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以来,河南省浚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立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实际,从“育人先育心,成材先成人”的思想出发,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撬动人全面发展的支点”的地位和作用,把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进行开发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实施教育创新研究,将其培植成为深化课  相似文献   

2.
优质教育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如果要给优质教育找个支点的话,我认为“三个发展”事关根本,足可擎起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地球.”这是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基米德说过的豪言壮语,这句话使我们对“杠杆能够省力”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阿基米德不可能在地球外找到一个立足点,也不可能找到一个支点支持他那足够长的杠杆.其次,即使我们帮他找到了立足点和支点,并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棍,从课本78页中知道地球的质量是6.0×10~24千克,合6.0×10~25牛.一个人的质量约为60千克.合600牛.若人用的最大力是600牛,那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必须是阻力臂的…  相似文献   

4.
在上教版第二册《杠杆》一节中,我问学生“在古代有四两拨千斤之说,为什么四两可拨千斤?阿基米德有一句著名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可能吗?”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想像。  相似文献   

5.
孙春娟 《现代语文》2009,(5):106-106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的醒世恒言。它启示我们:只要找准支点,撬动杠杆,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同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应如此。怎样教好课文,使阅读教学富有成效,就必须找准这个神奇支点,只有找准要害,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何妍:俞教授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深化改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素质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地区和学校也已经在开展“六育融合”“六育同构”等探索和实践。厘清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总体上讲,您是如何理解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据说,正当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醉心于杠杆问题的研究时,叙拉古国王曾责问他:“为什么你的研究只停留在学问的游戏上?你所研究的学问到底有什么用处?”阿基米德立即豪迈地回答:“只要给我一个支点,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这名句言体现了一位科学家丰富的想像力和特有的机智与  相似文献   

8.
蔡凤娟 《辅导员》2010,(22):I0005-I0005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那么,如何撬起“高效课堂”呢?我们同样也需要一个支点——课堂反思!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无疑是撬动教育变革的一个杠杆,但是,支点在哪里?还需要人们的探索。值得高兴的是,2012年产生的一切给了我们很多假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师范教育,既要育"人"又要育"才"。前者主要体现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后者主要体现为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创新学分是高校撬动创新教育的有力杠杆,现以淮南师范学院设置和落实创新学分为个案,探索地方师范院校对创新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李向军 《青年教师》2004,(10):29-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名言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真的给他一个支点,哪怕再给他一根够长的杠杆,他也撬不起来。试问:他站在何处?他的支点插在哪里?他的杠杆又要多长?这事是不可能的。这比喻却是成立的。所谓伟大的名言,必须是,似乎有理,又着实无理。  相似文献   

13.
刘德平 《广东教育》2009,(12):62-63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移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或叫杠杆原理)后,说出的一句豪言壮语,可谓雄心勃勃。当我给学生讲授“杠杆”这一节内容时,通过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举例说明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然后我就将阿基米德的这句话逐字逐句地念给学生听,  相似文献   

14.
郑千里 《科技文萃》2004,(12):38-39
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给我一根杠杆(注:也有翻译成"支点")就能撬动地球!"让人在感慨他宏大"气魄"的同时,领略到经典力学中"杠杆"和"支点"的要素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每当物理老师讲到杠杆的应用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提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个科学设想.相传这是发现杠杆原理的古希腊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阿基米德说的  相似文献   

16.
杠杆趣谈     
一、阿基米德真的能举起地球吗?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我们知道,利用杠杆能用一个很小的力举起一个很重物体.只要这个力放在杠杆的很长的长臂上,而被举起的重物放在短臂上.因而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塞米德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搬动地球.”我们设想有另一个不动的星球作支点,而且也做成了一根足够长的杠杆,阿基米德就真能搬动地球了吗?从课本78页我们可查出地球的质量是6XIO“千克,质量这么大的物体,在地球上称其重力大约是6X102’牛.如一个人用手只能直接举起重600牛,那么举起地球…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杠杆原理时,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们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 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为1023m的轻质杠杆.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下压杠杆,要将地球撬起1 cm,也需要1012年(1年约为104h),可见这一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可能,而我们教师以“先学后教”为抓手,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撬动语文学习的支点则完全可以成为现实.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探索构建“激活旧知——问题探索——训练问效”的高效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激活旧知,先学后教,促进学习 美国教育家梅里尔的首要教学理论认为,当相关的旧经验被激活时,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19.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的这句名言,最早出自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后来常被人们引用到人生中,梦想着谁能给一个支点.撬动起自己的人生。干出一番事业.让人生奏出华彩。也时常听到一些人的感叹和抱怨.没有人给他一个支点,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20.
阿基米德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诸要素的相互作用都发挥着巨大影响,尤其是教师的自我反思、教育科研、广泛阅读能力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坚实“支点”。自我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