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欣  高骞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33-33,35
在当今世界各种风力发电技术中,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因具有风能利用率高的特点而逐渐成为风电技术的主流。由于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大,使电力运营商对风力机组的并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即是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本文在分析了现行风电机组并网导则的基础上,首先对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运行状况作理论分析,提出采用Crowbar电路来保护转子励磁电源和发电机本身的方案。然后在MATLAB/Simulink建立的风电场模型中进行仿真以验证其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有效限制电压跌落时转子回路产生的最大电流,保证系统各元件的安全,同时也证明了故障期间风电机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通过分析目前风电场所选用的不同类型风力发电机组,并对不同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进行探讨,指出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及并网对供电系统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3.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世界范围内风电装机容量一直在增加.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加,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介绍风力发电的并网条件及并网特点,不同风力发电机与电网的并入方式;介绍风电并入电网对电网的影响和我国的电网结构及内蒙古地区电网的大概结构.  相似文献   

4.
选择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方法,比较研究不同风力发电机及由不同风机构成的大型风电场在随机风条件下,对系统电压及无功潮流的影响,揭示了恒速恒频、变速恒频风机输入随机风后,无功功率波动的不同性质。采用psat、Bpa仿真软件,分别对简单风电系统及大型并网风电场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大型风电场并网后,随着风速的随机变化,将对系统电压、相邻火电机组无功功率构成随机扰动;分别由恒速恒频和变速恒频风机构成的不同风电场,其对系统电压影响的随机程度不同。结论是进一步研究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的基础,能够为大型风力发电场的规划建设、并网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风电机组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还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动化并网运行的策略进行了探讨,这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随着用户用电需求的增加,电力行业需要对电网运行系统进行优化,选择性能优良的设备,这有助于降低电网出现故障的概率,还有利于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4)
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行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此,在我国电网建设中,更多的使用了风能资源,风能作为新型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的优点,是我国发电首选能源。目前我国电网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对风能的利用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电网风电电量问题上仍需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电网的传统运行模式在风能的利用上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当前我国应该提升电网风电消纳的能力,因此笔者对风电的特性进行简单分析,发现我国电网存在那一消纳高穿透功率并网风电问题,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一些提升电网消纳风电电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力发电技术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发展蓬勃。随着技术不断的成熟,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风电在电网中占的比重也持续升高,大规模风电场和地区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愈发显著。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变流器效率高、容量小、并网功率灵活的优点,成为目前风力发电方向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双馈型风力发电机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深度推进,可续持的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占比越来越大,形成了新形势下的能源结构形式。目前,由于风能的特殊性,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风电在并网条件下可能带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做出分析与讨论,给出建议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推广新能源发电是我国电力事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以风能发电为例,我国很多地区具备良好的风能发电条件,发展风能发电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能够有效减缓区域供电压力,提高能源利用率,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风能发电过程中,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应用范围较广。它不仅具备良好的传动效率,而且故障穿越能力较强,能够与电网直接耦合,性能也十分稳定。基于此,本文对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对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发电方式当中,风电发电的应用率较高,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风力发电的环境相对较差,并且目前的发展尚未完善,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风电安全事故频发,加强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保护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当前的运行现状,并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展开探析,并探讨保障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保护技术,以期促进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推动分布式风能利用的意义出发,分析了世界范围分布式风能利用的发展现状和政策机制,对比讨论了我国分布式风能利用的现状和相关政策,说明了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障碍。重点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分布式风能发展的前景与发展路线图,指出未来将在分布式风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分布式风电场开发、分布式风能利用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互补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研究、高技术研发与创新、示范应用及产业化推广,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分析说明了分布式风能利用技术创新的需求,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的建议。通过技术、政策、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协同创新,推动包括分布式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实施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双馈型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做了简单评述,分别介绍了风力机的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等效电路及相量图、运行特性和控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张磊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220-225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抑制风电力的随机变动性使其趋于稳定态势,并将废弃风力控制在最小限度,研究基于复合发电系统,通过建立风力-光热-水力发电系统的最佳调度模型,并利用富含常驻粒子的粒子群算法优化调度模型参数以求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率调度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风力-光热-水力发电系统能有效地实现风电力顶峰到谷差的稳定化,在确保电力体系处于良好的维稳运行状态基础上,能最大化提高风力发电电力系统的能力,减少水力发电站输出的变动,使整个电力体系的经济效益实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刘海燕  方创琳  蔺雪芹 《资源科学》2008,30(11):1667-1676
