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氏、氐两声旁在文献中常因形似而互用,这导致了一些字际之间、义项之间的讹混。《汉语大字典》在收录这类字时未加以辨明,主要集中在“疧-疷”“■-貾”“赿-趆”“■-胝”“坁-坻”“■-岻”“■-柢”“祇-祗”“秖-秪”“芪-茋”等十组字上。区分氏声字与氐声字的方法有二:第一,氏声字与氐声字的韵部不同,前者属支部,后者属脂部;第二,氐声字有较为核心的义素,大多可以系联成同源词,而氏声字该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南朝萧统编撰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注本有李善注、五臣注、六臣注。其卢谌《赠刘琨并书》诗中有"承侔卞和,质非荆璞"句,凡引李善注《文选》版本系统均注为:"楚子和氏得璞玉于楚山之中。"清代学者胡克家认为"楚子和氏"有误,当为"楚人和氏"。而奎章阁本《文选》则注为:"楚卞和氏得璞玉于楚山之中。"因奎章阁本《文选》几乎保存了北宋秀州本的基本面貌,故此说颇具说服力。基于此,对"楚子和氏""楚人和氏""楚卞和氏"三种观点逐一进行考辨,得出最符合李善原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殷商统治者十分重视占卜,凡大事均……占卜工艺考究……与自然神祗的祭祀与求告,对风、雨、水及天象、农事、年成等问题的关注。"以上是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一展厅第三展室里一段题为"占以问疑"的展板介绍文字,其中有一处文字错误。段中"祗"是比较少见的汉字,读作zhī,一般同"只",或作"恭敬"的意思,放在上面介绍殷商统治者求神问卜的文字之中显然解释不通。其实,这里的"祗"应是"祇"。"祇"读作qí,常与"神"连用作"神祇"。"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则泛指神。如《论语.述而》:"祷尔  相似文献   

4.
<正>每每读到《马说》"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目光总是来回审视,逡巡不前:"祇""骈""称"之读音,句子的正解,究竟若何?文章开头一段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终身遭遇:"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那么,作为两个状语后置句前面的谓语动词"祇辱"和"骈死"二者是什么关系?是因为"祇辱"所以才导致"骈死"?还是先"祇辱",后"骈死"?看似并列的句式,  相似文献   

5.
《小弁》出自《诗经·小雅》,旧说是周幽王太子宜咎因褒姒之谗言被放逐,太子怨刺其父之诗。前人对诗句"我心忧伤,惄焉如捣"中"捣"字的解释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假借义,通"疛"或"?","心疾"义;另一种认为是本义,"舂"或是"捣碎"。通过对"捣"字的甲骨文字形、文献印证、诗文创作、同义连用及"捣"字所在词句的词性、句义等各方面的考察,我们认为,"捣"字用的是本义,不存在假借义这一用法。  相似文献   

6.
唐辛子 《留学生》2014,(20):47-47
正日本作家五木宽之在随笔集《日本人的心》一书中,曾这样概括京都:"京都是日本国中的异国,是日本最前卫的都市"日本作家五木宽之在随笔集《日本人的心》一书中,曾这样概括京都:"京都是日本国中的异国,是日本最前卫的都市"。五木宽之在文童中这样解释他如此描绘京都的理由:"为什么说京都很前卫呢?去看看京都的‘祗园祭'就知道了。在众人心目中,‘祇园祭'是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通",一个是"巧"."通"是从内容方面来看的,表现为"三通":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诗理;"巧"是从表达方面来说的,表现为"三巧",即比较之巧,比喻之巧和结构之巧. 钱先生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对美国人演讲的《谈中国诗》真正做到了居高临远举重若轻.这篇演讲引用的国外资料之多令人赞叹,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印度等,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引用的中国资料是从古到今,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8.
漫话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名称的来历与远古时人们的蜡祭活动有关。在《礼记·郊特性》中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伊耆氏即神农氏,那时已经有了年终打猎,以猎物来祭祀天地祖先的礼俗。古代"猎""蜡""腊"是同一个字,因此十二月又叫腊月,十二月初八便是腊八了。  相似文献   

