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翻译理论赋予原文与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译文只是原文的临摹或仿拟,必须忠实于原文,做到与原文完全对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解构传统翻译忠实观,否定原文高贵而译文低贱的等级观念,重新表述"忠实",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来重新审视传统上的忠实观.  相似文献   

2.
陆丽英 《文教资料》2008,(30):61-62
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译者在选择原文时具有主动性,在运用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上以及在理解和表达原文上具有能动性.翻译过程是译者与原文的对话,并且这种对话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方法指津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地落实,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和原文一致.  相似文献   

5.
李力 《教学研究》2006,(2):149-151,154
从翻译的目的、过程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文体对翻译的制约作用,指出译文质量受到对原文文体把握程度的影响,对原文文体的分析与理解是忠实、通顺、流畅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语场、语旨、语式是三个重要变项,在翻译中它们要求译者必须从原文语篇的语域出发,发现构成语篇的文体特征,确定原文语篇的体裁,从而为建立原文语篇与译文语篇在功能上的对等创造条件,进而成功解码,译好原文语篇.  相似文献   

7.
《论语正义》考据详实,引文繁富,是有清一代十三经注疏中的重要著作.其中《为政》一篇引书多达127种170余篇,经、史、子、集均有涉及.梳理其引文并与原文对照阅读,可见其引原文者占居多数,也有引全文但有文字差异、节引原文、意引原文的情况,更引文错误的现象,呈现了《论语正义》的引书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毅 《文教资料》2009,(25):56-57
英泽汉时译者必须理解原文.其关键是理解语言现象,即辨明词义,弄清语法结构,掌握惯用法;另外,理解逻辑关系和原文所涉及的事物也十分重要.本文从理解语言现象、逻辑关系、原文所涉及的事物三方面.举例说明了英译汉时如何正确理解原文.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质量标准,是翻译实践必须严格遵循的准则,是衡量译文质量的一个尺度.翻译工作绝对不是简单地或者原封不动地照搬原文的表达形式,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与原文作用对等的语言手法来表达含义.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特别留意跟原文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两个特殊的语言外部因素:语境和语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捕捉话语的核心与实质,更好地理解原文,同时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与韵味,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文是否能够完全将原文的意蕴表达出来,与译者对原文中用词意义的贴切理解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在英汉互译时,仔细推敲关键词、关键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译文的风格和可接受性两方面讨论文学翻译的等值问题,由于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时可以适当变通,但要尽力保持原文的风格,要力求与原文等值;与原文等值的译文具有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南州六月荔枝丹》与《生物学碎锦》中的原文相比,有很大改动.于是,在教学该课文前笔者给学生印发了原文,让同学们比勘课文与原文的不同之处,体验编者的个中艰辛,让学生与"编者"对话,过回"编者"瘾.这节课让大家说说编者作了哪些方面的改动,改得是否有道理. 生:有许多标点改动. 师:分类举例说说有哪些,你作为编者会同意吗? 生:如课文第五小节"重达四五十克",原文"四五"之间有顿号;课本第八小节"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原文"四五"之间也有顿号.原文加顿号加错了,我作为编者也同意去掉顿号.  相似文献   

14.
1.D(A项对原文理解错误,"激活……通透性"与"干扰蛋白质或核酸合成"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B项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细菌的破坏性更强;C项原文无依据。原文为抑制细菌感染,不是"杀死病毒") 2.C("抗生素降低了人的抵抗能力"在文中无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苗族古歌时,既要关注原文中原生态文化因素,又要恰当处理与原文意义动态对等的问题,切忌过分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形式内容方面的绝对统一对等.具体的翻译方法就是:译文通过解释,或者补充说明的方式,将苗族古歌中的原生态文化内容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正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精髓,还保留了其原生态文化的韵味,从而达到原生态文化动态对等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作文指导] 题目精析:这次作文有两个要求:1.写一篇读后感,文章可以是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也可以是最近课外读过的;2.文章的题日可以按要求来拟,也可以根据内容自拟。重点指导:首先要读懂原文。读后的感受和体会都源于原文,而感受和体会是否与原文相符、是否正确,都取决于是否读懂了原文。因此,写读后感之前,一定要把原文读懂、读透,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段落结构、写作特点,以及重点、难点等等。其次,要联系实际。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  相似文献   

1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个中译本对比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完美典范,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文章对比分析了此书的两个中译本,分析译者是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保持译文的表达力、再现原文的风格与神韵的.  相似文献   

18.
<正>陷阱一:背离原文,曲解观点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选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典例】(全题见2013年湖南卷第14题)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  相似文献   

19.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把原文的句子结构整个保存下来或只稍加改变即可,但在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做较大的改变.分句法和合句法是改变原文句子结构的两种重要方法.所谓分句法是指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所谓合句法是指把原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一个复合句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来表达.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李金达教授说过,汉译英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打破词类固定化的概念.这是颇有见地的.这种主张和做法,并不违背我国译界历来遵循的准则——“信、达、雅”.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和翻译研究工作的深入,“信、达、雅”已被赋于了新的含义.“信”是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在这里,信息既指字面的,也指隐含的;既指形式的,也指内涵的;它是语义,修辞和语用的总和.“达”是用通达自然的目的语进行表述,使译文读者的感受与原文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雅”可以理解为再现原语的文体风貌,即原文是法律语不能译成通俗语,原文是口语不能译成书面语,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