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彩霞 《新闻窗》2005,(5):36-36
社会新闻已成为媒体吸引受众“眼球”、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但是,认真审视当今传媒所热衷的社会新闻,就会发现,在“度”的把握上,一些媒体进入了误区: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口味,一味地媚俗,从而丧失了应有的品格和立场。那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之一的电视台,该不该报道社会新闻?要守住阵地,把握导向,同时赢得受众,突破口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给娱乐文化报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氛围:一方面,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人民群众对娱乐信息的需求日增;另一方面,日益丰富的社会娱乐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报道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众传媒的娱乐新闻报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表面的繁荣不能掩盖背后的问题。一些媒体充斥着八卦新闻、低俗新闻、虚假新闻,一味地强调吸引受众“[球”,已经使一些媒体的娱乐新闻成为社会诟病的对象。其实,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娱乐报道完全可以成为一道靓丽明快、赏心悦目的文化景观。它所蕴涵的娱乐元素和新闻价值能够给人带来乐趣和美感,能够给人知识和启迪,令人从中获得教益。事实上,业界已经认识到目前娱乐新闻的问题所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在为读者提供健康而又轻松活泼的娱乐新闻报道、满足受众多元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凭借对娱乐新闻报道的深度开掘主动引导受众进入更高的文化娱乐生活层次,既坚持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公信力得到加强,自身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读图时代的大潮中,主流媒体图片一直处在社会的主导地位,拥有较多受众人群。主流媒体在选择与使用新闻图片时需要树立围绕中心,把握政策走势,服务大局,发挥主流媒体宣传党的中心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导向作用,也是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另外主流媒体要保持和增强社会新闻的权威性,在社会新闻图片报道中,必须真实、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始终保持公信力。最后主流媒体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与运用方面要杜绝"泡沫图片",提升新闻图片"阅读率"。  相似文献   

4.
“社会新闻”指的是题材上有别于时政和经济新闻、内容大多来源于普通民众生活、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普遍警示意义的新闻。由于社会新闻和老百姓最接近,所以老百姓爱看、爱听、爱读,新闻媒体对此也愈来愈重视。但是,从近年来一些媒体所编发的社会新闻来看,在选择标准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那么,社会新闻的选择应注重哪些标准呢?笔者以为;以下三点必须把握:一、有大局意识,弘扬社会的主旋律。从社会新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歌颂我国传统美德的报道,一类是批评性、案例性的报道。前一类新闻应是我们选择的主流,通过宣传体现新思想,新道…  相似文献   

5.
张信国 《新闻界》2006,(2):65-66
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不少城市党报开始增加社会新闻的报道数量。但是,社会新闻是一把双刃剑,在依靠大量软新闻拉近大众传媒与广大受众的距离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新闻报道低俗化等负面效应。所以,一些富有远见的城市党报在重视和增加社会新闻报道的同时,自觉地树立了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流意识,以此巩固其社会主流媒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媒体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正在不断受到冲击。如何重视主题策划,尤其是重视策划的"衍生效应",从而赢得关注、赢得市场,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这需要策划人员有统揽全局的眼光、敏锐把握问题的嗅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和担当;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衍生"新的创意、不断给报道注入新的能量;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受众体验,让受众在参与报道的过程中,从而"衍生"出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广大受众所关心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报道已成为媒体间争取受众的首选。但在报道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诸如对新闻事件的把握不够、切入不妥。笔者认为传媒在报道重大新闻时应遵循合理的方式,有效地引导舆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新闻发言人以及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独家新闻越来越此相同新闻话题的报道竞争越演越烈;而且新闻资源的独享越来越困难。同题竞争已经成为媒体赢得受众、赢得市场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传播形式、创新传播思维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旭 《记者摇篮》2012,(12):58-59
社会新闻,亦即是从内容上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因其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等为报道对象,报道视角具有独特性,由于社会新闻坚持百姓视点,关注百姓生活,为百姓排忧解难,而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和喜爱,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公信力和号召力也不断得到加强。近年来,由于媒体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提高收视率,扩大市场份额,一些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多元化媒体并重的今天,受众习惯于各类娱乐、新闻、时事等形式。甚至一些受众热衷于"八卦",并形成趋势。如当前流行的一句话"且行且珍惜",或某一线影歌星结婚、离婚,在微信上点击率超高,也就有一些媒体迎合而上。但笔者做了二十多年的地市级党报记者,却略有不同的感觉。笔者认为,受众希望主流媒体能对某些报道做深层次的分析,以帮助他们对事物获得深层次的理性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叙述表象。无论是对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11.
2015年的"两会"报道发生了明显的系统性变化,融合新闻成为媒体运作的主流和内容形式的主体。随着融合新闻平台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融合报道技术对受众互动体验的刷新,以及融合报道样态对时政报道范式的变革,中国时政新闻进入了"新常态"。  相似文献   

