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艺术和民俗艺术这两个词,意义虽然很相近,但是内涵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从两个词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二者间的区别与联系。民族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整体的已经固有成形的,能体现民族特色传递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它更具有权威性、完整性、独立性、传承性、正统性和艺术性。而民俗更多的是指民间民众而非强调一整个民族或国家。它具有普遍性、变异性、地域性、习俗性、集体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要全面营造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社会氛围,除了人格本位教育,还要从多方面入手。对他们的教育要多讲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勇敢、斗争意识。同时高校应更多的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的思想、精神引导上,创新引导方法。最终体现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植创造能力的活动之中,使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节奏,成为与时俱进的新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3.
屠格涅夫晚年创作了 82首散文诗 ,它是作家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 ,是作家晚年对社会生活、人生价值导向问题的深刻反思。本文就从屠格涅夫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探索以及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三个方面 ,探讨他的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4.
图腾情结是民族文化最原始的情感,是民族凝聚力最深层、最牢固的精神价值,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对龙的崇拜即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情结,它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一精神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神话英雄行为看中国和希腊民族性格的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是人类心理历程上的一种特殊情结,它间接反映着不同民族的不同性格特点,从神话英雄崇尚利他和追求利己的不同行为动机、喜欢劳动和爱好冒险的不同行为方式、克己和纵欲的不同生活态度以及功成名就和得不偿失的不同行为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希腊分别具有内向深沉、好静稳重和自由奔效、躁动不安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6.
莫言小说的创作基础是历史观。历史观不仅决定了莫言的英雄崇拜情结,而且使莫言小说的历史叙事传奇化、人物塑造英雄化。莫言小说的英雄主义给新时期文学注入了强者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所创造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式。西北民族情结作为西北民族重要的精神生活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态环境变迁地影响。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地貌、气候等生态变迁情况的分析,试将民族情结放入历史地理环境中研究,做出一些新的尝试与探索,即西北生态环境的变迁使西北民族历史地形成了猫冬情结、大海情结与恋乡情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纠葛,共同构成了西北民族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特质。  相似文献   

8.
张承志的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英雄主义特征。他的文学作品的英雄主义具有与众不同的含义。勇于挑战的英雄主义情结,使张承志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精英文学潮流消退、文学逐渐走向市场的趋势下,本着道德理想主义精神,坚忍地捍卫着文学和心灵的那方净土;同时,在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当今社会,不随波逐流,鄙弃功利,为了心中的“念想”毅然放弄所熟知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选择了异话、异域的宗教和文化。张承志的英雄主义情结师承于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整个社会有着思想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承志是虔敬的回教徒,他认为回族是失去故乡、失去母语的民族.于是,他始终有一种异乡人情结,使他骚动不安.由异乡人情结而导致的是追寻情结和流浪情结,这情结是回族一代代遗传下来的秉性,他们世代流浪、迁徙、漂泊,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的生命延续,最后凝结成一种高尚的民族情结.因此,回族题材小说则成了张承志小说创作中一片绿洲,他站在民间宗教的立场上摆脱汉、伊两种文化选择的束缚,以伊斯兰教徒的身份体悟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情结以展示其背后的民族意识和宗教情感,用生命浸润母族的文化品格,向世界传递深刻的生命启示,折射出张承志小说独特鲜明的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10.
焦艳 《青海教育》2011,(7):60-60
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是它一旦进入课堂,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而不是趋于形式不伦不类甚至以讹传讹,这不仅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 ,但它的文化价值取向无疑带有鲜明的民族性 ,是中国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 ,是危机关头的忧患情结、处世与思维中的贵中守和的中庸原则、与其它民族关系上的博大容纳精神、政治文化上的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的凝点。  相似文献   

12.
《送报侠》和《四世同堂》是中华抗战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小说佳作,其中郁积着两位作家同一种情结:守望情结。忧患意识是守望情结的核心内容,它是国难当头民族自卫、自尊、自强心理的内隐和外显。“清肌”意识是守望情结的重要构成元素,它体现了作家对民族肌体、民族血脉是否健全的深层探索和关注。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守望情结,因和国际主义精神相融合而更显其正义光芒。为人生而艺术的大写实风格与平民化的视角,主题的明约性与复义性,结构的平实性与宏阔气度,分别显示了《送报侠》和《四世同堂》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但它的化价值取向无疑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中国民族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是危机关头的忧患情结,处世与思维中的贵中守和的中庸原则,与其它民族关系上的博大容纳精神,政治化上的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的凝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荣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73-174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应让中国传统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充分发挥其功能,更好地培养民族精神,凝结民族情结,宏扬民族文化,贯彻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德意志统一大潮中,出身于资产阶级的拉萨尔,却担任了“全德工人联合会”主席,而后违背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愿。选择了与俾斯麦的合作,客观上推动、加速了德意志的统一。拉萨尔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其对德意志民族统一任务的认识、民族主义的影响及其贵族式的英雄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儒家思想,有着极具特色的陶瓷文化、建筑文化和丝茶文化……我们力求用民族精神支撑产品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中表现出那种深沉含蓄和诗情画意。目前,我国的产品设计缺少统一而独特的风格特点,使得我们的产品除了质量以外没有文化层面的竞争实力。可怕的抄袭会使我们的产品距离民族个性越来越远,甚至断送我们的设计血脉,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一个好的产品可以流传百年,可能正因为它蕴含了特有的文化现象或文化情结,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会深深打下时代和地域的烙印,因为它不仅是技术的产物,也是情感的聚集,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词作为农业文明所折射的国家观念和族体观念,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发挥了文化辐射和政治凝聚的作用,具有华夏中心主义的深刻内容,涵盖了华夏文明特质的“中国情结”,也深深融入民间信仰和大众化领域,表达了民族伦理价值与国家主体结构相符合的普遍认同感。随着和平统一祖国的时代大潮的到来,又焕出民族再崛起的极大热情,本文以“中国情结”为基本视点,借助国家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理性成分的分析,强调中华  相似文献   

18.
民间音乐的形式丰富多彩,然而最具特色的便是戏曲艺术。戏曲艺术是集唱、念、坐、打于一身的音乐表现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将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引进课堂不仅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9.
民间音乐的形式丰富多彩,然而最具特色的便是戏曲艺术。戏曲艺术是集唱、念、坐、打于一身的音乐表现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将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引进课堂不仅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民间音乐尤其是戏曲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20.
儒家英雄主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或者伦理英雄主义,它建立在对既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认同和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内心道德观念,自觉地控制、约束、调整自己的行为,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儒家英雄主义包含丰富内容,注重高度的道德自觉,推崇正心诚意,强调德才并重,尊重社会规范.认真汲取历史上英雄主义的合理因素,构建信息时代的英雄主义,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快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