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业阶段,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能源短缺,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大力发展风电产业能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和减少环境污染。西北地区是中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风电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目前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正在规划和筹备,风电行业也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已建和在建的风电场23个,总装机容量达到140.09×104kW,预计到2010年末西北地区风电站总数将达到43座,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828.83×104kW,到2020年有望达到3 200×104kW(其中非并网风电约占16%左右),约占全国预计装机容量的30%。西北地区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该地区风电大规模开发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在综述国内外风能资源开发态势和风电开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找出了西北地区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与大规模并网及非并网风电发展目标,以此为指导,规划布局了66个风电场址。根据规划风电场址整合出2个国家级非并网风电与高耗能无碳型产业基地:即北疆非并网风电与高耗能产业基地和甘肃酒泉非并网风电与高耗能产业基地,两个风电产业基地构成了我国西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针对每个产业基地提出了相应的非并网风电产业布局思路,最后针对西北地区风能开发和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蔷 《资源科学》2008,30(6):896-904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也是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与风能产业发展在全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在对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表明,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大,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风能资源与风电产业匹配程度低,风电场建设规模普遍偏小,规划目标偏低,大型风力发电机国产化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的风电产业发展目标,预测到2020年东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120×104kW,将建成辽中南及辽东半岛风电产业基地、吉西白城—松原风电产业基地和黑龙江东部风电产业基地。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提升风能资源开发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加大投入,摸清风能资源家底,制定科学规划,扩大风电装机容量,以多元化投资推动东北地区风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清洁能源,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约束下,近年来,中国风电规模也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风力发电过程虽然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但从产业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在设备制造、运输、安装、运行、废弃等环节也会带来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因此风力发电并不是零排放的能源。本文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了100 MW海上和陆上风电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情况,重点分析了不同功率风机的风电场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分析了一般污染物对于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为1.49 g CO2/kWh,陆上风电场平均排放量3.62 g CO2/kWh,均远远小于传统火力发电,比较而言,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海上风电系统更具优势;②在全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方面,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污染物的排放量要小于陆上风电场,且具有更短的能源回报时间,经济效益更高,对环境更友好;③在全生命周期中,风机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到总温室气体排放的40%以上,同时风机生产所排放的污染物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约占整个生命周期影响的50%以上;④配备更大功率的风机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研究结果可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风电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问题,尤其是面临着各种风险。为更好地保障风电的健康发展,实现能源利用的低碳、清洁、高效,建立风电投资并网的风险评价模型至关重要。鉴于此,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出发,在对传统发电风险管理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的风电风险评估模型,深入讨论风电对能源市场的影响,并进行案例分析,对风电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建 《资源科学》2012,34(1):20-28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电也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构成。我国未来低碳发展将主要取决于低碳电力技术的选择及其推广,其中风电与碳捕集与碳封存(CCS)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都处于发展初期,其未来不确定性较大。本文将基于风电和碳捕集的技术学习曲线,探讨这两类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实现市场竞争所需的)推广时间、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等,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减排量与发展路径相同的前提下,风电技术成本较新建煤粉(PC)电厂碳捕集技术成本略高,后者若考虑了碳运输与碳封存成本在内,其减排成本将更高;另外,考虑了技术学习效应后,风电技术与CCS技术成本较相关研究结果都更低。到2025年风电技术发展将面临电网基础设施的瓶颈,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将很难取得突破;碳捕集技术减排潜力更大,其新增投资主要表现在燃料成本与新增资本投资部分,当前主要工作应加快发展碳捕集示范项目、强化国际学习与合作,降低其不确定性,在2025年实现CCS与风电技术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在论述风电产业价值链结构及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分析风电产业价值链增值系统的动态复杂性,构建风电产业价值链增值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价值链的整体增值趋势,探讨影响风电产业价值增值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灵敏性分析,为我国风电产业转型及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孟思琦  孙仁金  郭风 《资源科学》2021,43(8):1562-1573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研究表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份额的增加对市场化电价有显著的影响。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已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化电价机制,研究德国电价的运作机理有利于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电价机制改革。本文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了不同电价分位数的优序效应,主要分析了风能和太阳能对德国电力市场现货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增加均能带来电价的降低。当考虑以电价中位数的四分位距衡量的电价波动时,对于中等负荷水平,风能发电对平均高峰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太阳能发电;在其他情况下,太阳能发电对平均高峰价格的影响更大。②用电需求水平较低时,风能发电份额的增加会增加电价波动性;用电需求水平较高时,风能发电份额的增加会降低电价的波动性;用电需求水平中等时,太阳能发电降低电力价格的波动性。③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整合的政策应在风能和太阳能之间寻求平衡,即形成合理的太阳能、风能的发电份额组合。本文研究了发展较成熟的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化运行机理,对中国可在生能源市场化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