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凉州地区的粮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敦煌悬泉汉简释粹》《居延汉简》《居延新简》等五大汉简资料中,有不少关于汉代粮价的记载,它们反映出汉代凉州地区的粮价低于内郡地区粮价,并且处于当时粮价的低水平甚至最低水平状态。这种低水平状态的粮价,对当地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胡平生、张德芳二先生合著<敦煌悬泉汉简释粹>①一书收录悬泉置出土汉简272个编号,除录文外,详加注释,嘉惠学界,厥功甚伟.捧读之余,亦觉偶有不妥,兹仅就其断句之误,略陈己见,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敦煌研究》2 0 0 3年第 1期刊有袁延胜先生《也谈〈过长罗侯费用簿〉的史实》一文 ,文中就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部分汉简的定名与史实作了一些考证。本人手头尚无这方面的资料 ,现仅就该部分汉简的定名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不当之处 ,尚祈方家示正 !张德芳先生选录了 1 8枚悬泉汉简 ,定名为《长罗侯费用簿》。顾名思义 ,此当是长罗侯常惠的费用簿。但汉简内容为悬泉置供应所有经由此置来往人员的费用帐目 ,长罗侯一行只占简文的一小部分 ;且长罗侯的费用除此一置外 ,所到之处 ,均需供应。此张先生定名不当之处也。王子今先生改名…  相似文献   

4.
敦煌悬泉汉简中的《过长罗侯费用薄》的性质 ,有说是“神爵二年送公主出塞前 (即神爵元年 )常惠奉命使乌孙迎取聘礼路过悬泉置时的开支帐目” ,还需商榷。我们认为《过长罗侯费用薄》应是西汉政府为了打击匈奴、安定西域而派长罗侯增兵西域、增强西域屯田力量路过悬泉置时的开支帐目。  相似文献   

5.
敦煌学研究认为悬泉发现的文物并不只限于汉代,悬泉也并非自西汉末不设“置”就荡然沉睡了两千年,至少在《西凉异物志》中还记载其存在及风物。不能“借物断代”将与汉简同时出土的残纸误断为西汉纸。书法史上书体的演变是一个沿续渐进的过程,后代的人可能保存或复制或仿效前代的书体,而在前代要出现本来是后代才出现的书体是不可能的。由作为一定历史朝代文化信息符号的文字书体进行分析,应该认为出土的悬泉残纸及其文字是魏晋墨迹。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与之相伴的却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及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退化。“敬奉天时”“顺时施政”“以时禁发”“勿犯四时禁”等思想逐渐成为时代的强音,这在近年来考古发现的秦汉律令文献中得到了充分的佐证。云梦秦简《田律》《法律答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敦煌悬泉置《四时月令五十条》及居延汉简中都有明确的环境保护律令内容。秦汉时代环境保护理念及实践的发展,从社会根源看,源自于生态环境退化的社会现实;从思想根源来看,则是上古环境禁忌及传统农耕文明孕育的“月令”图式与现实环境问题互动耦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敦煌悬泉置F13出土的一枚有关《列女传》的汉简,对于考察东汉初期门阀政治的形成和女性观念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简文记载“大司马吴公女嫁为南阳太守男”,反映出东汉初期上层官僚与地方豪强的结合,是东汉门阀政治的典型写照。简文所记“妇谒归,负期一日”而要载于《列女传》,反映出东汉时期女性观念的转变。悬泉《列女传》简还使我们对敦煌汉简中的一枚《列女传》简作出了正确的释读。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敦煌悬泉汉简等史料并经实地考察,对于汉代敦煌郡境内的邮驿系统及其所设置、骑置、驿和若干亭的位置和所存遗址,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简讯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2、3卷出版 郝春文先生编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2、3卷,已于2003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全书共第30卷(第1卷于2001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1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加以校  相似文献   

