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粗心”所致。常常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我们当老师的也时常批评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粗心’,本来会做的题也做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中存在的通病。怎样对待学生“粗心”的毛病呢?埋怨和批评都是无济于事的。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弄清导致学生“粗心”的心理原因,并想出办法,加以克服。一、学生“粗心”的原因1、“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出现抄错题的现象。抄式题时,不是把数字抄错,就是把运算符号抄错;有的甚至上题抄一半,下题抄一半,头尾不相符;还有的把竖式中计算的正确结果,或演草纸上的正确结果,移到横式上就变了样;写递等式时把原来对的写成错的,或漏掉一部分没移下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进行四则运算,错误较多。寻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计算的法则概念掌握的不好;二是学生的“粗心”。“粗心”是指过失性的失误,本来不应该错的做错了,似乎纯属偶然,其实从心理现象来分析原因,这偶然中也有必然。一、感知模糊不精确小学生的感知特点之一是粗略而不精确,很容易产生视错觉。不难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常常把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写成与它相似的另一个数字和符号。如6写成9。把“÷”写成“ ”等等。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看到大概,举笔就写,导致遗漏。例如,3500抄成350,把41.2抄成412。二、注意品质差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水平参差不齐,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为此,我们广泛征集学生的错例,深入思考并分析其实质性原因,以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错例分析1.抄错题16-8——19-8;40÷8——40÷5诊断:感知比较粗略。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笼统、模糊,感知的目的性较差,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而遗漏了某些细节,导致抄错数或运算符号等。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分或下一题的后半部分,首尾不符。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9 6=1754÷9=53×8=28诊断:学生解题技巧不熟练。像2…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时,对于一些数据偏大的繁琐算式,学生都会感到头疼,有时会因粗心等原因造成错误的结果。假如能够灵活运用定律进行巧算,则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计算20022003×2004[分析与解]先把2004写成2004=2003 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学生在解题时因"粗心"而出错的现象,这种现象十分多见,同时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现象一:常常听到家长和老师这样反映:我的孩子做作业时真粗心,常常把数字抄错,比如将26抄写成29,计算怎么能正确呢?说了许多遍让他细心些就是不听.现象二:学生总是看错题目,如:将下列算式中得数大于50的算式圈出来.23+32 13+38 36+13 63-15  相似文献   

6.
在考试当中,因学生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失分,谓之“过失”失分。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占一、学生自身的原因1抄错题目,造成失分。有些学生在计算时,审题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出现数字书写错误。如把1078写成078,把35写成53等。还有些学生抄错运算符号,如把“+”号抄成“+”号、“X”号等。2字迹潦草,造成失分。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训练,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甚至有时自己都认不清到底写出来的是几。如9与4书写不清,把0写成6,把8写成3,等等。3由于“懒惰”,造成失分。有些学生缺乏认真刻苦、一丝一苟的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7.
1.粗心是一种错觉。我们知道,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叫感觉,综合起来对整体的认识叫知觉,两者合起来叫感知。感知有正确与错误两种,错误的感知就是错觉。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弱,在做练习时,常常出现抄错题的现象,比如将6看成9,将312看作321,或把运算符号抄错等,这些错觉必定会造成计算错误。  相似文献   

8.
粗心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所谓粗心,一般指过失性的失误,即本来不应该错的错了。导致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心理上究其原因,探讨相应对策,以助于学生严谨学习习惯的形成。一、粗心的心理原因与分析造成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的根源,是人的感知、思维、注意、记忆出现了障碍,其主要致错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粗略、不精细学生在学习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理解数学问题。由于他们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精细,加上他们看题、演算又急于求成,因而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计算,除了常见的知识性、方法性错误外,计算粗心的错误普遍存在.因此,要了解学生计算粗心错误的现状,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其计算粗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矫正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一、学生计算粗心的现状剖析从前馈理论看,教师掌握学生由粗心导致错误的反馈信息,在教学中给予有意控制,是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学生计算粗心主要表现有:(1)观察不细,忽视审题;(2)不择算法,计算无序;(3)字迹模糊,抄错抄漏;(4)应付了事,不作检查.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不应该犯的错误,家长常埋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老师常批评学生“马虎”。但结果往往是“屡纠”又“屡犯”。那么,怎样才能防治学生“粗心”的毛病呢?以下对小学生计算“粗心”进行五方面的心理分析,供参考。一、感知错觉而造成“粗心”学牛在计算时.首个必须成知数据与符号所织成的算式。但由于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不够精细,因而有时获得的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出现把9读成6,把36抄成63,把28十巴与8+82看成相等的算式,等等。这种“视而不见”的现象,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严重。小学生的感知有较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秋霞 《考试周刊》2014,(26):88-89
<正>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计算错误常常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感知粗略:学生计算时,感知事物比较笼统、粗糙,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常常感知失真,造成差错,如:把31写成13,把"-"看成"+",把109写成169等。书写不规范:书写不规范会给学生的计算带来影响。一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几年来所收集的题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我发现使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方面:1.视觉错误造成计算错误。一些学生在计算时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造成观察不仔细,结果形成对数字、运算符号的感知错误。如把109看成190,把6 6看成6×6,把"除"或"乘"简单地看成"除以"或"乘以"等,从而产生错误。  相似文献   

13.
<正>一、"乱花渐欲迷吾眼"——真是太粗心了吗现象描述1:我把题目抄错了。上完"一个数除以整数"后,我给学生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有一题是3.5÷14,居然有4个学生做上来是53÷14,还有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问我说:"老师这道题目你出错了,除不尽的。"这些学生订正以后,都觉得是自己太粗心,把题目抄错了。几天后进行单元测试,3.484÷5.2,也有3个学生做成3.484÷2.5,其中两个是前面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这两个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很多教师都想尽办法地教,但是都徒劳无功。现在我们应拨"乱"反"正",逆向思维,从学生的错误思维着手,寻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下面,就以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引导纠错的策略进行剖析。一、错因分析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粗心,造成粗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感知水平粗略。大部分学生的感知水平都能达到同龄孩子的平均水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业粗心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读题解答习惯而造成的"真性粗心"。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出发,运用圈一圈、标一标、补一补、添一添、想一想等策略,强化学生的习惯,从而减少"真性粗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的数学作业和数学试卷里,因粗心大意而造成错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看错题目、写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脱式多写误写、误抄得数、点错小数点、忘记写单位名称等,严重地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根治“粗心”病,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我们采取了以下五种方法: 一、把0~9十个数字写规范。由于基本数字书写不规范,1和7不分,2、3、5、8错认,6、0、9相混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往作业上抄得数时,把107写成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往往自责地说自己粗心。粗心除了由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外,大多是感知、思维、记忆等心理上的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8.
【直击现状】运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结合三年级下册期中独立作业进行了统计,发现计算出错(仅包括口算、估算、笔算三大题)的学生占了总数的39.8%,而且错误类型多样,其中漏题、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的占错误总数的27.8%,算理不明出错的占18.5%……学生自我反思太粗心。这些计算上的错误,难道真是"粗心"惹的祸吗?  相似文献   

19.
1.知觉的分化水平还处在初级水平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知觉,对事物只能作笼统的感知,而难于对相似结构的事物进行有效辨认。例如,在计算25×4÷25×4时,有些学生竟会得1。如果问及此题运算的顺序怎样,则绝不会有误,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学生对事物精确分化的水平较低,是由于这题结构与25×4÷(25×4)相似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粗心"将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