷问出了国内媒体许多薄弱。  相似文献   

4.
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新闻都贴上了“据CNN”、“据路透社”等“据”字标签。《21世纪经济报道》是国内少数被受众“点赞”的媒体之一,本文选取今年3月11日至4月21日期间该报刊登的117篇报道,探究其从“新闻搬运工”到“新闻钻探工”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流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中,频频被国人质疑只会转发、煽情,而无实质上的信息,与国外媒体的逼问马来西亚政府获取重要信息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将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一个月内的中外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在搜集信息的专业程度、访问专家的方式、新闻报道的侧重点、社交媒体信息利用及新闻真实性把关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和距离。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去联络。失联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事件牵动人心。围绕着有关马航失联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产生了很多新问题与争议。其中,有的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传统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特殊发酵,也有一些话题是马航失联这一事件所特有的政治、地理、技术环境所带来的。这些问题与争议,注定都将成为中外新闻传  相似文献   

7.
王蕾 《新闻世界》2014,(6):293-294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航班与吉隆坡雪邦空中管制区失去联系。相对国外媒体,国内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的表现,有诸多值得思考之处,国内媒体对于如何报道空难等灾难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3月8日,在马航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焦急等待消息的乘客家属被上百名记者长枪短炮、大小话筒“围攻”,一些家属情绪几近失控。此后的报道进程中,一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在情绪把握中有失客观理性。3月以来的马航370客机失联事件,再度引发关于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发生的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多月时间。围绕这一客机失联的原因及其数百名乘客的最终去向,海内外媒体作了大量报道,个中真相至今迷雾重重,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经历这一特殊新闻事件,如何呼唤新媒体时代的专家型记者,媒体怎样把握科学原则以准确报道此类突发事件,本刊约请业界人士做一分析、探讨,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0.
马航MH370客机3月8日起“失联”,至今已经一个多月。关于马航失联客机的报道,包括网络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1.
舆情本身是社会民众利益诉求的表现,高效的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否则极易导致矛盾的深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极大挑战。以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客机失联事件舆情为例,从事件背景、媒体关注、舆情传播、民众诉求、事件评析等方面对马航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通过分析,从提高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加强舆情管理的人才体系建设、积极创建舆情的全生命周期应对管理机制、强化媒介行业自律和监管,以及建立舆情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舆情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航客机MH370"失联"消息爆出后,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点集中于此。传媒媒体在此次事件报道中表现出很强的调查能力,帮助公众接近真相;新兴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我国媒体的表现颇受微词,但从某个角度分析,传统媒体应该将其作为改革的新起点,重构未来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战时舆论管控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左右战争态势,甚至成败。本文从马来西亚应对马航MH370客机失联报道舆论管控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出了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搞好战时舆论管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所有人都觉得3月15日就像一个分水岭,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对全世界承认了失踪MH370客机“客机的系统被人为关闭”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以为转机来了。马来西亚政府的组织协调工作也做了很大努力的改进。可是,3天后,一切调查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相似文献   

15.
正3月8日,在马航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焦急等待消息的乘客家属被上百名记者长枪短炮、大小话筒"围攻",一些家属情绪几近失控。此后的报道进程中,一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在情绪把握中有失客观理性。3月以来的马航370客机失联事件,再度引发关于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反思。近年来,各种灾难新闻报道日益增多,媒体人  相似文献   

16.
正手机接收终端、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形态或介质的兴起,除了发明者和制造商外,更在于公众对于它们的普遍使用,并始终伴随着看不见的心理活动,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些心理因素相互联系,推动着同时亦制约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的波音777-200客机失联事件,引起中国公众的高度关注,事件发生至3月24日的十余天里,乘客与飞机的下落仍不能确证。伴随事件发生,各种渠道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潮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一直高喊“媒体融合”、“数字化转型”的口号,然而,真正在媒体融合方面扎实推进、做出成绩的并不多。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中,当国内媒体习惯性地走煽情路线时,以CNN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却以大数据、人机互动、可视化传播等技术,占据了事件报道的中心舞台。  相似文献   

18.
王辉 《青年记者》2015,(5):30-31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发生后,全球媒体广泛关注,各类报道信息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但这无法掩饰部分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这一事件给所有的新闻媒体敲响了警钟。面对重大事件,媒体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在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的重大事件中,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在报道新闻和发布信息的同时,应该注意考虑是否符合新闻伦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拥有人文关怀,同时肩负起新闻媒体应该  相似文献   

19.
在揪心和不安中等待许多天后,我们才知道,实际上,飞机失联不到48小时,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已得出了MH370飞往南北走廊的最初推测;飞机失联后4天,马来西亚政府已收到了关于MH370方位调查的初步分析报告。而直到第7天,所有搜救队伍在越南领海徒劳地搜了一周后,马来西亚政府才宣布了这一切。以至于此次马来西亚总理“第一时间”宣布的“飞机坠毁南印度洋”消息时,引来的却是一片质疑和更大的不满。  相似文献   

20.
王普 《新闻实践》2005,(2):12-1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发生当日, 《羊城晚报》就抢发了第一条消息,在全国纸质媒介中抢得头筹。在接下来的多天里,该报均拿出大幅版面报道灾情最新情况以及救援最新进展。 从去年12月30日起至今年1月16日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先后派出多批记者远赴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等灾区最前线,发回众多优秀报道,成为国内地方媒体最早派出记者赴国外采访重大灾害的新闻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