12.
刘斌 《青年记者》2016,(9):20-21
当前,媒体间的资源竞争、受众竞争、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新媒体、新技术快速改变着传播渠道和互动方式,社交媒体形成的舆论场对主流媒体舆论场带来不同程度的消解,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面对这些新挑战,很多媒体和媒体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也对媒体定位、社会功能、传播导向、发展模式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出现了政治信念不坚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新媒体恐慌等问题和倾向.如果不及时厘清这些模糊认识,有些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有可能导致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不仅会在新媒体的挑战中失掉舆论阵地,还会给党和国家的工作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主题性报道是当前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是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主题性报道往往存在说教味浓、手法单一、缺少冲击力等一系列缺点,这正是漠视受众需求、轻视受众兴趣共同点的结果,自然也就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喉舌"功能,从而影响了新闻舆论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面对新媒体语境中社会、受众、媒介发生的诸多变化,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正在不断受到冲击。如何坚定自信突出重围?如何赢得广泛关注,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作为20 1 5年度重点宣传任务,《行进浙江精彩故事》正在浙江各主流媒体蓬勃展开。相比于前几年大力提倡的"走转改"报道,本次大型主题报道,把落脚点放在报道本身,开宗明义地强调要讲故事,要讲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主流新闻?主流新闻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脉动,成为社会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资讯来源和思想来源的新闻。主流新闻具有导向性、重要性、权威性,讲品位、求精品、重公信等特点。一、党报抓好主流新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我国的各级党报是当地公认的"第一大报"和主流媒体,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凭借与党委和政府的密切关系,党报可以在第一时间拿到反映党和国家立场和观点的新闻,"重大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刻看党报"已成为受众的共识。2、党报的核心读者群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界人士。同时,党报的定位又具有兼容性,将广大人民群众视为自己的紧密读者群,追求更大的受众面。党报这种核心读者群的定位与主流媒体的定位相吻合。3、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历来为受众所关注。那些在读者中曾经引起过巨大影响且至今难以忘怀的报道,几乎都产生在党报。正是党报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树立  相似文献   

16.
一、娱乐报道现状:一边"热火朝天" 一边"沉默寡言" 打开时下大大小小的各家报纸,文化娱乐新闻几乎都占据着显著位置.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文艺创作和日益活跃的大众文娱生活为媒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报道空间;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使人民群众对娱乐信息的需求日增.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为读者提供新鲜、及时、大量的文化娱乐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但是,目前在某些社会关注的娱乐热点报道中,媒体的反应却犹如"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都市类报纸的"热火朝天",-边是主流媒体的"沉默寡言".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主流媒体是传媒业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人们衡量一家媒体或一张报纸是否主流,要看这家媒体是否反映了国家的立场、观点以及是否发布了较多的权威性的信息。主流媒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媒体可以分为主流媒体和大众化媒体。主流媒体是指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媒体,即以质取胜的媒体。而大众化媒体则是指以受众数量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市场价值诉求的媒体,即以量取胜的媒体。很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晚报、都市报就属于大众化的媒体。在美国报纸中,主流媒体只占3%,但它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份额却占全美的30%~40%。办主流媒体可以满足社会上的主流人群,是一种高利润、高回报、具有成长性的媒体模式。谈起主流新闻,人们往往都说时政新闻才算是主流新闻,这是对的,但并不完整。其实,很多社会新闻也是主流新闻。因为,社会新闻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相对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教文体新闻等而存在的,它包括人们的公共生活、经济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以及关注突发性天灾人祸、...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媒体对社会的关注度与受众对舆论的参与度越来越成为各大媒介重大报道视点的突出要素,因此,舆论强势与受众兴趣的最大趋同化也就成为传媒竞争的焦点.这样,加强对广大受众所关心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报道是媒体间争取受众扩充市场容量的首选.但在报道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诸如对新闻事件的把握不够、切入不妥.本文试图换位思考,阐述和分析传媒在报道重大新闻时遵循合理的方式,有效地体现舆论的引导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杨威 《记者摇篮》2012,(7):75-76
民生新闻发展的最近十年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一直是民生新闻不懈追求的目标。主流媒体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同时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另外还着力于报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记录者。基本受众是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国媒体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在一些重大报道上,新闻媒体表现出色,或不畏艰难险阻,深入灾区一线采访报道;或以崇高的使命感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或坚守社会责任赢得人们的尊重;但对于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以及表现,也有一些"新闻败笔",影响了记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