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由于近代文艺生产的资本化运作,经济因素成为作家创作需要面对的因素之一。文学的商品性影响到作家的创作意识,文艺资本化生产方式影响了作家的生存面貌、精神状态和创作指向,也促进革命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文艺理论中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创作”的科学论断的论述,从三个方面阐明了邓小平文艺思想对于繁荣当代文学创作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创作学角度提出一个新概念“创作介体”,这是以往文艺创作与文艺研究中所忽略的,却是中国文艺的一大特色,并对文艺创作和研究产生着深刻影响。以近年重庆文艺创作实践与经验为例,来论证“创作介体”对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创作载体、创作受体四个方面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中国,二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倡无产阶级文艺,三十年代“左联”成立,无产阶级文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无产阶级文艺真正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在创作上进行大规模的实践还是在毛泽东《讲话》发表之后的四十年代。毛泽东《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创作原则,而在创作上实践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杰出的代表性作家就是赵树理,正是由于赵树理卓有成效地实践了毛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命题不是最佳概括。文艺不是泛泛地以社会生活为“唯一源泉”,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作家主观世界为“两个源泉”,也不是以创作主体为“直接源泉”和以社会生活为“最后源泉”,而应是以创作主体艺术生产实践为源泉。社会生活并不能离开创作主体自在地无条件地成为文艺源泉,只有当创作主体在艺术生产实践中同其建立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化关系时,相对于主体来说,它才构成文艺源泉的对象因素  相似文献   

6.
老舍的创作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特色。老舍的创作非常注意适应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和欣赏习惯,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动完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塑造的性格各异的中国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老舍一生坚持使用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民大众的通俗生动的口语进行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的情愫和民族特色;致力于通俗的大众文艺创作,力图抹去大众文艺与非大众文艺的界限,使所有的文艺都成为大众的,是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另一个突出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出中共早期文艺理念的路径依赖。中共早期文艺理论工作者和领导者从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等命题,构建了涉及作家论、创作论和作品论的体系完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其后中共文艺理论、文艺政策乃至中国的文艺生态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在此前后又发表过许多与此相关的意见,它们一起构成了“工农兵文艺”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创作目的论、创作源泉论、创作动因论、创作主体论、创作过程论、创作效果论和创作鉴赏论等。这一理论体系和西方的文艺理论不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我们应该好好珍视并发展它。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针对初期左翼创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提出作家在创作中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反对"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的浪漫谛克";大力提倡大众文艺,努力推动革命文艺的大众化;密切注意当时出现的作品,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针对初期左翼创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提出作家在创作中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反对“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的浪漫谛克” ;大力提倡大众文艺 ,努力推动革命文艺的大众化 ;密切注意当时出现的作品 ,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下的组织结构创新--扁平化组织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组织结构不断创新,扁平化组织正好顺应了这一趋势。本文在对扁平化组织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扁平化组织应推行远景管理、实施顾客关系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推行团队工作方式等实际运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当代社会出现了崇尚青年的现象.在文学领域,青年创作也渐成中心.从上世纪后期到本世纪初,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创作一直是文学的中心话语,而80后现象将此推向了极端.对此,要有科学而实事求是的研究,否则,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来说,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新建医专实行教育创新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实施对策,提出以更新教育观念,达成教育创新共识为突破口,对新建医专按普通医学高校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作用,从多个环节保障育人质量,切实提高办学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新建医专实行教育创新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实施对策,提出以更新教育观念,达成教育创新共识为突破口,对新建医专按普通医学高校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作用,从多个环节保障育人质量,切实提高办学综合效益是非常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空前繁荣而诗歌理论却颇为沉寂,理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创作实践。其原因在于:诸多重要的诗学理论已于初唐时期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其观点和主张也多为盛唐诗人所认同;因为时代的熏染,盛唐士人大多过着心性放达的诗化生活,他们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了与自由心性更为契合的诗歌创作上,而不愿意去进行纯理性的思考;盛唐时期确立的“诗赋取士”的定制,使士子大多热心于“实战”的演练,相比之下较为轻视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及特征分析,提出在新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并探讨了促进技术创新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目前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认知、流程、风险和价值创造”仿真教学环境设计的内涵和意义,构建“认知、流程控制、风险管理、价值创造”四个能力层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会计专业为例),将竞技性、合作性、仿真性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学生的操作能力、核算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小说创作呈现出早年创作早熟、中期几乎中断写作、后期成果丰硕的晚翠特点。分析他各时期的生活经历与小说创作过程的联系、其早期创作与后期创作的联系,可以发现,边缘化的创作特点导致他各创作阶段的不同状态,生活边缘化使他的小说创作无法进入主流,而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则使他自甘于主流之外。  相似文献   

19.
仁宗明道以来,经世致用的思想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这一时期的辞赋创作充分体现了宋人深挚的淑世情怀和心系国家的忧患意识。现实性、应用性是这一时期的辞赋的一个突出特征,赋家们在赋中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进行诤言谠议。同时,文人们对探讨治乱兴亡之理抱有极大的兴趣,许多赋探究治乱之源,针对当时的政治革新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有一些赋表现了崇尚气节、淡泊名利的思想,这是构成淑世精神的内在要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科技制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标准、原则及方法,通过实践应用指出,适应社会和就业需求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制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有利于促进高校团学工作、学风建设和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