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两位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一位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的头像,上面写着“××(老师的名字)遗像”4个大字;一位发现教室的墙被涂成了黑色。看来,暴风雨就要降临在这两个教室了!然而,且看两位老师的表现。A教师面带笑容对着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脸环视全班,平静地说:  相似文献   

2.
小熊来了     
目的:练习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准备:小熊头饰一个。玩法: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选一名幼儿扮小熊,戴上头饰,蹲在圆圈中间。老师说:“我们去散步,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全体幼儿按圆圈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边走边拍手。当老师说“小熊来了”时,幼儿马上站立不动,扮小熊的幼儿站起来检查是否都站好不动了,谁没有站好还在动(包括(?)),(?)“吃”的幼儿站到圈外,老师又说:“把这吃人的小熊赶走。”扮小能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个经典的故事:美国教师要孩子画苹果,是提着一篮苹果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发一个,孩子们可以摸、闻,甚至咬上一口,孩子们第一次画出来不像苹果,第二次也不像苹果,第三次画出来才像苹果;中国的教师是拿着一支粉笔,一边在黑板上示范一边讲解要领,学生一次就成功,个个画得像苹果。反思这两种做法:我们是去关注过程,还是去关注结果。通过画苹果孩子真正收获了什么?我们认为:美术课堂,应该给孩子一只“生活中的苹果”。  相似文献   

4.
一、孩子在呼唤童话,童话在呼唤孩子有一篇文章说:一位教师走进高中班教室,在黑板上用粉笔点了一个白点。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答道:“白粉笔点。”问还有不同的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的认识,能说出与某一几何图形相似的物体。准备:各种几何图形的头饰。方法:幼儿坐成圆圈,请一位小朋友戴上一种头饰,在圈内按音乐边拍手边走,全体幼儿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音乐一停,戴头饰的小朋友即停下来面对最近的幼儿,问:“请你说一说,什么东西象我?”说对了,这幼儿就跟在戴头饰的小朋友后面,按上面方法,继续进行下去;如果说错了或说  相似文献   

6.
幼儿离园时,一个中班的小女孩看见妈妈来接她,像小鸟一样扑到妈妈的怀里,拉着妈妈的手,走到贴有图画的黑板跟前,指着一张画说:“妈妈,这是我画的。”妈妈听了高兴地说:“囡囡真聪明,让我看看你画的是什么?”正当妈妈兴致勃勃地欣赏女儿的作品时,老师走过来了,板着脸,冲着小女孩的母亲说:“看看你女儿画的是什么!这黑板上贴出来的画都画得不好!你回家要好好抓一抓。”顿时,母亲的脸色骤变,小女孩也吓得一声不响。一到教室外面,就听见母亲边打边骂:“你画得不好贴出来还叫妈妈来看,我打死你……”紧接着就是孩子一阵撕心的哭  相似文献   

7.
【镜头回放】大班体育活动“小马过河”开始了,教师T戴着大马头饰说:“孩子们,我是马妈妈,你们做我的小马宝宝,好不好?”幼儿答道:“好。”接着,教师T发给每名孩子一个小马头饰。有的孩子自己戴上了。有的孩子的头饰圈太松或者太紧,需要调换。等孩子们都戴好头饰后,教师T说:“小马们,让我们排好队出发吧!”教师T在队伍前面左手“拉缰绳”、右手“扬鞭子”,学起了马跑。孩子们跟着他,围着圆圈跑了起来。由于幼儿多、场地不够大(圆圈直径5米~6米),有的小马想快跑,但是跑不开;有的小马头饰掉了下来去捡头饰.后面的小马涌了上来,混乱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小花鸭     
目的:练习走鸭子步,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准备:场地上画两个同一圆心的大、小圆圈,两圈间的距离以幼儿能一次跳到为好。幼儿戴头饰扮小花鸭,手拉手围站在外圈上。玩法:音乐开始,幼儿边唱《小花鸭》歌,边按顺时针方向走“鸭子步”。当唱完“跳进池塘捉鱼虾”  相似文献   

9.
小画家     
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准备:黑板上分别画四个娃娃头像(一个没有眼睛,一个没有嘴巴,一个没有鼻子,一个没有耳朵)四块干净的手帕(蒙眼睛用)。玩法:幼儿按原位坐好,请四名幼儿扮小画家,分别站在娃娃画像面前。其他幼儿唱歌曲第一段,四个“小画家”根据歌词内容边表演边观察,记住自己面前的画像该添画上什么及其部位。在其他幼儿唱第二段歌词时,“小画家”蒙上眼  相似文献   

10.
捉老鼠准备:画半径2m、7m、8m 同心圆,大圆周上画10个间隔相等的小圆,作为老鼠洞,幼儿14人,大家推选4人扮小花猫,戴上小猫头饰分散在中心小圆里。其余幼儿扮老鼠,戴上老鼠头饰,分散在小、中圆之间的间隙里自由活动,教师站在圆中心。  相似文献   

11.
崔俊燕 《宁夏教育》2012,(12):54-55
教育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女孩子,她跟一位任课教师关系紧张。一天,这位教师冲进我的办公室:"你们班那个女生太不像话了。今天上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乌龟。我扫视全班,就她若无其事地瞪着我。我叫她起来想问问清楚,她就是不起来。你可要好好收  相似文献   

