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方法】 整理并分析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国家分布、合作情况、基金资助、机构分布、热点主题词等信息。【结果】 184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分布在18种SCI眼科学期刊上,其中Ophthalmology发表论文数最高(99篇);大多数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具有多位作者、多个机构及国家合作和多项基金资助的特征;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国别排名前3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我国作者发表高被引论文4篇;高被引论文的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的眼科机构。目前全球眼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是视网膜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变性。【结论】 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有利于国内期刊编辑了解当前全球眼科学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也为国内眼科学者的科研选题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借助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研究机构、载文期刊、资助基金和研究方向等,以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合作论文的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沿线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2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中国的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科技合作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PLoS 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PLo S ONE近年来在我国炙手可热,为了解该刊发表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该刊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高被引、零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全面分析该刊发表的中国论文在全球所处地位。结果表明,PLo S ONE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发表中国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且多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但其学术影响力整体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受时间因素影响受关注程度较低,以及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可能是影响我国论文整体学术影响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WoS和ESI数据库对我国地球科学在全球地球科学研究中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包括论文量、引用次数、篇均被引频次、高影响论文、高被引作者、高水平期刊发文、研究热点等情况;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对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论文产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质心法分析了全球尺度上地球科学研究活跃中心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论文总被引次数也快速增加,但篇均被引频次的增长并不显著;(2)从主要国家地学资助机构的贡献度来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对我国地球科学的资助产生的成果最多,在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与美欧澳日等发达国家开展了较多的国际合作研究,并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国家展开了广泛的科技合作。本文借助Web of science 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6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和研究机构、载文期刊和基金、研究方向等,以了解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结果发现,论文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表现出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两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的科技合作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发现和结论能够有利地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韦忠明 《情报科学》2013,(2):97-101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查询功能,对《情报科学》1980-2011年的全部上网论文进行了被引统计。结果显示:该刊共发表论文6828篇,被引率为72.3%;前100篇高被引论文(占发文总数的1.5%)产生了15.2%的被引频次;专论、理论纵横、理论方法、理论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生园地和综述等栏目影响力相对较大;高被引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在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和情报学研究方法方面,其中发表3篇以上的高被引作者有胡昌平、黄晓斌等;高被引论文几乎每年都在被引用,平均被引高峰期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3-7年间,其主题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情报资料的处理"和"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5种教育学SSCI收录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分析,为提升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建议。【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1998—2016年被引频次排名前9.9%的1897篇论文和排名前0.1%的160篇论文,从论文发表年份、研究国别、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领域、研究内容6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国际教育学排名前9.9%和前0.1%的高被引论文篇数分别在发表后6年和13年趋于稳定。国际机构合作紧密(网络密度为0.005),作者合作率不断提高(89.74%),其中美、英等国家高被引论文篇数最多。高被引论文来自教育学及与之交叉的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16个领域,重视中微观层面的研究,学科教育研究,以及学习者视角、内驱力、新型学习环境中的教与学等研究。【结论】 我国教育学期刊应优化布局,多元发展;均衡稿件研究类型,推动范式转型;丰富媒体传播内容,荐读前沿文献。  相似文献   

8.
