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杨善洲带领下的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和林场管理权交给国家后的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在于增强生态文明观念、普及生态科普知识、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国策、开展党性教育和群众路线实践教育,这种重视并建设生态环境、造福于民的实干兴邦精神完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杨善洲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的强烈反响,当地政府决定将善洲林场所承载的巨大精神财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为红色旅游区。介绍了“善洲红色旅游”开发的深层次背景,并对推进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在分析辽宁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当前辽宁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云南省去年提出实施绿水青山计划,抓好"森林云南"建设,给人民创造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此,通过思考生态文明与林业发展的关系,扣紧杨善洲和大亮山林场的具体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切实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投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性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更具规划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知行合一精神.没有知行合一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可能要推迟相当长的时间,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出现.本文尝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知"与"行"合一思想在应用中的效益问题,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知行合一精神的必要性及践行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规划建设大悟生态文化旅游区,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大悟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规划建设大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基础条件,提出了规划建设大悟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探讨了当前的主要工作及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生态文明发展观不断渗透到图书馆建设事业中,生态文明观的图书馆建设主要从图书馆规划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营造了图书馆的生态文化。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图书馆建设思考的意义,针对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图书馆建设思考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法制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福建省生态文明法制化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当前生态文明法制化与经济发展步调不相协调,应在立法程序中弘扬环境民主、在法规内容上体现生态公正、在生态教育中彰显法治和谐、在市场机制中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进一步完善福建生态文明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精神生态严重失衡,无法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还会造成西部大开发宏伟发展规划的流产。忽视精神生态问题,是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隐患。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有助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平衡民族精神生态,化解民族矛盾,凝聚人心。应重视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作用,倡导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发挥民族文化艺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作用,塑造生态人格,提升民族精神,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在阐述新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论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和公众参与三条路径来加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最后又从思想确立、风气形成及实践推动三个层面来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这是我们党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当代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是提升人民生态道德修养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人民生态道德修养、保护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实现生态文明,避免生态危机,关键在于唤起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海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直接关系到全省生态环境的保持状况和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本文在对海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原因,试述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希望对海南生态省建设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包含了深刻、现实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把握住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并以现实的实践性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包含的物质变换概念、节约思想、环境再生产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资源;马克思生态思想对资本逻辑的揭示与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又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实践需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需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将这五大建设统一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取向中。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是普及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基地。创新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也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这些理念和构想为实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提供环境保障,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理论指导的关键环节上,认为在于能否真正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处理好人对自然、社会和科学实验的三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工业文明的进步,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但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当世界各国都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时,我国也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从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个方面,而社会系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