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读者》2013,(1):71-71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爱的“心”从未变过。而爱的年轮和我们年龄一样在增长着。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襁褓婴儿成长为可爱的少男少女;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蹒跚学步成长为茁壮的运动健儿;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咿呀学语成长为朝气蓬勃的读书郎……我们的爱不止,孩子的成长不止。然而,在孩子成长的备阶段中,我们到底该怎样爱孩子?一位母亲问女儿,“你最喜欢爸爸妈妈怎么爱你?”小女孩两岁时回答说:“爸爸抱抱、妈妈亲亲。”四岁时说:“我要爸爸妈妈都陪我看动画,轮流给我讲故事。”六岁时说:“喜欢妈妈说‘哈哈!这事你做的真棒!’;喜欢爸爸说‘走,我们带妞妞和叔叔家的小帅一起郊游去’。”九岁时说:“我不喜欢妈妈老盯着我学习,不喜欢妈妈总把我和别人比;不喜欢爸爸总说‘我很忙,等爸爸有空了一定参加你们学校的活动、一定陪你去看动漫剧……’”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也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陪伴,永远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需品!用心陪伴,用爱陪伴,不仅能拥有一个卓越的、走向未来的孩子,也能让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Part1专家观点陪伴不止是时间,而是全身心地放下和投入;陪伴不止是付出,而是一起自由地探索与成长;陪伴不止是在一起,更是一种美好而愉悦的家庭氛围。史燕来:陪伴,育儿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3.
常燕玲 《父母必读》2012,(11):100-103
“人世间有太多的爱以聚合为目的,唯有亲子之爱是为了分离!”这里的分离是心灵的自立,不是情感的生疏。让我们善待一次次地分离,呵护孩子的成长!呱呱坠地的一瞬间,孩子经历了第一次痛苦的分离,而这样的蜕变只是一个开始,从此,断奶、自理、入园、分室而卧等等分离将接踵而至。审视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次次的分离让孩子渐渐长大,作为孩子的陪伴者,我们在孩子与自己的分离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正是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是浸润着教育者爱心的教育。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初为人师都是倾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真心。但是我们的爱,真的就是学生们成长必需的阳光、雨露和沃土吗?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需求?思考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个体,他们是有自我需求、自我思想的"人"!并不是一群心甘情愿接受我们"无私的爱"的私人物品。尊重个体、互相尊重才是我们教育的实质。孩子们不止需要传授知识的良师,更需要陪伴他们、尊重他们的益友。蹲下身子,和我们的孩子一起经历他们的成长。请把我们无心拿走的幸福——尊重、信任,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纯粹的爱中,自由呼吸,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师爱是孩子成长的一种在指引,让每个孩子可以健康的在教育的芳草园中绚烂绽放,而教师作为孩子成长的领路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爱播种在孩子心田,并用我们的智慧为雨露,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6.
杨学 《生活教育》2014,(21):31-32
正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个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一个观点,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作为已经工作了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师,我深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孩子,我们不仅要促进孩子的智慧成长,更要帮助他们心灵的成长,正是心灵的成长才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从而也成就他们更加健康,坚强的生命。今天的孩子从智力发育看没有任何问题,却因目  相似文献   

7.
爱孩子和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永久的话题,也是家长所关心的话题,更是我们老师所关心的话题。然而我们在如何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总存在一些差异和一些无可奈何。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茁壮的成长,我希望家长们能用高级的爱来搞好家庭教育,因为高级的爱才是家庭教育的灵魂。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家庭教育中关于如何爱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谢艳花 《班主任》2020,(3):8-11
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中,我总是在思考:怎么让孩子们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如何开展班级管理,让班集体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温馨港湾?如何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慢慢地,我发现: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与特点,释放孩子的生命潜能,陪伴孩子的生命成长。而这份陪伴,需要我们付出所有的爱。  相似文献   

9.
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父母的爱与智慧:在日常生活中见微知著,通过仔细观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出恰当评估;科学培养孩子的优秀心理品质,与孩子共同成长;把握心理教育的重点,有爱有序地陪伴孩子。家长在养育中需要不断地学习,用智慧正确传递自己的爱,让父母之爱对孩子的成长形成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爱,需要无私的奉献,这种爱叫永恒,这种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而热爱学生正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当我们凡事都以孩子为先,当我们自己省吃俭用却坚持为孩子买最好的东西时,我们也许忘记了:接受着这一切的孩子们,他们,喜欢这样的爱吗?这样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让我们听听孩子的心声,看看他们都需要怎样的爱。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好比是植物需要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每个父母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如果仅凭着本能来爱孩子,父母很容易走入各种爱的误区,出现令人痛心的后果。在我们的周围,在爱的名义下,每天都在发生着太多爱不得法的失败案例。什么才是父母对孩子的真正的“爱”呢?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真正的爱,其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母亲和孩子的分离。”为人父母者要想成为合格的家长,首先要从学习正确的爱孩子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爱的能力,爱得科学,爱得理性,才能在爱的氛圈中培养起孩子独立健全的精神生命。本期“特别关注”编发牛琳同志的文章《做合格父母要科学、理智的爱孩子》,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广大家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教育即爱,爱即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的追求。我们会把"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但我们的"爱"中,有时也存在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现象,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帮助孩子获得知识,我们学习和孩子共同生活中,当孩子的学习比我们预料的要容易、要快或者更好,取得惊人的进步时,做父母的或做老师的往往是快心遂意、喜上眉梢。孩子希望成长和更加独立,这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习的动力。而父母和老师希望孩子成长、学习进步,这正是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唤醒,它恰如生命中的阳光和空气,为潜在的、有创造力的种子的萌芽与绽放提供良好的条件.而“爱”正是创建队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懂得“爱”,将“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爱”的花朵在班队中盛开.本文从关爱学生的角度,谈谈怎样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实施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林西亭  王静 《学周刊C版》2011,(11):197-197
孩子的很多行为就是不断强化的结果。我的儿子是.每次撒泼时.家人的大笑强化了他爱撒泼的行为;爱说谎的孩子是.偶尔说一次谎达到了某种目的,成功的次数多了.便养成了说谎的习惯;挑食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不爱吃青菜。”大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强化了孩子不吃青菜的行为……正是我们每次的“特别关注”强化了他的这一并不太好的做法。不经意间.我们成了孩子坏习惯得以养成的“帮凶”。由此来看.孩子的很多缺点正是我们大人不经意间不断强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品德的养成。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人们总是把他们比作祖国的花朵和幼苗。花团锦簇,祖国才能五彩缤纷;幼苗茁壮,才有参天大树。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正是培养这些幼苗成长的园丁,是开发幼儿智力、培养美德的启蒙之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感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幼儿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专业素质,更要有一颗浓浓的爱心,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付出爱。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本书以教给学生成长的36种能力为主轴,另附"用爱救回孩子"和"父母SOS"两个记录问题孩子成长的故事和老师与家长亲情互动的内容,为我们娓娓道来有关"希望教室"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父爱的核心是一种力量,一种推动、带领、影响孩子向前奔跑的力量,一种从现实到理想彼岸的力量。父亲用爱和智慧为孩子编织一叶“爱舟”,给予孩子安全;又用男人的勇气和坚韧训练孩子顽强的性格和战胜一切困难的能力;也用男人博大的胸怀,宽容、理解和接纳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呵护着成长中的孩子。父爱是既理性又感性的统一体,是孩子一切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