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促进了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交往还推动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哈贝马斯的"交往伦理学"和"商谈伦理学"认为,交往行为要以相互理解为基础,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核心是行为主体之间进行没有强制性的诚实的对话和交流。马克思、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分别从宏观上或微观上有利于我们确立科学合理的执法目标、改进执法理念、改善执法模式和改进执法方式。  相似文献   

2.
作为《空符号b lank-sign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初探》的姐妹篇,在前篇的基础上探析了"个际交往"中的空符号。个际交往是最普遍、最不可逃避的人际交往,它包括陌际交往、友际交往、恋际交往、亲际交往,其"间隔"、"离别"、"代沟"等空符号的价值更微妙、更需探究。机智启动"物理距离"、"心理距离"、"价值判定距离"等可操作性程序,有望提升人际交往的境界及效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教学本质始终是关于教学问题研究的最为核心问题。从现代悟性认识论视角来看,教学应该是基于课堂的特定时空里,师生间以客观知识为内容的"知识性"交往活动和以生成师生合理性意义为目的的"意义性"交往活动的有机统一,即复合型特殊交往。复合型特殊交往说主张基于人文关怀的教学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交往式作文的实践策略是在话题的确立、表达、延伸中开放、激活和丰富写作交往;其内容开掘指向于体验、理解、对话、实践性话题,以期实现智慧启迪、精神提升、情感沟通、意义共生;其机制探寻以"阅读、思辨、活动"为线索,培养阅读的习惯、培育思辨的风尚、培植活动的团队,让写作交往"贴着地面"、"走向纵深"、"趋于自然"。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强烈地渴望友情,想得到和给予异性爱情,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托于交往能力的提高。但事实上,大学生"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大学生情感需要的强烈与交往能力的不足是德育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要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高校必须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优化教育环境;加强高校组织管理中子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和行为训练,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一帮一"高效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打造高效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对于留守儿童采取"多帮一"的课后互助方法,有利学生之间的交往,解决学生交往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交往行为理论观照下的高校师生关系异化及其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学说分析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作者归结为:交往信息不对称性形成差异性的师生观念;交往方式抽象性导致"失语"的师生交流;交往目的手段化造成功利化的师生关系。由此提出了规正价值观念,以提倡师生交往本性;重视沟通对话,以促进师生相互理解;拓展交往渠道,以增进师生平等交流等回归高校师生应有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有效开展教学交往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从"身正"为教学交往创造诚信的基础、语言魅力实现师生心灵的对话、平等真诚为学生参与教学交往积累了情感积淀、尊重和理解架起教学交往的平台几方面分析了健全的教师人格对于教学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严复与"同光体"成员关系密切,他与郑孝胥的交往长达数十年,与陈三立相见较晚但惺惺相惜。严复诗风亦受"同光体"影响,可谓宋诗派外围成员。在政治思想、文学思想上,严复与"同光体"成员也多有契合之处。从严复和郑孝胥、陈三立等"同光体"成员的交往亦可窥见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近代士大夫的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有强烈交往意识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善于交往是新世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上将"口语交际"列为四个方面要求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11.
张莉 《考试周刊》2011,(40):222-223
人类学家梅尔文·科恩特指出:"幼儿有一种天生的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它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以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代表教育研究"语言学转向"影响下的一种实践认识论。在科层制和后现代状况交替影响的中国当下学校生活情境中,教师的"自我认同"要么被割裂为相互孤立的领域,要么被视作无法把握的虚幻的对象,其共同结果是教师自我的迷失。交往行动在帮助教师寻找和建构真实的自我方面具有其他行动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交往行动达成教师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教师个人和学校机构的话语伦理必须以理性的、寻找"真我"的对话规则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京  郑建辉  李亚男 《文教资料》2011,(17):180-181
大学生贫富差距及其影响是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作者在"三深入"谈话过程中,针对贫富差距对学生交往活动影响进行叙事研究,得出贫富差距并不是影响学生交往的最主要因素,学生自身的个性、心理素质和环境同样对学生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个体身心的发育和成熟自然产生的,而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又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乱子"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辅导与教育对策,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帮助青少年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培养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技巧;协助青少年克服异性交往的障碍等。  相似文献   

15.
黄海英 《成才之路》2011,(20):48-49
一、听力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加速,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英语作为交际工具之一,也益显重要。英语听力是语言交际的一部分,教育心理学家对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在交往中,人们通过"听"获得说话者传达的信息、表达的情感以及说话者的观点或意图。因此,听是一种基本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黄佳 《文教资料》2011,(21):66-68
教学本质是"交往、互动"的。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特别是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合理的教学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互动"对教学而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互动"对教师而言,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向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互动"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主体性的凸显,创造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定不单是"教什么",更是"怎么教"和"为何教"。首先是言传"知识",形成"能力";其次注重身教"过程",授以"方法";再次是交往"情感",正视"态度",体现"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关注低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从树立自信,激发兴趣开始,通过"三维"——"生活维"、"教材维"、"家庭维"的训练,寻找源泉,读写结合,亲子交往,发展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苏赞 《广西教育》2012,(2):9+11-9,11
异性交往,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经历,也是中学生第二特征(性发育)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于中学生的品德、心理、价值观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同伴交往是中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社会化学习与实践的重要途径。其中,异性交往则是他们情感发展、社会学习、道德实践等方面“人生最大的一次洗礼”。对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班主任不能视其如洪水猛兽,粗暴干涉、禁止,而应该以理解、宽容的心态正确看待、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20.
符号活动可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四维、多维、跨维六大类。人类最广泛、最持久的人际交往,是在四维物理空间增加了"心理感受"、"价值判定"等坐标轴的多维符号活动。无论是人际交往中的众际交往还是个际交往,都需要机智调动"物理距离"、"心理距离"、"价值判定距离"等多维空符号才能成功。多维空符号具有多维性和差异性。良好的心态容易接受"必备原则"和"适度原则",提高人际交往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