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654年,有一个名叫梅勒的法国赌徒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梅勒和他的一个朋友每人出30个金币进行赌博,规定两人谁先赢满3局谁就得到全部赌注.在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后,梅勒赢了2局,他的朋友赢了1局.这时候,梅勒由于一个紧急事情必须离开,游戏不得不停止.他们该如何分配赌桌上的60个金币的赌注呢?梅勒的朋友认为,既然他接下来赢的机会是梅勒的一半,那么他该拿到梅勒所得的一半,即他拿20个金币,梅勒拿40个金币.然而梅勒争执道:再掷一次骰子,即使他输了,游戏是平局,他最少也能得到全部赌注的一半——30个金币,而如果他赢了,就可拿走全部的60个金币.…  相似文献   

2.
在公元17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贵族公子梅累参加赌博.和朋友掷子决胜负.他们各押赌注32个金币,并约定:如果梅累先掷出三次6点,或赌友先掷出三次4点,那么胜方就赢得所有64枚金币.赌博进行了一会儿,梅累已掷出两次6点,赌友也掷出一次4点,很不巧的是,这时有人来通知梅累,要他马上赶到宫廷陪国王接见外宾,而且不能耽搁.  相似文献   

3.
在公元17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贵族公子梅累参加赌博,和朋友掷子决胜负,他们各押赌注32个金币,并约定:如果梅累先掷出三次6点,或者赌友先掷出三次4点,那么胜方就赢得所有64枚金币,赌博进行了一会儿,梅累已掷出两次6点,赌友也掷出一次4点,很不巧的是,这时有人来通知梅累,要他马上赶到宫廷陪国王接见外宾,而且不能耽搁。  相似文献   

4.
结果都一样     
17世纪的一天,法国一位赌徒梅尔在巴黎广场附近没了赌局,并大声吆喝道:“诸位,这儿有6枚金币,哪位先生愿意拿出6枚金币,我们掷骰子,谁先胜3局,谁就把12枚金币全部拿去。大家快来碰碰运气吧!”  相似文献   

5.
小李和小张在玩一种15点游戏,玩法挺简单:把红桃A、红桃2、…、红桃9这9张扑克牌随便摆存桌子上,两个人轮流拿牌,1次拿1张,谁手中的任意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最先是15,谁就赢了.  相似文献   

6.
六、期望 在概率论的萌芽时期,有一个问题曾对其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即所谓分赌本问题。问题是这样的:甲、乙二人各出同等数目的赌注,比方说1元,然后进行博弈。每一局甲胜和乙胜都有同等概率,即0.5。二人约定:谁先胜满。局(如在5局棋中,a=3),谁就取走全部赌注2元。到某时为止,甲已经胜了b局而乙已胜c局(b、c都比口小),而二人因故要中止博弈,问这2元赌注该如何分才算公平。  相似文献   

7.
在公元17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贵族公子梅累参加赌博,和朋友掷子决胜负.他们各押赌注32个金币,并约定:如果梅累先掷出三次6点,或者赌友先掷出三次4点,那么胜方就赢得所有64枚金币.赌博进行了一会儿,梅累已掷出两次6点,赌友也掷出一次4点,很不巧的是,这时有人来通知梅累,要他马上  相似文献   

8.
法国有个大数学家叫做巴斯卡尔,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赌了半天,A赢4局,B赢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那么,这钱应该怎么分?  相似文献   

9.
游戏与玩具     
猜猜他是谁□李嘉评词曲吴瑕编游戏图1图2图3图4盖楼房□刘建霞目的:练习直线快跑,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准备:易拉罐若干个,地板块若干块。玩法:每组10人,第一至第四、第六至第九人拿易拉罐,第五、第十人拿地板块。游戏开始,各组第一个小朋友将易拉罐放在指...  相似文献   

10.
儿子今年刚刚9岁。最近,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抢数”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甲乙双方玩,从1开始,每次说1个数或者2个数,指定一个大于2的数,谁先抢到谁就赢。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时候,我是他的老师。但没想到的是,这次他竞成了我的“小老师”了。我惊奇着儿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小杰和阿辰打赌.小杰说:“这儿有39粒糖,我们俩轮流拿1粒或2粒,每次不能多拿也不能不拿,谁拿到最后1粒,谁就赢,赢的人可以得到所有的糖.怎么样,你先拿还是我先拿?”阿辰想先拿可以掌握主动权,于是他说:“比就比!我要先拿.”小杰说:“哈哈,这些糖都是我的了!”小杰这么说是吹牛吗? 如果你和同伴试着做一做这个游戏,你会发现想通过先拿来  相似文献   

