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面切割是两面切割的延伸,本文重点介绍三面切割截交线的投影规律以及与两面切割截交线之间的关系,给出作三面切割截交线时的正确方法和求解这一类问题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平面切割平面体作图分析,概括平面几何体截交线的基本特征,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平面体被平面切割后画截交线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快速作出多个曲面围成区域的简图,手工作图有时候很有必要.手工作曲面围成的立体图的难点是画出曲面的交线.先化简联立方程,结合投影和平行截割法,准确地描出交线.给出了作简图的数学原理和一般步骤.学生作图效果表明这种作图法操作性强,便于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4.
西轴测图的方法很多,有坐标法、叠加法、切割法和特征面法等,但这些方法对面工程截断体和相贯体的轴测图存在着作图烦锁,且必须在投影图中要先把交线求出来后方能作轴测图,不易于掌握,现提出用逆投影法西截断体和相贯体的轴测图,方法简单,作图便利。  相似文献   

5.
辅助平面法求回转体截交线浅谈兰键截交线是工科各类院校必修课“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教材中的主要章节,它为研究切割体及表达形体内形奠下理论基础。由于安排学时不多,进度较快,加之现有不少教材和教法偏重辅助平面法(以下简称辅面法)概念和原理的讲述,笔者在...  相似文献   

6.
图a所示的圆锥面被正垂面P截切,截交线的正面投影重影在P_v上,水平投影为abcde曲线段。学生在作此图的正等测图时,A、C、E等点的轴测图很易作出,但B、D两点即截交线与圆锥面在轴测图中转向线上的交点的作图颇困难。那么,能否直接由多面正投影图得到B、D两点的轴测图呢?如何求出B、D两点的多面正投影图呢? 大家知道圆柱被截平面截切,轴测图中转  相似文献   

7.
利用UG NX软件建立截切体与相贯体以及截交线与相贯线形成与投影作图原理的动态立体演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图学》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讲述了较复杂的切割体立体补缺线问题的分析方法和做法步骤:首先想像切割前的基本体,再采用逐块切割又不去掉切割部分的方法画出切割平面的截交线,利用线面相交原理求找出切割平面之间的相交线,最终完成切割体立体草图的绘制,进而完成较复杂的切割体立体缺线的补画。  相似文献   

9.
鉴于曲面回转体斜截后生成的椭圆交线,不利于作图和应用,提出转化其投影成圆的几何条件,从而为求诸如贯穿点和相贯线等,从方法上提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用正投影法来解决截交线问题时,有时作图较为烦琐.本文介绍了斜投影法的概念及原理,通过改变投影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使投射线从一个利于解题的角度来投射空间物体,使其在投影面上的落影具有重影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投影结果,实现简化作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班级2001级2班课程名称机械制图课题立体表面的点和线课时1学时1、利用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求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3、为绘制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打下基础。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面的积聚性和辅助平面法求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教学方法直观讲授、提问教具模型、挂图、指示棒、粉笔、小黑板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引出:前面学习了己知点的任意两投影,根据投影规律即可求出第三投影。本节课的内容是:已知基本体上已知点的一个投影,怎样求其另外两个投影?(出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图样是人类借以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故有“工程语言”之称。机械制图课对于培养学生具有空间思维能力,掌握“工程语言”是其它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同时,通过制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标准化意识、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学生识图能力培养谈些拙见。 一、透彻分析基本视图,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例如在讲授园柱体视图分析这一部分时,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把它讲透彻,让学生完全能够理解它,知道园柱体图中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线框的空间含义。如果园柱体没学好,那么它将给学习园柱体的截交线带来困难,更不用说学习两个圆柱体相交的相贯线了。由于教师精心地设计了这一节内容,并结合教具,讲解俯视图和主视图,在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之后,再提出侧面投影,并请学生来分析,这样,学生对园柱面转向轮廓线概念的理解就透彻了。接着教师又提出了当把图柱体的轴线位置变为垂直于V面,或W面时,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让学生画出园柱的视图并作分析。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展,并逐步完全掌握了圆柱视图画法和分析,为学生日后有关园柱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析单个截平面截切平面体时产生的截交线边数和顶点数,总结其计算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多截面平面体截交线的边数和顶点数,设置截平面之间的交线数量参数,建立计算模型。通过验证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确定计算模型的适用性,以期辅助解决工程中截切体投影视图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面,所截得的交线叫做圆锥曲线,截面所切人的角度不同,所得交线也不同.这些交线可能是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或两条相交直线.传统的方法教师很难在课堂上精确地画出这些曲线.由于教学的需要,笔经过摸索,找到了利用《几何画板》的轨迹功能在圆锥面上画圆锥曲线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标准件的画法教学过程中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国家标准中标准件的规定画法 ,这一部分内容虽然相对于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方法较为简单 ,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 ,在一般的课堂教学方法讲授下 ,多数学生听课时觉得简单 ,具体作图时却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图形。根据技工学校学生半工半读的特点 ,学习到这一部分内容时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可以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巧讲标准件的画法。例如内螺纹的规定画法 ,重点在使学生掌握大径D与小径D1 之间的比例关系、不通孔深度与螺纹终止线之间的比例关系及钻孔倒角…  相似文献   

16.
受组合体读图的形体分析法启发,提出求解带孔洞立体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分部作图法,将带孔洞立体分为外部形体和内部孔洞两部分,分别求出其截交线或者相贯线,然后再对外部形体和内部孔洞的轮廓线进行整理,并结合4个例子详细介绍了作图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机械制图(非机类)(韩湘主编)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根据2000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非机类)教学大纲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适用于3、4年制非机类专业。全书共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几何作图,正投影法与三视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体,轴测投影,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图样画法,零件图,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简介等。本书配有《机械制图习题集》。土木建筑制图(陆叔华主编)本书是中等…  相似文献   

18.
截交线是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为了正确清楚地表达零件的形状,必须正确地画出相应的截交线。绘制截交线的常用方法是取点法,在取点过程中如何确定其中特殊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四点法"给出了取点绘制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两曲面体相贯,其相贯线的作法比较复杂。一般是根据相贯体的投影关系,用辅助平面法或辅助球面法通过以下步骤完成:①求特殊位置点;②求一般位置点}③判断可见性,通过各点光滑连线。这种作图法在实际绘制中难度较大,尤其是求一般位置点时,作图费时费力.要画许多辅助线,使图纸显得脏而杂乱.影响了图纸的美观整洁.加之作图的误差,往往使作出的相贯线不够光滑。  相似文献   

20.
机械制图是理工科一门基础课、专业课,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应抓住核心.突出重点。核心就是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和三等原则,重点就是点、线、面,截交线、相贯线和视图、剖视图、断面,最终目的是正确画图。作者深入探讨上述重点和难点,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结构紧凑,风格活跃,并有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最后高度概括,将机械制图的精华以“作图步骤和方法”的表现形式一览无余.自己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