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张鹏凯 《湘南学院学报》2021,(1):103-105,115
湘西苗族的神权观念是苗族人民对大自然敬畏的心理延续与演变.随着苗族社会的不断发展,神权观念已融入到苗族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苗族信鬼好巫的习俗是神权观念下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苗族人民的神权观念不同于被赋予了统治阶级权力意志的神权观念,在他们看来,鬼神具有支配人们命运的权力.这种神权观念源于苗族先民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量的...  相似文献   

2.
黔西北苗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是构成黔西北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黔西北苗族服饰除了可以满足保暖功能之外,也是苗族人民审美理想和追求的外在体现,是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谐共处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苗族服饰和古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文化保护被提上了日程。苗族服饰与古歌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二者的流传得益于苗族人民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举行的各种仪式,因此,保护苗族文化最重要的是保护苗族社会中举行的各种仪式。  相似文献   

4.
苗族伦理思想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优良道德传统的民族。苗族伦理思想是指苗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伦理思想在苗族的历史、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始终对苗族人民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种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在今天这个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认真地梳理、归纳、概括和提升苗族伦理思想,对弘扬苗族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苗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互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之一,曾经有过战败被迫迁徙的历史,正因为如此,苗族同胞在长期的艰难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人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苗族这些优良习俗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本文主要对苗族鼓舞的起源、形式、特点和节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苗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物化。  相似文献   

8.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符号系统,作为符号系统的苗族服饰又是一种表现艺术。苗族人民把生命本能自发的色彩感情转化为独到的色彩艺术形式,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从服饰中可以看出苗族人民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9.
贵州苗族服饰审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苗族服饰向来以独具特色著称,其服饰的丰富色彩、瑰丽图案、繁多款式等,折射出苗族的历史文化,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呈现出独有的审美特征,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审美理想的物化显现。  相似文献   

10.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黄平、凯里、台江、施秉、雷山等地,在苗族社会内部,苗族人民对于解决纠纷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黄平县的《汤粑理词》是一例证。  相似文献   

11.
以史志文献对溆浦蛮夷的记载和该县发掘的考古材料、宗教祭祀与丧葬等习俗文化 ,以及对苗族田、吴、向、张、杨等姓的苗语称谓 ,论证了溆浦县地的蛮夷为崇拜盘瓠的五溪蛮的一部分 ,即《风俗通义》所载的那个蛮夷 ,属苗族中的红苗支系  相似文献   

12.
民族族称是具体历史语境的人造物,具有历史表述的叙事内涵。从“苗”、“苗蛮”到“苗种”再到“苗族”,不同历史时期对“苗”的指涉变化是主流文化建构和现代民族国家权力运作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族群地图上的一次政治建构,也反映了民族集团的形成是一次自上而下的由“他者”设计和督导的对权益进行调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侗族、苗族舌运动类型基因频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侗族和苗族的5种舌运动类型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叠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侗族明显高于苗族,而翻舌的显性基因频率苗族明显高于侗族.从总体来说,湖南侗、苗两民族的卷舌、翻舌和尖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差异较显著,而叠舌和三叶舌相对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14.
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苗族服饰中的盘瓠形象结合历史文献以及苗族传说来探寻苗族的盘瓠崇拜意识,可以揭示出苗族盘瓠崇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文山地区苗族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沃建中、孙慧明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对云南文山地区327名苗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苗族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得采用稳定(持久)、可控、整体的归因。男性苗族青少年比女性更容易归因于内部、可控的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苗族青少年更倾向于作出内部、可控归因。与父母亲一块生活的苗族青少年更倾向于作出可控归因。  相似文献   

16.
贵州是我国苗族的重要聚居区,苗族传统岁时节日活动非常丰富,它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那里保存着各类民俗文化、民间宗教、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及历法等文化遗产;它不仅在苗族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作用,而且具有民俗学等人文科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用母语来进行表述的苗族母语文学作品虽然在苗族民间口头文学中十分丰富,但作为用相应文字记录来表达或创作的文本作品起步时间较晚。本文通过对苗族母语文学的发展与变化过程的梳理,从客观上反映了苗族母语文学作为一种主体话语的表达至今还处在一种边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文献对相单程领导的武溪蛮起义、“精夫”与“徒”二词为盘瓠蛮语言的记载、和相单程的出生地为沅陵县清水坪苗族乡莲花池村 ,即为《后汉书》引《荆州记》所载的“上就、武阳二乡 ,唯此盘瓠子孙”地 ,以及相单程及其子裔的相姓改向姓 ,苗语姓仍称为“松” (song)来看 ,可知相单程为盘瓠蛮中的苗族无疑  相似文献   

19.
从迁徙路线和民族称谓、习俗信仰等方面看,武陵地区的巴虫延、苗族、客家与粤东虫延、畲、瑶和客家有着多重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