12.
六、期望 在概率论的萌芽时期,有一个问题曾对其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即所谓分赌本问题.问题是这样的:甲、乙二人各出同等数目的赌注,比方说1元,然后进行博弈.每一局甲胜和乙胜都有同等概率,即0.5.二人约定:谁先胜满a局(如在5局棋中,a=3),谁就取走全部赌注2元.到某时为止,甲已经胜了6局而乙已胜c局(b、c都比a小),而二人因故要中止博弈,问这2元赌注该如何分才算公平.  相似文献   

13.
概率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 ,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介绍概率上六个比较著名的问题 ,供大家了解和理解概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赌徒分金币问题概率论的产生 ,还有段名声不好的故事 .17世纪的一天 ,保罗与著名的赌徒梅尔赌钱 ,每人拿出 6枚金币 ,然后玩骰子 ,约定谁先胜三局谁就得到 12枚金币 .比赛开始后 ,保罗胜了一局 ,梅尔胜了两局 ,这时一件意外的事中断了他们的赌博 .于是 ,他们商量这12枚金币应怎样分配才合理 ?保罗认为 ,根据胜的局数 ,他应得总数的13 ,即 4枚金币 ,梅尔得总数的 23 ,即 8枚金币 ;但精通赌…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小聪和小明到数学老师家去玩. 过了一会儿,老师有事要出去,临走时,他对小聪和小明说:“你们先玩一个游戏吧,我马上就回来,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在桌上放20根火柴,你们俩轮流地拿一根或两根,谁拿到最后一根或两根,谁就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他赢了     
汤姆:约翰尼,你小弟弟好吗? 约翰尼:他生病卧床了。他受了伤。 汤姆:真糟糕,怎么回事儿? 约翰尼:我们做游戏,看谁能把身子探出窗外最远,他赢了。  相似文献   

16.
睿智的庄子给我们留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的定义是“外重内拙”。由于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反而将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糟了。现代医学称之为“医学颤抖”。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是对具有良好的数学基本功,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数学专门训练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以拓展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数学活动 . 一、培养兴趣,开拓智力 利用数学游戏不失为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我在一次联欢会上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数学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共同数数,从 1数到 30,一次可以数一个数,也可以连续数两个数,谁先数到 30就赢,并且宣布:谁能赢我,不但可以得到一份奖品,同时还罚我出一个节目 .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但前三个同学都…  相似文献   

18.
概率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对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介绍 概率上六个比较著名的问题,供大家了解和 理解概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赌徒分金币问题 概率论的产生,还有段名声不好的故事. 17世纪的一天,保罗与著名的赌徒梅尔赌 钱,每人拿出6枚金币,然后玩骰子,约定谁 先胜三局谁就得到12枚金币.比赛开始后, 保罗胜了一局,梅尔胜了两局,这时一件意外 的事中断了他们的赌博.于是,他们商量这 12枚金币应怎样分配才合理? 保罗认为,根据胜的局数,他应得总数的 1 3,即4枚金币,梅尔得总数的23,即8枚金 币;但精通赌博的梅…  相似文献   

19.
星期天,聪聪和动脑筋爷爷一块玩智力游戏。动脑筋爷爷对聪聪说:“今天咱们来玩取火柴棒游戏。这里有两堆火柴棒,一堆10根,一堆12根。两人轮流从任意一堆中取一根或二根,但每次不准一根不拿,也不准从两堆中一起拿,谁拿到最后一根或二根,谁为胜。”聪聪一听就来劲了:“我先拿。”结果输了。他不服输,又试了好几次,无论他先拿后拿,都输了。怎么回事呢?他缠着动脑筋爷爷,非要问个究竟。动脑筋爷爷说:“这是一种有趣的数学问题,要想取胜就要动脑筋,用智慧。如果你先取,就先在多的一堆中取2根,然后对方在哪一堆中取几根,…  相似文献   

20.
消失的故乡     
先讲个笑话:一人号啕大哭,问究竟,答:把钱借给一个朋友,谁知他拿去整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