10.
悬泉汉简作为汉代邮驿机构悬泉置的日常运作档案文书,与地方机构紧密联系或有亲近关系,对地方的社会与政治制度有较多的涉及。其中所记录的敦煌郡属县长官"令""长"的变化及郡县吏员的守官制度,是史书不曾记录的史实。对此等变化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汉代的职官制度,对西北地方政治史研究来说无疑也是一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自从敦煌汉简出土以来,已近一个世纪;居延汉简的出土,也已逾60年。学者对这些可靠的带文字的文物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王国维写成了不朽的论文《简牍检署考》,陈直完成数十万字的巨著《居延汉简研究》,海内外学者的相关论著已有上百种之多。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敦煌悬泉遗址简牍整理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悬泉遗址进行了连续3年的发掘,又经3年整理,到1995年,已完成出土简牍释文初稿。本文就悬泉简牍的分类,汉代的邮驿制度、长安至敦煌的驿置里程、悬泉简牍对河西、西域史研究的价值等方面,对悬泉简牍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代的秦国,是以军功论赏的,所谓“尚首功之国”。但对于秦兵在战争中斩首受赏进爵,史籍记载不详,并有抵牾。尤其是对《荀子·议兵篇》中所说“五甲首而隶五客,是最为众疆长久,多地以正”中的“甲首”、“隶五家”的解释,众说纷纭。本文试作浅释。兹先列各家对“甲首”的注释: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定法篇》第912页注32引太田方曰:“愚按甲首犹兵长也”。高亨说:“甲首,敌国甲士的头,非一般百姓的头”。(《商君书注译》第152页) 熊铁基认为:“甲首”是“身披甲胄的官长。”(《秦汉史论丛》第一辑第57页)“甲首”  相似文献   

14.
郑炳林 《家教指南》2023,(5):103-112
悬泉汉简中有很多记载西汉敦煌郡酒的酿造、销售和交流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探讨得知其酿造方法有来自中原地区,亦有来自西域地区,主要根据是酒麹的来源有中原地区移民带入的,也有由西域胡商贩运而来的,这两种酿造方法在敦煌地区进行交流。西汉敦煌地区酒的酿造和饮用非常普遍,受饮酒风气影响,酒的销售也非常普遍,悬泉置为了招待过往使客、使者需要支出大量的酒,当悬泉置的酿造不能满足其需要时,就需要出资向民间酿造机构酒铺购买酒,因此酒在当时就成为敦煌市场上常见的商品。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肩水金关、敦煌悬泉汉简、地湾汉简陆续公布,汉简中的"牛"资料也越来越多面世,通过对官牛、畜牛、车夫和车长、车一辆牛二、牛病和治牛官等五个问题的具体分析,以期对原有汉简牛资料研究做一个补充,相信西北汉简全部简文公布后该问题的研究会持续。  相似文献   

16.
敦煌悬泉置出土的九枚汉简所记西汉元帝永光五年西域史事在不同程度上填补丁史书记载的缺漏,可以据此深化对汉代西域史事的认识,在研究西域史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敦煌写本医方《头、目、产病方书》第3930页中有两处"掘"的用例,原文如下:"又方取葱白两握掘豉半升"(第3930页,第55行);"葱一掘"(第3930页,第126行)。范崇峰(2007)《谈敦煌卷子中的量词"掘"》(以下简称《谈》)认为上例中的"掘"为量词,并引证文献用例说明汉语中存在量词"掘"。引证的文献大多可以作为"掘"量词用例的确凿证据。史文磊(2008)《汉语中真的存在量词"掘"吗》  相似文献   

18.
敦煌释词     
敦煌文书的语辞研究,以其成就而言,蒋礼鸿师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敦煌资料>(第一辑)词释》堪称登峰造极,尔后,郭在贻师、项楚递有补释,成就亦有可观。余以浅陋之质,数载之力以肄习敦煌文书,虽无发明,亦偶有所得;今录而集之,期於释读敦煌文书有所裨益。大方之家,勿以附骥尾而哂焉。障绰《叶净能诗》:“忽有一将军,身穿金甲,障上兜鍪,拔剑上殿,拟斩岳神。”(《敦煌变文集》,218页)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二册《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最后一段,引用了苏轼《赤壁赋》中的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前人们还据此概括了一个成语:沧海一粟。那么,此处的“粟”指何物?一般的辞书都释为粮食的“粟”或“谷子”“谷粒”。《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汉语成语词典》1986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辞源》1983年修订本 (2000年印刷)、《辞海》1999年版,在释“沧海一粟”时,都是这样理解的(分别见第122页、76页、1863页、缩印本1072页)。不少教材和选本,则对此未作注释,或许是编者认为它就是上面所指的内容,人们容…  相似文献   

20.
简讯、补白     
玉门花海所出汉代七棱觚断句之误叶爱国《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刊有张小锋先生《玉门花海所出汉代七棱觚新探》一文,文中将觚文130字全文移录①。据附注,知其断句一仍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及吴竍骧、李永良、马建华《敦煌汉简释文》,无更动。案觚文“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履道,此绝矣!”张文将“道”字属下,殆因不识“道”字所致也。道、蹈二字古通用,《释名·释道》:“道—达曰道路。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践蹈而露见也。”又《释姿容》:“蹈,道也。以足践之如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