9.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2,(24):28-29
主持人龙吟:在一些经典的诗词中,往往能通过一字一词总览全貌,这便是"诗眼"。诗眼,是理解诗词的一把钥匙,抓住了它,就容易深入理解诗词的主旨。有时候,"诗眼"是作者偶然得之。有时候,"诗眼"是作者事先确立,这便是所谓的"一字立骨"。诗法指津"一字立骨",也称"一字经纬",是古典诗词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所谓"一字立骨",具体说来,即以某个核心字词(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愁"字)或关键短语(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伤离别")作为诗词作品立意的根本,使之成为整篇诗词布局谋篇的枢纽,该篇诗词的整体内容均受这一字的制约与驾驭,主旨的表达就显得更为鲜明而集中。  相似文献   

10.
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位名叫张打油的人创造的。话说这一年冬天下了场大雪,四周一片白茫茫,张打油触景生情,随口咏出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的诗句。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虽然用的是文人不屑使用的通俗易懂的俗语,但独辟蹊径。尤其一个"肿"字,虽俗却极为传神,很得诗家练字之功效。通  相似文献   

11.
节选文段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节选自《论语·子张》)注释(1)叔孙武叔:姬姓,叔孙氏,名州仇,谥号曰"武",史称叔孙武叔:鲁国大夫,三桓之一。(2)子贡: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3)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姬姓,子服氏,名何,字伯。(4)百官:孔府房舍。  相似文献   

12.
"诗"字的后起并不代表"诗"这种文体的后起。在"诗"字出现之前,已存在"诗"。由"诗"之文体到"诗"字的出现并用以指称"诗"之文体,经历颇长的时间。对"诗"的把握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诗"字出现之前"诗"文体的存在状况,且称为"诗Ⅰ";二是"诗"字出现之后并用以指称"诗"之文体的状况,为"诗Ⅱ"。"诗言志"说的提出虽然当以"诗"字出现为前提,但"诗言志"之观念显然早于"诗"字出现。"诗Ⅰ"阶段的"诗"大都伴随祭祀仪式,是一定祭仪的产物,其中的"志"主要呈现公共的、群体性的特质。当然,早期的"诗"确实存在个体性、私人化情感,不过这种个体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群体的性质。随着"诗"字的出现,不仅促使"诗Ⅱ"阶段的到来,也使"诗言志"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诗"字的出现是与《诗经》联系在一起的,"诗Ⅱ"阶段的"诗言志"主要体现为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它们与《诗经》紧密相关。当然,"诗言志"还存在其他一些说法。整体言之,"诗言志"的内涵是不断发展、演变的,不同时期的"诗"有着不同的"志"。  相似文献   

13.
王渔洋的绝句诗具有神韵特色,它通过"象外之象"而传达一种"文外之旨".诗作中艺术形象构成与神韵之美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而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清代科举试帖诗"得某字"中的"某"字的位置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小的争论。本文对《清代硃卷集成》收录的4428首乡、会试试帖诗运用统计法,分析诗作中"得某字"中"某"字的位置,进而发现其在清代不同时期发展变化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这首诗是宋之问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北驿时所作。诗人以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虽未着一"愁"字,却将内心的无限愁绪,抒写得缠绵凄恻,扣人心弦。诗的首联是诗人登上大庾岭的所见。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  相似文献   

16.
《史记·外戚世家》云:"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司马贞《索隐》谓:"按:大任……《毛诗》云‘挚国任姓之中女也’。"张文虎、顾颉刚、赵生群等或认为此"毛诗"之"诗"乃"传"之伪,或认为"诗"下脱"传"字,当作"毛诗传"。而事实上以"毛诗"指称《毛传》《毛序》乃至《郑笺》等诠释《毛诗》的著作,是唐人称《毛诗》之惯例。这即是说,就唐人称"毛诗"用例言,此处《索隐》之"毛诗"一词不存在伪字或脱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内提升一、给下列字注音祗( ) 骈( ) 枥( )二、解释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不同含义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食食不饱(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相似文献   

18.
社神和地祇是后土崇拜的两大体系,汾阴后土属地祇系统,不是社神,她与女娲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从抄手的角度对简文"而得既塞于四海"与传世文献的不同之处进行研究,认为是抄手误将"志气"二字讹写成"得既",加上"而"字,便抄成"而得既"三字;简文两"于"字间应脱"天地,行之充于"六字。经复原后的文本,对仗更加工整,前后文浑然一体,而且符合先秦的韵读方式,必是原文无疑。  相似文献   

20.
自初唐以来,学人们对乐府诗题"行"的涵义做了种种解释,但由于都没有找到"行"题的本义,所以至今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通过对"行"的辞源学调查后发现,"行"与"永"通,而"永"与"咏"通,因此"行"具有"歌咏"之义。这一结论在《乐府诗集》不收"咏"诗上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