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合性道德教育论是日本学者伊藤启一倡导并成为当代日本具有一定影响的道德教学理论之一。伊藤启一以核心关键词"统合性"为统摄,将教师主导的A型(传授·理解型)教学与儿童主体的B型(接纳·创造型)教学融合于多课时大主题的道德教学中,以实现一种简单易行、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培养儿童丰富的道德性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对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类研究结合起来;因此,我的通篇论文将试图从这两个角度表达我的看法。道德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是价值观的相对性问题:是否存在着儿童应具有的普遍的价值观?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以最近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存在着普遍的道德发展阶段。这些成果帮助我们得出了一种道德教育的哲学——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道德发展的促进而不是直接传授一些固定的道德准则。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既是心理学的、又是哲学的道德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3.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奥田真义就加强中小学道德教育问题发表了述评。 文章说:为加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日本在中小学开设了道德教育课。道德教育课的开设有两个主要的理由:一是保持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全体教育活动之中去,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使道德教育能够有组织地、有计划地进行;二是进一步明确规定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目标,把道德教育课作为教育课程中的一个领域。 小学道德课的教师原则上由班主任担任,因为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学生的机会最多,对学生最了  相似文献   

4.
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是当代西方德育思想流派中独树一帜的英国教育哲学家,他把道德视为处理道德问题的过程,进而把这一过程和处理道德问题时的有关因素分解成道德构件,揭示了德育是一个多维的、多程序的、长期的过程。本文从道德与道德原则、理性与有道德的人、道德教育与教师、道德评定等四个方面综合评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反道德的现象,即"目中无人"的道德教育、道德伪善和道德权利的遮蔽,这些都是背离道德教育的宗旨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首先,它承认人的存在,承认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这是道德的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其次,主体性道德教育崇尚道德教育主体人的自由,从而达到道德行为的自觉和自律,最终上升为活动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以信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不同在于它强调未来性、生成性、双边性.突出信任这一主题的道德教育包含放心托付、承诺兑现、责任承担、批评反思等基本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可以生成诚意与诚实、关心与自律、责任等最基本的道德,另一方面则可以生成荣誉和高尚等理想道德.  相似文献   

7.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访谈法调查与分析了四川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观。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小学教师对于道德与道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很模糊。虽然教师们都认可道德教育实施的可能性.并对德育实践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希望,但这些理解和希望表明学校道德教育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或者需要改进。这些调查结果反映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生存资格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工具化问题、道德共识等问题。因此,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状况,改变观念,探索道德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一代的道德教育,是以掌握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为前提的。个人道德教育的最高水平,表现在对行为的外部要求和内部准则的定向能力上,而且这种定向能力应该是与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相符合的。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他不仅掌握了道德知识,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按照这些知识去行动。在受过道德教育的人身上,形成了稳定的道德动机,这种道德动机激发他们表现出与社会相适应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社会道德问题在韩国经历近代化期间引发了诸多形态的问题。通过学校的道德教育才能够解决与道德有关的各种问题。不过韩国的道德教育是在从西欧引发的道德教育克服二分法时开始的。超越这种二分法的努力可以通过一体化人格教育论,教学改革的质的研究.以及新观点中的道德与教育的整体性的确立及最终通过教师与学生间克服二分法才能得以解决。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道德理论,可以举构成主义,以这种构成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对话学习在学校或在我们社会对新的道德共同体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社会道德问题在韩国经历近代化期间引发了诸多形态的问题。通过学校的道德教育才能够解决与道德有关的各种问题。不过韩国的道德教育是在从西欧引发的道德教育克服二分法时开始的。超越这种二分法的努力可以通过一体化人格教育论,教学改革的质的研究。以及新观点中的道德与教育的整体性的确立及最终通过教师与学生间克服二分法才能得以解决。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道德理论,可以举构成主义,以这种构成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对话学习在学校或在我们社会对新的道德共同体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社会转型期。在此时期,美国出现了因严重的社会失范而引发的种种社会矛盾与问题。基于社会危机主要是一种道德危机的判断,杜威围绕着寻找新道德的基础和维持、再生产新道德的机构这两个主要课题展开了其民主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实现民主主义,以民主主义改造道德教育。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同样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下中国道德教育改革有两点启示:一是凸显道德教育的民主目的;二是重视道德教育自身的民主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课题,它有别于学科教育,对于中学生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作为一线的道德教育者,感受着道德教育的变化,有着良好的一面,但是存在许多缺陷。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道德教育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教育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增多,提高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已成为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各高校要明确当前教师学术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问题的成因,通过营造学术道德氛国、普及学术道德规范、拓展学术道德教育渠道、建立学术道德教育运行机制来强化教师的学术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决定了这个时代里道德教育的可能遭遇,但道德教育绝不能完全屈从于时代精神。由于沉思和德性密切相关,在一个平庸的时代里,道德的平庸不可避免。道德教育要避免平庸,必须从人的超越性出发,重审好人教育的古典哲学,以平衡道德与教育之间的张力,将道德教育由消极的行为训练提升为一种积极的行动;通过德性践行以恢复道德及其教育的确定性,并将道德教育定位于为平凡的人提供崇高生活的可能性,以避免平庸的恶。  相似文献   

16.
改革,使道德教育面临着与过去大不相同的新形势。在当前,经济改革与道德水平的关系如何?改革中还要不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在这些问题上,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正确认识改革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摆在宣传、教育和伦理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验式道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验式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创新课程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手段”的道德教育教学新理念;要求教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铭记“导”是主线,“演”是手段,“和”是极致;要求教师有效整合课内外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家庭生活和日常交往中体验,让大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努力实现道德教育的互动,更好地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践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道德教育的低效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有:教师专业道德教育设计上的"碎片化",教师专业道德典范开发与运用上的"造神"倾向,教师专业道德宣导的"一维化"和教师专业道德活动的"运动化"。破解教师专业道德教育的低效化这一难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打破教师专业道德教育思维的天花板,深入系统地探寻教师专业道德教育本真;聚焦"典范行为"或事件,推进教师专业道德教育资源开发;立足教师主体性激发,科学实施教师专业道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解决道德教育本身的道德问题,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为道德教育的目标;2.以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目的性为道德教育的内容;3.以加强与学生生活伯联系为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归根地底,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万增奎 《教育探索》2007,3(7):107-108
学校是传递人类文明的场所,课堂道德是社会道德的缩影.课堂道德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的道德行为,而且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课堂道德教育的本质观、主体观、师生观,是课堂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