2004~2008年我国情报专题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4~2008年国内情报专题研究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2004~2008年情报专题研究被引论文共1 479篇,总被引频次为4 799次,篇均被引频次为3.24.利用普辅斯定律(N=0.749×√nmax)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44次,nmax=44,确定被引频次≥5的论文为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共299篇,被引频次是2 687,其中被引用≥20次的论文共16篇.发表高被引论文最多的期刊依次为<情报杂志>(40篇)、<现代情报>(32篇)、<情报科学>(31篇)、<情报学报>(24篇)、<情报理论与实践>(24篇)等.对299篇的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年代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2006年~2015年国内数字图书馆领域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对重要期刊、高频关键词、高产作者及高产机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2015年中文图书馆学高被引论文共104篇,总被引频次6 668频次,篇均被引频次64.1频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化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因子地图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探寻高被引科学家科研合作规律,研究发现化学领域科学家论文核心作者网络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合作团体。高被引科学家参与的机构、国家间科学论文合作逐年增加,尤其是国家合作已成为现今科学论文合作的主流趋势。科学家论文学科合作网络以生物化学与材料学为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高被引科学家的学科合作网络也随之变化。具体体现在原有学科的分化、新兴学科的崛起、学科交叉的增加以及其他领域学科的介入,这些规律将为我国化学科技战略管理决策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万方全文数据库的"引文查询"功能,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009年的全部论文进行了被引统计。结果显示:该刊共发表论文3637篇,被引率为62.4%;20.4%的论文产生了71.8%的被引频次;前40篇高被引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期刊评价和期刊管理研究方面,其中发表3篇以上的高被引作者有任胜利、金碧辉和刘振兴等;引证文献除自身外,相关度较高的是《编辑学报》和《现代情报》;前40篇高被引论文几乎每年都在被引用,平均被引高峰期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2~5年间,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的"期刊评价"和"期刊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2—2015年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一期项目资助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探讨稿源国际化对论文被引的贡献。【方法】 从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获取相关期刊和论文的信息,利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国论文、非中国论文、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情况及高被引论文的情况,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对不同论文被引进行比较。【结果】 各年度内,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被引频次不少于10次)比例略高于中国论文。不论是中国还是非中国论文,高被引的比例都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发现中国和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论文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2012—2014年发表的合作研究论文最多的是中国和美国作者共同完成的论文,出现在共51种期刊上,且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频次比所有论文的平均水平更高。【结论】 办刊者要辩证看待国际稿源的重要性,既要争取国外的优质稿件,更要把国内学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争取到我们自己的期刊上发表,同时,应该重视争取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研究的稿件,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以2009-2011年Web of Science中收录外科学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比较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主导论文与从属论文在提高论文影响力上的不同,以验证国际合作是否能提高科研论文的影响力。通过检验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开展了相关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了解合作中不同国家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影响力,国内合作效果不如国际合作;合作国家数量与被引用频次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但相关度高于国内机构数与被引频次,选择合作国家对论文影响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2004-2008年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共104篇,总被引频次5 705次,篇均被引频次54.85次。根据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情况,筛选出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期刊、多产作者和多产科研机构。同时对高被引论文的产出地区和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也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35年来,发表期刊学术论文340篇,其中高被引频次11篇,高下载频次5篇,超高下载频次1篇。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活动推动了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提高了师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质量、水平。评价了研究中心的高被引频次论文、高下载频次论文和超高下载频次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中心是高被引频次、高下载频次论文的多产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地震工程学、地震社会学、建筑工程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德温特数据分析软件(Derwent Data Analyzer,DDA)和Excel数据分析工具,对SCIE数据库中2008—2017年共计23 279篇ESI中国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率、合作国家/地区、合作机构以及研究热点等多维度进行探讨,以期从中获取国际合作特征信息,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提升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产出与中国科技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合作对象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依托其优质科研资源,取长补短,提高论文质量。另外,从国际合作论文的研究热点可以得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是近期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web of science的文献数据,以"innovation driven"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利用Cite SpaceⅢ软件检索到2002-2012年共发表2754篇论文,含53179条引文,以此作为样本,绘制出国外创新驱动研究现状、知识基础与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并对载文数量、高被引作者与期刊、发文国别与机构、高被引文献,以及高频关键词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国内创新驱动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借助WOS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梳理低碳经济主题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及研究方向、机构、作者、基金、国家、期刊等情况,分析高被引文献。研究发现,1990年以后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与普莱斯曲线吻合,美国、中国、英国占主导地位。高被引论文中,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中国以后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多人、多机构、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被引学者论文代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可用来衡量全球重要的科技发展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机构或学者的科研水平和创新影响力。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机构或学者均对高被引学者及其发表的论文予以重点关注,而分析高被引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特征将有助于引领其他学者形成新思路和新见解。基于此,本文以2014年经济与商业领域高被引学者为考察对象,以其论文所属Web of Science Category为学科衡量依据,通过高被引学者所发表论文的学科集成化指数、学科专业化指数和学科扩散化指数,系统评估了高被引学者论文的学科分布及其集成和扩散特征。研究有助于把握高被引学者论文的跨学科程度,以期为其他学者开展高水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竞争情报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5~2009年期刊发表的竞争情报论文进行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比较分析,得出高下载频次和高被引频次所对应论文的差异以及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具有高下载频次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反映用户需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应当将其纳入衡量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