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许可 《沧州师专学报》2012,(4):96-99,110
毛泽东诗词体现了毛泽东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诗词意象丰富,形神兼备。外在的神采和内在的灵韵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体现。就其英文版本而言,就有十几个。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给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毛泽东诗词的形、韵之美和意象关是英译的关键,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分析毛泽东诗词的翻译,使读者从英译角度更好地欣赏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2.
选用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概念探讨毛泽东诗词中意象英译的有效途径.从译本读者的期待视野出发,指出英译毛泽东诗词意象首先应尽可能再现其艺术美,同时需努力保留其政治内涵,尽力再现原作将政治融入意象的巧妙手法.并结合读者的定向和创新期待,分类探讨不同意象的处理方法,旨在给毛诗意象的英译提供新的启示.对关注读者地位和建立客观全面的翻译批评观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义学从研究词义的角度为研究《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英译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译者翻译过程中对词义的甄别与选择、对源语所处的语境与时代的考虑,对译入语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的关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对毛泽东著作的英译研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人们已从多方面对伟人的诗词英译进行研究,但是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其研究尚为空白。作者拟应用该理论对毛泽东诗词英译进行对比研究,从崭新的角度分析论证,旨在提高诗词评价和翻译的质量,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在分析基于美育的"毛泽东诗词英译赏析"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运用美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理据,探索了基于美育中音美、形美和意美的"毛泽东诗词英译赏析"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供参考方案,也为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赏析提供更多视角。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诗词的英译是十分艰难的工作,不仅要考虑到诗词格律,还要推敲选词造句,更要领会字里行间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本文以详实的翻译语料,以毛泽东同志诗词中“山”的意象英译为中心,从特指、形意、传说和泛指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如何有效地补偿英语读者中国文化语境的缺损,更好地达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传播已有80年的历史,直至今天仍陆续有新译本出版。本文研究分析许渊冲译本《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与杰里米·英格尔斯译本《伏龙:毛泽东诗词中的孙子兵法》中毛泽东诗词的英译,探究这些译本如何呈现毛泽东诗词中的红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中数词的使用俯拾皆是.这些数词或实或虚,运用自如,毫无斧凿之痕,对表现诗词的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数词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使用,使诗人的匠心独运和数词产生了非凡魅力,通过对毛泽东诗词英译中数词翻译的比较,可以研究数词翻译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9.
于洪波 《海外英语》2015,(1):186-188
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不仅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而且在中国整个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薛涛诗词翻译的研究不仅可以加强译语读者对薛涛本人和其诗词的了解,同时也能促进中国古典文化的广泛传播。该文介绍了薛涛诗词的英译概况及其诗词的英译研究的情况,并对薛涛诗词英译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对薛涛诗词的英译提供一些帮助,推进西方世界对薛涛诗词的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飞动之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之一。因此,在英译的过程当中,就应该注意对毛泽东诗词意象动态美的把握;而对意象动态美的把握,关键在于诗词多层意蕴的开掘和强化感觉效果。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正是译者所应遵循的翻译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以主位推进模式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在毛泽东诗词英译中的应用,以期拓宽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研究领域。首先简要总结了主位推进的研究成果,然后阐述了主位推进模式的五种基本类型,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理论在毛泽东诗词翻译应用中的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中数字"万""千"频频出现,将磅礴气势,豪情万丈推向极致,而如何将这种虚化意象在英译中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选取毛泽东诗词英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分析对象,探讨数字"万""千"的翻译策略,以期再现原诗数字所体现的磅礴气势与美学意趣。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诗词中双关、顶真、警策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美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其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过程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遭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中双关、顶真、警策等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赵甄陶教授创作的诗词和英译毛泽东诗词中,选择其代表作加以评论,赞扬了赵教授在诗词中所寄寓的情怀,分析了赵教授的诗词创作与译作,巧妙的构思,和谐的韵律,精当的语言,及独特的情境与意境。  相似文献   

15.
意境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诗人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受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中互文、设问、指代等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诗词英译的最大障碍是文化语境,而文化语境正是汉语诗词诗味之所在。因此,如何处理好汉语诗词英译中的文化语境,使译诗尽量达意、传神,达到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译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译者奋斗不息的目标。辜正坤《英汉对照韵译毛泽东诗词》在处理文化语境时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方法,使译诗取得较好的整体艺术效果,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赵爱仙 《考试周刊》2009,(30):20-21
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产。为了能让英语读者阅读、鉴赏这朵中国文化的奇葩,中国译者将毛泽东诗词翻译成了英文,并且有好几个版本。“山”是毛泽东诗词中很重要的意象之一。中国的译者在翻译毛泽东诗词中的“山”的时候用词很准确。即使在一个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没有进行统一.也有可能对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影响。本文作者对外文版和黄译版中毛泽东诗词中“山”的译文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张艳 《现代语文》2010,(4):147-148
诗词鉴赏是什么?陈新璋先生认为:"诗词鉴赏属于艺术欣赏的范畴,是读者对诗词作品由感觉引起,进行体验,加以认识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大体可以这样描述:诗词作品以文字符号或者声音的形式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或听觉,由此引起读者的感知、联想,体会出作品中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诗论与诗词》一书站在现代诗学的高度,结合毛泽东诗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形态和显著特征,将对毛泽东诗学理论的阐述与其诗词作品的审美结合起来,以启发读者对中国新诗发展现实问题的思考,为寻找中国新诗出路指明一道突破口。全书形成了内在严密逻辑结构,以问题阈的设置导向理论思考,以现实情境的切入返回毛泽东的诗学现场,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结中逻辑地彰显课题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其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学术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词细腻含蓄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也是艺术美学与文字美学相结合的感染力,能激发读者对美的触觉及感性意念。因此,从翻译角度上来讲,意象是诗的灵魂,译诗即译意象。此文概括总结了中国古诗意境的表现方式以及意境传达的英译策略,有助于译者更准确地英译古诗意境美。把中国的文化美、中国的古典神韵传达给更多的西方读者,使全世界更多的读者能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此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