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文心雕龙》(梁·刘勰)是“笼罩群言”、“体大思精”的中国文论巨著。自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的《文心雕龙札记》面世以来,研究“龙学”者甚众:范文澜、杨明照、陆侃如、牟世金、王元化、李曰刚、王更生、铃木虎雄、斯波六郎、户田浩晓、施友忠……名家倍出,不胜枚举。“龙学”已成为“显学”。《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汉文系教授王志彬先生研治“龙学”40年的结晶。它是内蒙古出版的第一部“龙学”著作,也是从文章写作理论角度专门疏解、鉴别《文心雕龙》之新著。《疏鉴》采取“居今探古、见树见林”的态度和方法,综…  相似文献   

2.
正万奇,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内蒙古写作学会会长,昭君文化研究会顾问。李金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编审,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书名"探疑",顾名思义,是研究《文心雕龙》五十篇中的疑点。《文心雕龙》研究中存在一些疑点,故需要"探"。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研究视角,所探之疑是不同的。早期的龙学探疑,如:范文澜的《注》、王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导论为研读创作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导向,上编论写作主体素养,中编论篇章构成,下编论写作技法运用。全书以科学化为旨归,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吸收借鉴了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精华,精细审慎地探索古今文论相契合的内在规律,以指导今天的写作实践,提高写作理论研究的学术品位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与《文赋》和《文心雕龙》,《文笔式》《论体》论风格分类和解释,以及各种文体的风格要求都不一样,并且提出"六失",侧重点有所不同,更符合文体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和艺术辩证法。《定位》论文章谋篇布局,和《文心雕龙》也有不同。《定位》论文章体制大小更为具体,论及句式长短与声之缓促的关系,把章句安排和"势"结合起来考虑。这反映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其思路在更方便地指导实际创作。《论体》和《定位》都带有创作指导性质,反映诗论由理论向实用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学者介绍     
万奇,男 ,汉族 ,1964年 1月出生于内蒙古满洲里市。 1984年 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写作教研室主任 ;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 ,中国写作学会现代写作学委员会副秘书长 ,内蒙古写作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从教以来 ,万奇教授讲授了不同类型的课程 :写作 (基础课 )、礼仪文书与书信写作 (任选课 )、《文心雕龙》创作论 (限选课 )、文学创作技法论 (硕士研究生课程 )和新闻学概论 (第二学位课程 )。讲授时 ,他能有意识地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  相似文献   

6.
历来研究《文心雕龙》者,对于其所具有的理论体系言人人殊。我们就此问题,从《文心雕龙》总论、《文心雕龙》文体论、《文心雕龙》创作论、《文心雕龙》批评论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与辨析。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创作论"对陆机的批评散见于《体性》《镕裁》《声律》《事类》《隐秀》《总术》6个篇目,共计10次;整理并细评刘勰在"创作论"中品诠陆机的内容,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研究的必要工作,亦是考证陆机创作情况的重要内容。经研究发现:《文心雕龙》"创作论"对陆机性格与其作品风格之关系、用韵、用典等问题,持谨慎的态度进行全面的评价,材料翔实,观点公允,褒贬兼有,体现出一种严谨的文学批评态度,代表古代迄于现在,有关陆机创作问题研究的较高水平;虽然时隔一千多年,确有值得商榷之处,尤其是《总术》篇对《文赋》的批评不尽确当,但对这些具体的意见,我们一方面不应过于苛责古人,另一方面也应对我们以今衡古的眼光,保持必要的谨慎和应有反思。  相似文献   