12.
我听过这样一个画苹果的故事:美国老师带一袋苹果到教室,每人给一个,告诉学生可以嗅,可以摸,也可以吃,然后画出苹果。结果美国的孩子第一遍画出来像西瓜,第二、第三遍画出来的像梨,第四遍才有点像苹果了。日本的老师带一个苹果到教室,他拿着苹果在教室来回走动,告诉学生可以看,也可以摸一下,结果学生第一遍画出来的像梨,第二遍有点像苹果了。中国的老师带一枝粉笔进教室,告诉学生打开课本第几页,说画苹果有三个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拿出纸和笔,跟着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画,结果中国的孩子第一次画出来的苹果就非常像。美国的孩子画得不像苹果,但是…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严肃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一位教育家也说过:“童年时代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因此,保护和发展孩子的想像力确实很重要,注重挖掘孩子的想像力,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及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一、随时创设时机,培养孩子的想像兴趣曾读过一篇文章:有一天,老师走进某班的教室,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粉笔点,接着他问同学那是什么,过了几秒钟,有个同学回答:“那是黑板上的一个粉笔点。”…  相似文献   

14.
<正>名篇赏析我上学啦教室在一个大天棚底下,教室里有许多桌子和板凳,前面有黑板,黑板上画着画,写着“欢迎新同学”的字样。家长只能把孩子领到教室门口,教室是不能进的。不少人隔着玻璃跟孩子招手,有的孩子想哭……我观察到,这个班没人送到教室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男孩。那男孩又高又大,是自己骑自行车来的。从老师对他的招呼里我知道,他的名字叫李德利。  相似文献   

15.
跨进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幼儿团,就被两幅色彩鲜艳的表达中国儿童和外国儿音友好情景的大型彩色画所吸引。仔细一看,才知是在两张纤维板上画出来的。大家禁不住称赞说:“好!在纤维板上画彩色画真是个新的创伤。”接首,我们观看了幼儿画廊,厨窗里面的美术作品更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前贴、拼图:有用树叶和绘画相结合的各种动物头饰,既形象又美观,很有艺术性。进到各班教室,富有幼儿年龄特点的布置又吸  相似文献   

16.
一天 ,到任不久的女教师赵兰刚跨进初二年级教室 ,突然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戴眼镜、留双辫的人头像 ,上面写着“赵兰遗像”四个醒目大字。赵老师微笑着看了黑板一下 ,转脸扫视全班 ,平静地说 :“画得很像我 ,字也写得比较端正。可是多写了一个字。谁能说出来多了个什么字?”这时 ,全班除王小虎低头外 ,都注视着黑板。王小虎的邻座刘俊用胳膊肘捅了小虎两下。“刘俊 ,你能说出来吗?”赵老师看了一下座次表 ,点名提问。“多……多了一个‘遗’字。”刘俊站起来结巴了一下 ,大声回答。“为什么呢?”赵老师点了点头 ,又追问。“因为……因为赵…  相似文献   

17.
采蘑菇     
玩法:全体幼儿围坐成圆圈,请四个幼儿分别扮公鸡、白兔、黑狗、花猫(可戴上头饰),其余幼儿当蘑菇。游戏开始,全体幼儿边唱边按词意做动作:【1】~【4】右手五指并拢放在头顶上做鸡冠,左手放在身后做尾巴,头随节奏一拍一点头。“公鸡”边做动作边走到圈中。【5】~【8】两手胸前交叉向上打开,手掌相对。【9】~【13】“白兔”、“黑狗”、“花猫”先后按歌词做动作走到圈中:“白兔”做兔跳;“黑狗”做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笔者在铜鼓县永宁镇明德小学采访时,惊喜地发现该校教学楼前竖立着一堵“涂鸦墙”,墙体嵌着一块长约3米,宽约1.5米左右的黑板,黑板上尽是学生写的你一言、我一语,画着的是花、草、竹和一些小动物等。据该校教师介绍,这是学校专供学生上课前后抒发自己情感而设的。这样做不但避免了学生在教室黑板上写写画画,增加学校粉笔的开支,耽误教师上课时间,而且学生们在“涂鸦墙”黑板上写写画画有着相互校正思维的功能,促使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相比之下,我们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有些欠妥,对待学生在教室黑板上涂涂画画,除指责、讽刺外,就不会去…  相似文献   

19.
教师手抱纸娃娃(图一),伴着录音歌曲边唱边表演:“纸娃娃,小妹妹。大眼睛,小嘴巴,你看她呀美不美……”。声音亲切自然,激起孩子浓厚的兴趣。教师接着把纸娃娃贴在绒布板上说道:“这个娃娃美不美呀?她美在什么地方呀?请小朋友们讲讲。”幼儿甲:“她有大眼睛,小嘴巴。”幼儿乙:“她有黑黑的头发。”幼儿丙:“她还穿着花花的衣服。”师:老师今天请大家也来画一个美丽的纸娃娃,  相似文献   

20.
找朋友     
目的:培养在集体面前大胆讲活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准备:免、羊、鸡、鸭、鸟等动物的头饰或卡片;每个幼儿记住自己所持的是什么头饰或卡片。玩法:幼儿坐成一个圆圈,戴上头饰或将动物卡片挂在胸前。游戏开始,全体幼儿拍手,一个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地念:“找呀找,找朋友,我的朋友是小兔。”于是戴小兔头饰的幼儿接下去说:“找呀找,找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