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手段,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倡写真述实,培养诚实的品质;巧设训练内容,关注心理诉求;指导写好练笔,宣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2.
培养高师学生心理教育能力是提高未来教师职业能力的需要,是解决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缺乏的需要,是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需要。公共课心理学在培养高师学生心理教育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重新确立公共课心理学的课程目标,突出培养心理教育能力的任务;构建“1+2”的大心理学模式,适应高师学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需要;改进教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从事心理教育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作文是客观生活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感情的具体展现。作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我们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语言表达、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写作教学中最关键的心智训练--培养健康的心理这一环节。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际,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田慧 《文学教育(上)》2011,(18):102-103
作文,在众多学生眼里,是个“庞然大物”,他们不由自主地会望而生畏,不想去学,不愿去写。即便写了,也是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呆滞死板,平淡无奇,让人读来乏味。究其原因,除了对生活缺乏精细的观察及情感体验、缺乏语词的积累外,最重要的是缺乏丰富的想象。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宋汪洋 《广西教育》2012,(18):71-7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包括学科教学在内的所有教育环节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那将会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突出职教特色,把行业心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重点;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四化”,即教学内容模块化、组织教学情境化、能力训练项目化、评价方式开放化。同时构建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成长能力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语文素质,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尤其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1.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创新思维。学生作文是他们认识水平的物化形态,大多数学生作文缺乏新意,尤其表现在内容上。如写教师就一定要带病工作、深夜补课“,春蚕”“、蜡烛”成了教师的代名词;写学生就一定是乐于助人、劳动积极。内容消极,缺乏独立人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的逆向或多向思维的指导,保持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2.启发学生触发联想,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受到生理发展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双重制约,小学生通常较为缺乏自主能力,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父母以及教师的帮助。长此以往,小学生就容易养成依赖的心理。这种依赖心理若不处理好,则可能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日后成长。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英语周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大部分学生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自己愿意想的,说自己愿意说的,写自己会写的,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致使他们无法察觉到自身的力量,对自身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应用叙事疗法则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基于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从“外化对话,激发改变动力”、“重塑对话,重现生命闪光”、“由薄到厚,发展积极思维”、“见证对话,增强改变动力”和“应用延伸,预防重于治疗”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中应用叙事疗法,为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里都是父母的宝贝,再加上部分家长的溺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处于心理的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中坚力  相似文献   

12.
王红 《文教资料》2010,(36):96-97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以作文教学为依托,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李宁 《华章》2013,(20)
文章从五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包括:提高体育老师本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灵融入,把“要我学”改为“我要学”;运用回忆技术动作组织教学;利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它属于活动课范畴,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和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同于心理学理论课,因为它不仅仅是定义、概念和心理学理论的讲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不同于游戏与活动,因为它不仅仅是只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进行情绪体验,而没有“知”的指导。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也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注重“理”的讲授、只注重“情”的体验或只注…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独立学院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特殊性。因此,应加强独立学院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开展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创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为重点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从教以来,我积极投身语文教改、教研工作,在教学中一直坚持语文创新研究,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与道德品质培养相结合,充分关注语文人文价值在教育、教学中的开掘及利用,注重研究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资源,整合其有用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领域。为了让学生摆脱被动作文的痛苦,在开心快乐中提高写作兴趣,并有效提高写作记叙文的能力,我在这堂名为“学会在叙事中合理运用议论”的作文教学课中,设计了用“闯关游戏”串联始终的方…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存在体质差异的同时,心理方面的差异愈来愈大,而体育课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直接、最自然、效果也是最明显的。为此,我以“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三种体现体育学科特点的心理品质为重点进行分类编组,尝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采用耐挫折能力培养,注重情感教育,采用心理诱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写作技巧、文字功夫外,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社会主义觉悟。“文如其人”,“文以载道”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一、重视作文指导的导向性,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作文指导首先必须是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指导。在作文指导时,应十分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能力。如:在指导学生写《榜样的力量》这篇记叙文时,首先结合审题…  相似文献   

19.
作文能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方面 ,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下 ,作文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写作能力的素质主要包括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 ,作文教学应注重这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一、丰富写作素材 ,拓宽命题范围学生观察、体验、认识生活的能力是写作的前提 ,缺乏生活 ,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 ,是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根本原因所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培养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领悟生…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悟性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隐”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写”能力,要强化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