8.
《文献雕龙》是中国古代比较系统化的博大精深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历来学者们都对其十分重视,过去学者们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论"、"创作论"和"批评论"部分,而"文体论"部分却较少人研究,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文体论"都属无关紧要之作,没有多少理论价值,不值得花力气去探讨。"又说"诔文和碑文(文体论"诔碑篇")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应用文,一般和文学的关系不大",这些说法值得进一步探讨。《文心雕龙·诔碑》中含有很丰富的历史信息,且颇具有文学性和莫大的史料价值,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名家新作     
<正>王志彬,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内蒙古写作学会名誉会长本书着眼于《文心雕龙》的本体性质,把它作为一部面向"童子"和"后生"的文章写作理论著作来解读,重在居今探古,古为今用,汲取其各篇所论之精华,以之指导写作实践,使能执术驭篇,确乎正式,提高各体文章的写作能力。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本书所录《文心雕龙》各篇之原文,均以清乾隆年间黄叔琳辑注本即养素堂本为底本,并对历代校勘和研究、整理成果进行综合比较,辗转互证,献可替否,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0.
在《文心雕龙探索》中,王运熙先生认为"执术驭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的主旨。而在这一问题上,各文论家的观点、争论不一。该文在辨析各文论家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王运熙先生注重从《文心雕龙》指导写作的宗旨出发,《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主要是讲"执术驭篇"的问题,是刘勰以"术"统《文心雕龙》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开设的一节公开课《三人表决器的设计、连接与验证》提出了《电子线路》多元化教学模式:悬疑导入,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探索验证;学生汇报,多元评价;电路拓展,鼓励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王惠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6):69-71,121
通过荆浩、郭熙及韩拙画论中对自然之"真"的探讨,研究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写真"观念的提出、深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落实,阐述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独特写真观的形成过程,剖析其深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的精神实质和对后世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失谐理论又称乖讹-消解理论,是心理学、语言学中主要的幽默理论之一。失谐理论认为幽默是由预期信息和实际结果的差异在认知上产生的不一致感引起的。相声作为一种幽默艺术,是语言幽默的典型代表。相声中常使用语音、语义、逻辑、修辞四种幽默技法来创造“包袱”,产生幽默效果。这四种幽默技法均体现了失谐理论。本文从失谐理论的角度,结合相声作品实例,对四种幽默技法进行分析,探究幽默产生的原理所在,并对相声的创作给出指导。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在当时文化语境中的初衷,是反对"文艺载道"等要求和标准。先锋派所体现出来的核心艺术精神应该是反抗和否定,而文学史对于"先锋"文学的界定则比较混乱。汪曾祺被"先锋"作家们尊为"源头",但二者之间的归宿又迥然不同。广义的"先锋文学"被认为是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当代文学史上的"先锋文学"是针对当时的中国经验而言的,而汪曾祺的小说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它们在产生的当时就产生了文学史的意义。而随着时光推移,它们依然独特,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汪曾祺和受他启发的"先锋"作家们有着真正的区别,这些区别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先锋文学"。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议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程。通过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语言文学(双语)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过程,探讨开设该课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课程实施的具体教学情况、教学成效,并提出如何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Abstract:
Since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Chinese literature,it is suggested that courses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be offered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urse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offered to students majoring in Mongolian and H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lingual) 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discusses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urse,analyzes its teaching practice and effect,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et up courses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对于建国初期的毛泽东来说,"党的官僚化和知识分子的贵族化"是后革命中国的最大焦虑。在毛泽东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理论视野中,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所引起的论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种后革命时代的政治焦虑。一方面,小说以"反官僚主义"的艺术姿态触动了当时人们敏感的政治神经,与毛泽东建国以来"反官僚主义"的思想脉络形成契合。另一方面,王蒙的小说原意对"小资产阶级狂热"也有着自觉的拒斥。这一"革命"的文本招致"反右"批判的命运,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小说的改写、批评生态及"反右扩大化"等诸多历史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考证,认为此书以声音训诂为主要方法以诠释古代汉语虚词系统,全书以声纽系统“七音”划分为十卷,对于一百六十个虚字加以分字编次.通过对“如”、“因”、“以”、“舆”、“终众”、“羌”等条目的考证,认为此书运用声同义近的原则以考察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有许多条目破除了千年训诂的疑惑,具有创造意义.因此,《经传释词》以声音训诂训解虚词,是抓住了解释复杂纷纭的古代汉语虚词系统的正确方法,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虚词著作.此书也存在不少瑕疵,如过分信从声训,误以实词解作虚词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福州大学"紫金模式"下"一院两区"党建工作现状的概述,论述了福州大学"紫金模式"下"一院两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20世纪30年代的内蒙古自治运动和日本对华侵略、准备对苏作战的双重视角考察蒙疆政权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本文认为:蒙疆政权出现的背景是国内民族矛盾激化以及蒙古自治运动的爆发,但是这种内部纷争由于日本关东军这一外部势力的介入而进一步恶化,使得一部分蒙古族势力走向民族分裂的道路。当时的日本军支持德王建立蒙疆政府并不是真心帮助“蒙古独立建国”,而是出于自身的战略目的。德王建立“大蒙古国”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蒙疆政权可以说是一个带有蒙古族色彩,掺杂有国内民族问题,而为日本军部所掌控的亲日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低效益现象,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候语文由此受到很多的批评,吕叔湘对语文“少、慢、差、废”的批评引发人们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自那以后尤其是新课改以前的诸多语文教育改革其实都可以看作是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改革,其旨归都是“有效教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语文教学价值的评价不能囿于“有效”与否,在语文领域,对于“有效教学”理论必须给予批判,加以辨析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