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颖 《家长》2012,(Z2):12-13
《家长》杂志历经20年、出版200期,是一步一个脚印伴随着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不断满足广大家长日益增长的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中成长起来的。在与《家长》杂志结缘20年来,我感受到了《家长》对家庭教育主流方向的准确把握、对全心全意服务家长的热心和执著。《家长》不仅是无数家长朋友的良师益友,也是家庭教育研究者和指导者的参谋和助手。  相似文献   

2.
魏红 《少年世界》2018,(4):31-34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指的是幼儿园在特定的时间里向家长开放园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是密切家园关系的良好途径,也是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良好契机。要提高家长开放活动的质量,不仅要在提升教师家长工作能力、转变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家长育儿水平方面下功夫,更要创新家长开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家长适宜的指导,让家长开放日活动成为幼儿园与家长沟通、合作、分享的平台,使教育的效果会更加直接、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家长投入是提升儿童学业成就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美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议题.自1965年被提出,家长投入的内涵经历了从关注行为指标到多维度分类、从外部的行为和资源到兼顾情感与信念、从家长个体行为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合作的演变.家长投入对儿童及家庭具有积极意义,但家长投入成效受到投入质量的调节,同时也具有文化相对性.家长投入实践与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家长投入的公平、改善家长投入质量以及超越学业成就来综合地评估家长投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班级里几十个学生来自几十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当然希望家长都是合作伙伴型的家长,但客观事实是既有合作伙伴型的家长,也有求全责备型和放任不管型的家长;有通情达理、友好的家长,也有蛮横粗鲁、敌对的家长。  相似文献   

5.
家长组织是指在学校内组建起来的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协会等教育行政部门允许的民间组织。这类组织可以由家长单独组成,如家长协会;也可以由教师、家长与普通市民共同组成,如家长教师协会;还可以由教师、家长、家庭教育课外辅导员组成,如家长委员会。这些家长组织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组织载体,在美国、  相似文献   

6.
社会参与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家长的教育参与是家校合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社会参与的一种体现,是现代学校善治的基本条件。充分而有效的家长教育参与对提升家长教育素质、改善家校关系、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长参与学校既是家长教育权益的体现,也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家长的教育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学校决策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与服务活动、参与学校教学活动以及参与学校其他与学生发展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活动。倡导家长参与是保障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重要举措,应该坚持按需参与、按能参与、按规参与、有效参与等原则。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有效性既需要赋权,又需要赋能,应该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是在幼儿园指导下,由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和幼儿利益的常设性群众组织.笔者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等,对上海市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运作现状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家长选举"这一家长委员会组建方式效果最佳,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委员会成员和其他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家委会工作有利于家委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民选的传统和参政的意识,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家长教育的专业引领,学校对家长评议的重视,使家长委员会在美国学校系统的运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长委员会促进家长参与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辅导家长、多向交流、家长自愿者、家庭学习、参与决策及社区合作等六种方式。专业的眼光、积极的参与和学校的重视,是充分有效地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儿童教...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代表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一种代表全体家长和幼儿利益的常设性组织,也是幼儿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织,在家园共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各幼儿园都设有家长委员会,但存在不少问题:对家长委员会定位不清、家长  相似文献   

10.
李振林 《广西教育》2012,(38):48-49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是家长和老师交流的纽带。班主任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请看我在组建家长委员会时一位家长的真实讲话:“家长要管好自家的孩子,特别是上网问题,不要上黄色网站。如果学生把不良信息带入学校,我们是要找他家长麻烦的。我们的家长委员会是做什么的?  相似文献   

11.
苏世好 《学周刊C版》2019,(9):155-155
班主任是班级的首席管理官,是家校共育过程中的规划者、合作者、指导者,应与家长建立平等友善的关系,尊重家长,引导家长学习掌握先进的育儿理念和知识,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群体的智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家长参与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家长主义为考察家长参与提供了理论视角。家长是“双减”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家长响应对政策实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川渝地区21位家长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家长对“双减”政策判断、态度、效果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的行为与政策期望有差距,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期待较多,对政府的诉求相对较少。为促进家长对“双减”的响应,应弥合认知分歧,达成普遍共识;加强家长教育,提升参与能力;回应家长关切,完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亲子活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在有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中,孩子可以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心和爱,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教师必须紧密与家长沟通配合,才能有效地开展亲子活动。一、提升家长对亲子活动目标和意义的认知;二、多为家长提供可参照的活动范例;三、对家长要适度的表扬和布置任务;四、帮助家长树立和加强责任感;五、重视家长的意见反馈。  相似文献   

14.
袁燕 《华章》2013,(14)
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今天,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在双方关系中,教师和家长也是平等的双方。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凌驾于家长之上,做家长的老师,指手画脚,甚至用教训学生的方式教训家长。这种方式,往往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误会,效果适得其反。教师联系家长,主旨是让家长站在教师的一边,一起促进学生身体、心理、文化知识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空间延伸,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是十分重视家长工作的。由于教师与家长文化水平、行为习惯、个人性格、自身修养等有很大差异,所以家长工作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做家长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把握尺度,使教育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我园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长期以来,我园定期向家长开放,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参与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在研究、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以下是我园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一、对活动申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了解开放日活动中接受教育和指导的对象有两个——家长和幼儿。家长是开展开放日活动的重要对象。他们来自社会各界,受教育的程度各不相同,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也各异l所以,活动前对家长做一定调查和7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调查了家长对开放日的看…  相似文献   

17.
家长是幼儿第一任而且最持久、最有影响力的教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家长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与成长,会对幼儿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美国学前教育立法中尊重家长权利,促进家长参与的规定主要有以下特征:尊重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知情权;保护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选择权;重视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决策权;明确规定开展各类学前教育家庭服务与培训,并提供投入和相关条件的保障。这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立法保障家长权利、增进家长参与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综观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在家长会、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等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方式外,还有家长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网站博客等不同形式的互动活动,但这些活动中不同程度的具有这样的现象:教师是传授者、教育者,戴着说教的面具,家长是聆听者、附和者,保持着虔诚的外表。教师主观地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很少和家长沟通,家长懒得问为什么这样做,甚至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19.
程方平 《班主任》2021,(2):61-64
在通常情况下,家长是学生的背景或影子,在班主任和家长缺少有效沟通时,家长与学校或班主任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学生维系的。而中小学生在很多方面不可能成为教师和家长充分理解、沟通与配合的纽带,所以,家长和班主任良好关系的建立,还需要二者之间更多地直接交流。如果班主任感觉家长对自己设计的教育工作不配合。  相似文献   

20.
正成功的学校教育已充分证明,家校共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助跑发展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和支持。近年来,我们把牵住家长的手,贴近家长的心,密切联系家长,作为提高教育实效,培养德育新人,促进我校德育活动多样化的重要举措。为此,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一至二次"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听课学习、互动游戏,旨在加强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强信任感。通过展示我校德育成果和教师的教学风采,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