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高校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教师培训在解决"他训"问题的同时,更应注重"自训",从"他训"走向"自训",调动高校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点燃高校教师自我发展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了凡四训》中如何看待在人生中的"善"与"过",教会人们怎么样去行"善",怎么样去改"过"。  相似文献   

3.
"农家乐"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现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论证了发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可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增收致富;可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可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建议,力图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带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司马光家训是我国传统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训著作主要包括:<家范>、<居家杂仪>和家书(<训子孙文>、<训俭示康>、<与侄书>)等,其核心内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色,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志气观"是孟子精神境界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也是"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理解何为"志",何为"气",以及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志气"的内涵。性善论、后天教化论为孟子"志气"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志气"培养过程中,明确目标、挫折锻炼和道德实践作为"志气"培养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东晋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三不易"之"不易",一直被训释为"不容易"。而从文字训诂及道安一以贯之的翻译思想来看,"不易"之"易"宜作"轻易"解,"不易"宜作"不变"解。"不易"并非"不容易",而是不变、"不轻易"或"勿轻易"之谓。"三不易"是为了规避"五失本"而对译者提出的三条"勿轻易而为",概言之:勿轻易以古适今、勿轻易以浅代深,勿轻易臆度原典。可视为翻译的"三戒"。假若将"不易"解释为"不容易",便会把"三不易"当做三条"不容易"做而又要努力去做的事,这不仅不符合"五失本"与"三不易"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完全颠倒了道安的原意。正确训释和理解"三不易",对于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阐发和当代中国翻译理论及翻译文学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文献的考据,训释"洋"字,重点在训释其"海洋"之意,并拟探讨"洋"之"海洋"意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原因。且通过"洋"之"海洋"意出现的时间指出古籍注释中的两处瑕疵。  相似文献   

8.
女红,是女子所从事的如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剪花等工作的统称,既是传统中国女性必须掌握的女事,也是她们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女红一度被荒疏冷落,如今女红文化又悄然回归。女红文化回归女性休闲生活空间,成为现代女性充实自我、实现自我、表达个性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现代女红不仅焕然一新,更在原有的门类上增添了许多新的时尚项目,拥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可以缓解压力、调适心情、修养身心、重织人情之美,是深受现代女性喜爱的一种时尚娱乐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家风、家规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的法宝,家风、家规是不该被遗忘的财富。2014年春节,农历马年初一到初七,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激发了民众的热议。"说家风,晒家规",成了不少人在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姚明对家教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赵本山谈起家训时说:"我爹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三个三"措施,即坚持"三化",引导学生累积素材,强调"三善",拓宽学生写作思维,实施"三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和主观表达能力,从而构建有效的习作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学"与"术"兼备是曾国藩的重要特点。曾国藩的学问是以通识之学和躬行实践为特征的"士大夫之学"。曾国藩既能"躬行践履",又能"涵养本原",做到了本末兼修,体用兼备,在"学"——"术"——事业的模式下,以"诚"为"术"之本,以醇正之学,化成其贞正之术,终以成就其事业、事功。  相似文献   

12.
打造历史与现实交汇的"韵味杭州",对于挖掘弘扬杭州的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与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提高城市竞争力、丰富杭州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推动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等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文化创意、智慧科技、韵味体验、品质生活、国际化品牌建设等多种路径,推动"韵味杭州"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客家家规家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它将客家精神融汇在每一条训言中,是传承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客家人的家规家训形式多样,涵括的内容丰富,有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勤俭持家的治家智慧,还有严以修身的为人处世之道等,无一不彰显着中华传统的美德和品质,这也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由于时代局限,客家家规家训也有封建礼教的烙印,如推崇男尊女卑思想、灌输愚忠愚孝的封建纲常及推行奴化教育、宣扬封建迷信等。我们要传扬客家家规家训传统美德,为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基本内涵的视阈下,着眼于当下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科学分析"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之间同一性与斗争性、前进性与曲折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巧做"加减法",通过增加铺垫、优化等教学方式使计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彩灯设计对图案语言的探究是传承本土文脉的重要方式,是塑造地方彩灯品牌的有效途径。对图案语言的"仿",是彩灯立足本土的根本;对图案语言的"造",是地方彩灯发展嬗变的必要手段。彩灯图案语言通过对传统图案的"仿"与"造",形成品牌感召力,服务地方旅游战略。  相似文献   

17.
"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都是"预期的"、"未完成的课程"。只有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它才成为"完成的课程"。当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每一个大学生都不仅仅有自己的学科与专业,更重要的是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程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文化视界、科学与人文精神、个人修养等。  相似文献   

18.
《西洲曲》四句一组,相对独立地展示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它构思巧妙,将"变"与"不变"有机组合,寓"变"于"不变"之中。"变"主要包括时、空两大变化,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季节的转换和一日之时的推移上,空间的变化主要是随着女主人公活动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地变换。此外,作品中的色彩也富有变化。在众多的变化之中,贯穿着一个永远的"不变",那就是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热烈而执着的情思。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催逼下,阅读教学让人黯然神伤,笼罩着"灰色"的阴影。其表现为:浮躁与消遣式的阅读心理,"独白"与"对白"的阅读交流模式,"政治化"与"矮化式"的阅读分析方式,"识字、解词"与"技法"的阅读训练的大演练。面对阅读教学的尴尬,我们大声疾呼:补"钙",让阅读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上了不少次的<木兰诗>,每次讲到"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时,总觉得费解."何所思"课文注释为"想什么".问"想什么",女儿偏说"没想什么".前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明明肢体语言显露无遗,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后有"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已有"思""忆"的具体内容,又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因此,只好强作解人,说是木兰搪塞之词.不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是好事,又何必扭扭捏捏的掩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