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职CBE教育模式本土化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CBE教育模式主要内涵及CBE教育模式本土化对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分析了CBE教育模式本土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CBE教育本土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CBE是指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论,也是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和流行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倍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本文认为,CBE模式十分符合EMBA教育特点,在我国EMBA教育中,借鉴CBE模式,更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熟练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医学检验技能的基础。对比CBE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探讨了CBE模式下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CBE模式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CBE(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的英文缩写。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主要用于对当时技术工人的再培训,以便使他们迅速掌握枪弹等武器制造的技术与技能,二战后一度衰退。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新行为主义教育流派的兴起,为适应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加拿大等国的创造加工,CBE 又得以复兴,并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职教模式而流行于北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CBE 职教模式自9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对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相继开展了这项教改试验,有的进展良好,也有的不太理想。虽说CBE 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职教模式,但若借鉴不当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能否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汲取 CBE 模式之精华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近期对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实地考察,笔者认为 CBE 模式有以下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知网(CNKI)1993-2020年期间CBE模式相关研究文献540篇作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对发文趋势、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动态和热点,结果显示:学者对CBE模式的研究经历了研究热度缓慢上升的三个时期;该类研究多集中在对CBE理论内涵和该模式在高职和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应用之中;近年来开始逐渐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校企合作领域进行探索。另外,根据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尝试对未来CBE模式的相关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汪洋  肖晗予 《文教资料》2010,(7):112-113
CBE模式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体系,在北关发达国家较为流行。这种职业教育体系十分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并根据岗位工作能力的需求而开发课程。在我国,改变职业学校的传统办学模式显得紧迫和重要.CBE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均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CBE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文章从CBE模式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现状和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在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文化塑造、校企合作模式和评价反馈系统构建等方面培养职业能力突出的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CBE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CBE”模式的主要内涵及其本土化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积极影响,分析了“CBE”模式本土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CBE”模式本土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CBE”模式的主要内涵及其本土化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积极影响,分析了“CBE”模式本土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CBE”模式本土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CBE是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使用的一种基于能力的教育模式,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在我国一些职业学校中相继得到研究和应用。本文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如何应用CBE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从线性到非线性--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入手,反思课程开发背后的研究范式,探讨科学的研究范式转变之后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即从线性课程开发到非线课程开发。本文还将这种创新运用到高职课程开发之中,提出后现代课程观下的非线性高职课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课程政策评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政策评价研究是课程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政策的审查、执行、完善以及课程政策资源的配置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政策评价的CIPP模式、过程模式、整体分析模式及回应模式等四种模式可以为我国课程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职课程整合视阈: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化课程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实质就是课程与项目的双向整合,即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课程项目化是把课程转化成项目来学习,需要经历工作任务分析—课程门类确定—教学设计实施的结构转换,变理论学习过程为项目完成过程。项目课程化,即把项目转化为课程来学习,选择适合教学的项目,项目转化要遵循典型性、覆盖性、可迁移性、递进性、可行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试论职业教育能力课程模式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原有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实践中,形成了学术能力、学术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一般素质、职业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结合、纯职业能力以及整合能力等6种能力课程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形式.当前,整合的能力课程模式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在不懈的探索中,从依附走向了独立。深化了旧有的研究路向,开辟了新兴的研究格局;探讨并构建了课程理论体系,重建了课程概念,拓展了课程研究范畴;密切了与课程实践的关系;集中探索了课程现代化、课程改革、课程形态、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实验等问题,取得了课程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将在自我批判和检讨中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技术是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要素,高技能人才岗位职业能力是以技术来呈现的,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典型技术为主线,专业课程门类划分以典型技术为边界,专业课程序化以技术的发展为顺序,课程内部结构以"任务引领型"为主要形式,课程内容选择以覆盖课程目标指向的技术领域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三种形态及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呈现三种形态: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树状形态表现为一维线型模式、二维平面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板块形态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球体形态主要为球体模式论.三种形态各具特色,且各有自己的支持理论,都可作为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课程文化转型及其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整体转型性变革内在地蕴涵着课程文化的转型.课程文化转型是课程文化危机深化的产物,意味着一种课程文化模式向另一种课程文化模式的根本转换,体现出历史制约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断裂性和延续性的统一及整体性与渐进性的统一.课程文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在于课程文化所包含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的矛盾,它是通过课程的自在丈化与自觉文化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而由于课程文化超越性的"先天"不足,提升课程文化自觉成为一个既蕴涵深切理论关怀、又富有强烈实践意图的命题.课程文化自觉既是课程文化转型的深刻基础,是实现转型的动力,又是转型实现的标志,甚至是转型自身.  相似文献   

19.
课程的本质主义症结与“合法性”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论是课程领域难以回避的基础性问题,也是今日课程研究与改革中纷争最为激烈的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本质主义知识论基础在课程理论探究与实践改革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学校课程研究与发展无不遵循本质主义的逻辑、立场与方法,呈现出明显的本质主义品质、特征与发展轨迹,使课程因品质、价值、目标、模式和功能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性扭曲与缺失而面临着严峻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20.
课程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开放和非平衡是课程发展的前提条件;涨落是课程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发展的动力;渐变和突变是课程发展的途径;创新是课程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遵循和运用课程发展的自组织规律,创造条件,把握机遇,正确引导,适时地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